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本老年医学口袋书
2014/12/23 协和老年医学
你身边一定遇到过这样的老人,譬如林太太,72岁,和75岁的丈夫居住在北京某小区,子女们十年前去了国外。最近5年多她凌晨两点就醒来,此后即使再疲乏也睡不着。日间这种疲乏感更明显,觉得“吃早饭的力气都没有”。社区医生给她开了“舒乐安定”(艾司唑仑)口服,近年来她每天晚上要服用3片“舒乐安定”,很少间断,却收效甚微。林太太白天行走时步态不稳,半年里已经摔倒过两次。她总觉得全身疼痛,一直服用“去痛片”,也不大奏效。她的生活范围越来越局限于小区内,在这样的寒冷冬季,甚至1个月都不下楼活动。
面对汹涌而至的银发浪潮,老年医学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怎么强调也不为过(we can never emphasize the value of Geriatrics too much today)。那么,老年医学的临床工作模式应该是怎样的,学习老年医学应该从何入手?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主编的这本《老年医学速查手册》将为我们提供一些答案。

北京协和医院在中华医学基金会(Chinese Medical Board,CMB)基金的支持下,于2006年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老年学与老年医学科合作,旨在中国推广现代老年医学,以适应人口老龄化的需要。经过6年的努力,已经在北京协和医院建立老年医学科,培养了一支老年医学多学科协作的工作团队,这本口袋书就是在以上大背景下应用而生的。
回到我们文章开头的案例,您是否觉得类似林太太这种情况的老人在你周围并非少见?故本书的开篇章节首先讲述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老年综合评估”。这里,尤其是老年综合评估(comprehensive geriatric assessment,CGA),是老年医学的入手之处和立足之点。CGA是“全面关注与老年人健康和功能状态相关的所有问题,从医学问题、躯体和认知功能、心理状态和社会支持等多层面对老年患者进行全面评估”。
再次回到本文开头的病例,林太太好像没有很明显的躯体疾病,早醒和全身的慢性疼痛可能常常不被医生认为是严重的问题,似乎无关宏旨。然而通过老年综合评估,我们会发现林太太其实有明显的抑郁症核心症状(心境低落、兴趣缺失、意志减退)。而早醒极可能是她抑郁症状的一部分。通过老年评估发现这个问题,就可以做相应的干预。此外,药物核查也至关重要,苯二氮卓类药物通常有较长的半衰期,有肌松作用和后遗效应,是林太太发生跌倒的重要危险因素。至于林太太的全身疼痛,背后的原因是严重的骨质疏松症,口服镇痛药物并非首选。故而她以上的症状看似均为“小节”,但每一项都严重影响她生活质量及功能。

《老年医学速查手册》一书是一本老年科医生的工具书和口袋书,故而实用性是其最突出的特点。本书分章节介绍老年综合征及老年疾病的识别和处理。包括:老年人合理用药;失能、衰弱和肌少症;痴呆、焦虑和抑郁、睡眠障碍、谵妄;营养不良;尿失禁、便秘、粪嵌塞、大便失禁;慢性疼痛;和缓医疗与临终关怀;围手术期的管理、老年康复、受虐与忽视、物质滥用。然后是各种内科、内分泌代谢及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诊疗。从排版的风格可以看出著者强调的主旨:对于老年患者,功能状态的维持比单个躯体疾病的治愈更重要!
最后仍回到本文开头的病例,林太太经过老年综合评估及老年科入院检查后诊断为抑郁症、严重骨质疏松,接受了抗抑郁药物和针对骨质疏松的干预治疗。配合间断服用短效的苯二氮卓受体激动剂,林太太的早醒症状在服药后显著改善,骨痛也得到缓解。更重要的是,通过和老年科医生的交流,她开始出门并规律运动。“我意识到,如果我的晚年再像这样圈在小区和塔楼里度过,即便生活到九十多岁,也是没有质量的,我现在就应该做一些循序渐进的改变”。

林太太参加了社区老年大学,捡起了年轻时国画的爱好。虽然并非每个故事都有美好的结局,但我们应该知道向着哪个方向去努力。
本书简介:《老年医学速查手册》 主编: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 刘晓红教授、朱鸣雷医师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版次:2014年5月第一版
(本文为 协和老年医学 微信平台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协和老年医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