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岁这一年
2015/8/19 协和老年医学

     老先生88岁,走路颤颤巍巍,半年里跌了好几跤,几年前又患上帕金森病,手抖的症状时好时坏,端不住碗筷。终于挨不住这些症状,来到病房住院。上级医生查房的时候详细询问老人的社会支持情况。问您老身边有孩子照顾吗。老先生略微一顿,说我有一个儿子去了美国,已经20多年没有音讯啦。到现在我都不知道他是不是还在哪!

     “大夫,我还要告诉您,您抽空帮我们家老太太看看。他是不是痴呆啦,我明明是一九二几年生的,她非要说我是四几年生的。您说说,我可没辙啦!”

     他说这些的时候,几天前在家中跌倒后留下的淤青还没有完全消掉。一只搭在桌边的手还在微微颤着。光是听到这些,已经够我们暗自叹息一阵。老先生早年毕业于工学院,大学里学的是发动机专业,“可是没赶上最好的时代,汽车也没摸过几回,哈哈!”

     然而自始至终,老先生都是笑呵呵讲出这些故事,“您说我们家‘傻’老太太,还心心念念照顾我呢,连我年纪都记不住!”住院第三日的下午,老先生缓缓走进医生办公室,小心翼翼地对着小赵大夫说:您帮我一个忙,给我们老太太做做评估吧,拜托!

     88岁,这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乾隆皇帝活到的年纪,据说他在病重的前一天只是“偶感风寒”,而且是过年的几天,故并不以为然,上午还能读折子,傍晚就昏迷了。84岁,是历史上第二长寿的梁武帝活到的年纪。即便再用文字去赞美老年的生活可以是冲淡、愉悦、闲适或洒脱的,那个前提却应该无一例外是“功能独立、社会支持良好”的。那么如果有失能,社会支持系统又很薄弱呢?

     我想起大观园里的贾母,那样的福气,是中国传统大家族特有的“优渥”待遇,金玉满堂、福寿双全,子孙们晨昏定省。她虽不打理家政,却有着不容撼动的威严和权力。振臂一呼,应者云集。而刘姥姥虽则福分相差很远,却好在躯体功能没有受损,生活不仅完全自理,情商也颇高。在晚年间还两次拜访贾府,得到不少接济,几十两纹银下来,为女儿女婿和小板儿攒下点家业。最后,还有余力接济王熙凤唯一的女儿巧儿。

     那么如果躯体功能受损,慢病缠身,社会支持又很不好,又该怎么办?古道西风、寒江冷雪吗?站在88岁的路口上,青年、壮年都远遁了太久的年月,以至遥不可辨识。生活里还会有愉悦吗?

     从这位老先生身上,我却读到另一种力量。那应当是风雨洗礼后的笃定从容,劫波渡过后的云淡风轻。困顿还在,却已不是生活的全部。老先生坦然面对了这些事情,实现了生活另一种突围。

     苏东坡在经历黄州的艰难后,在给李常的信中说“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笑于死生之际.……虽怀坎禀于时,遇事有可遵主泽民者,便忘躯为之,祸福得丧,付与造物.”

     二三四十岁时,我们怎么可能洞见一位88岁长者的心绪呢?但这位经受过风雨洗礼的老人,带给我们的,确是一份静默的尊重。生活是一条长河,你奔流在哪一段,激荡过哪些波浪,又映照过哪些云霞,那个答案或许就在于阅历和心态中。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协和老年医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