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学中医 | 坐上马桶就起不来了,有可能是这些原因引起的
2016/8/27 云南中医

     本公众号为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官方微信,如果您还未关注,请点击上方蓝色“云南中医”进行关注。

    

     本文为《跟我学中医》专栏第462期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与分享!每天学一点,健康生活常相伴!

     很多人都觉得夏天拉肚子可以把体内的湿气排出去,所以也就没把“泄泻”当回事。那泄泻到底正不正常呢?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多发生于急性肠炎、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肠道肿瘤、肠结核等多种疾病中。

    

    

     【病因】

     外感寒湿暑热之邪气均可引起泄泻,其中又以湿邪最为多见。寒邪和暑热之邪,既可使脾胃升降失司,也能夹湿邪为患,直接损伤脾胃,引起泄泻。

     饮食不节是很大的原因,使脾胃受伤,发生泄泻。

     情志失调,如忧郁恼怒极易产生肝气郁结,横逆犯脾,使脾失健运,遂致本病。

     久病失治,使脾胃受损,日久伤肾,遂成泄泻。

     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素体脾胃虚弱,不能接受和消化某些食物,易致泄泻。

    

     【病机】

     引起泄泻的病因虽然比较多,但其主要病机是脾病湿盛,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肠道分清泌浊、传导功能失司。

     病位在肠,主病之脏属脾,同时与肝、肾密切相关。

     病理因素主要是湿,古有“无湿不成泻”的说法。但湿也可夹寒、夹热、夹滞。

     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一般来说,暴泻以湿盛为主,属于是实证,多因湿盛伤脾,或食物停滞生湿,脾为湿困所致。久泻则多偏于虚证,由脾虚不运而生湿,或他脏及脾,如肝木克脾,或肾虚火不暖脾,水谷不化所致。而湿邪与脾病往往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湿盛可困遏脾运,脾虚又可生湿。

    

     【诊断依据】

     主要症状:大便粪质稀溏为主要依据,或完谷不化,或粪如水样,大便次数增多,每日三五次以至十数次以上。

     伴随症状:常伴随腹胀、腹痛、肠鸣、纳呆。

     起病情况:起病或急或缓。暴泻者多有暴饮暴食或误食不洁之物的病史。迁延日久,时发时止者,常由外邪、饮食或情志等因素诱发。

    

     【病证鉴别】

     泄泻VS痢疾:均有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的表现。但泄泻以大便次数增加,粪质稀溏,甚则如水样,或完谷不化为主症,大便不带脓血,也无里急后重,或无腹痛。而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赤白脓血为特征。

     泄泻VS霍乱:泄泻以大便稀溏,次数增多为特征,一般预后良好。而霍乱是一种上吐下泻并作的疾病,发病特点是来势急骤,变化迅速,病情凶险,起病时先突然腹痛,然后是吐泻交作,吐出来的东西都是没有消化的食物,气味酸腐热臭,拉出来的多是黄色粪水,或吐下如米泔水,常伴恶寒、发热,还有部分病人在吐泻之后,津液耗伤,迅速消瘦,或发生转筋,腹中绞痛。如果吐泻剧烈,可致面色苍白,目眶凹陷,汗出肢冷等津竭阳衰之危候。

    

     【相关检查】

     粪便检查、显微镜下粪检、粪便培养等检查。慢性泄泻可行X线钡剂灌肠、全消化道钡餐或肠道内镜检查。

     hi,亲~~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写的还不错,麻烦点一下最下面的小手,给个赞吧!再转发到您的朋友圈,让大家都能看到。小编们感谢您的传播分享!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张小贝责 编/虞静编 辑/李艳萍 组 稿/静水

    

     微信对话框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相应文章

     抗衰 | 减肥 | 上火 | 肥胖 | 头痛 | 补血 | 月经不调 | 小儿腹泻 | 小儿推拿 | 肾虚 | 宫寒 | 乳腺增生 | 抗癌 | 阳痿 | 早泄 | 前列腺 | 口臭 | 美白 | 丰胸 | 脱发 | 白发 | 祛斑 | 糖尿病 | 祛痘 | 坐月子 | 皮炎 | 风湿 | 冠心病 | 经络 | 高血压 | 高血脂 | 痛经 | 痔疮 | 便秘 | 失眠 | 脾胃 | 解酒 | 感冒 | 养肝 | 手脚冰凉 | 鼻炎 | 颈椎病 | 补肾 | 口腔溃疡 | 打呼噜 | 牙痛 | 咽炎 | 腰间盘突出 | 咳嗽 | 护眼 | 三七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健康商城”品鉴优质健康食粮!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云南中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