跟我学中医 | 饮证的表现——舌体胖大舌苔水滑
2016/4/10 云南中医

     本公众号为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官方微信,如果您还未关注,请点击上方蓝色“云南中医”进行关注。

    

     本文为《跟我学中医》专栏第330期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与分享!每天学一点,健康生活常相伴!

     上一期我们学习了痰证,和痰证相比,饮证同样是指体内水液转化成病理性产物,由饮邪停聚于胃肠、心肺、胸胁等处所表现的病证,不同的是其质地相对清稀。在部位上“饮”多见胸腹四肢,主要病位在脾胃,“痰”波及五脏,在形成上水遇到阴寒之气凝聚为“饮”,“饮”遇寒则凝,得温则化,故治疗当以温药和之。“痰”在形成上是饮遇火气煎熬则为燥痰,在治疗上按禀赋厚薄,病之深浅决定应先攻后补或攻补兼施。

    

     临床表现

     饮证是以胸闷胃胀、呕吐清水、咳吐清稀痰涎、肋间饱满、苔滑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可因外来邪气侵袭,或为自身体质偏于阳虚,使水液输布障碍而停聚成饮所导致。饮邪主要停积于胃肠、胸胁、心包、肺等身体的管腔部位。

     若饮邪停留于胃肠,阻滞气机,胃的气机升降出现异常,则出现呕吐清水,脘腹部胀闷,腹中时有水液辘辘的声音,这是狭义的“痰饮”;

     若饮邪停于胸胁,阻碍气机,压迫肺脏,则出现肋间饱满,咳嗽时胸部引痛,自觉胸闷,呼吸急促等症,这是“悬饮”;

     若饮邪停于心肺,阻遏心的阳气,阻滞气血运行,则出现胸闷心悸,呼吸气短,不能平卧等症,这是“支饮”;

     若饮邪四处流窜,泛溢至四肢关节,则出现身体、四肢关节疼痛沉重,这是“溢饮”;

     若饮邪侵犯肺,肺宣发肃降功能的失常,气道阻塞,则感觉胸部紧闷,咳嗽吐痰,痰液清稀,或者喉咙中有哮鸣声;饮邪阻滞在体内,清阳不能上升,则出现头目眩晕;舌苔白滑,脉弦或滑等,亦为饮证的表现。

    

     治疗方法

     《金匮要略》说:“病痰饮者当问药和之”,实为治疗本病的大法。正如喻嘉言说:“离照当空,阴凝自散”之意。

     1、饮留胃肠(痰饮)当攻下逐饮,方药:甘遂半夏汤(半夏、甘遂、芍药、甘草)、己椒苈黄丸(防己、椒目、大黄、葶苈子)。

     2、饮停胸胁(悬饮)治疗以攻逐水饮,方药:十枣汤(大戟、芫花、甘遂、大枣)。

     3、饮犯胸肺(支饮)治疗宜温肺化饮,方药:小青龙汤(麻黄、桂枝、细辛、半夏、干姜、芍药、甘草)。

     4、饮溢四肢(溢饮)方药以小青龙温散发汗,方药:宣肺化饮(麻黄、桂枝、芍药、干姜、细辛、甘草、半夏、五味子)。

     5、脾胃阳虚(痰饮)治疗以温肺化饮,方药:苓桂术甘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

     6、肾阳虚弱治则温肾化饮,方药:金贵肾气丸(附子、肉桂、熟地、山药、茯苓、泽泻、桂枝、山萸肉)。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文组稿/曾令旨 编 校/刘伟 排 版/代叶丽

     微信对话框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相应文章

     抗衰 | 减肥 | 上火 | 肥胖 | 头痛 | 补血 | 月经不调 | 小儿腹泻 | 小儿推拿 | 肾虚 | 宫寒 | 乳腺增生 | 抗癌 | 阳痿 | 早泄 | 前列腺 | 口臭 | 美白 | 丰胸 | 脱发 | 白发 | 祛斑 | 糖尿病 | 祛痘 | 坐月子 | 皮炎 | 风湿 | 冠心病 | 经络 | 高血压 | 高血脂 | 痛经 | 痔疮 | 便秘 | 失眠 | 脾胃 | 解酒 | 感冒 | 养肝 | 手脚冰凉 | 鼻炎 | 颈椎病 | 补肾 | 口腔溃疡 | 打呼噜 | 牙痛 | 咽炎 | 腰间盘突出 | 咳嗽 | 护眼 | 三七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健康商城”品鉴优质健康食粮!记得点赞打赏小编哦!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云南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