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衰减综合征营养与运动干预中国专家共识(节录)
2015/9/17 协和老年医学
中国营养学会老年营养分会、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老年营养支持学组
肌肉衰减综合征(sarcopenia)是与增龄相关的进行性骨骼肌量减少、伴有肌肉力量和(或)肌肉功能减退的综合征。运动和营养治疗是防治肌肉衰减综合征的有效手段。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充分认识肌肉衰减综合征并开展积极防治,对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营养学会老年营养分会牵头组建“肌肉衰减综合征营养与运动干预中国专家共识起草组”,并征求了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与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分会老年营养支持学组专家的意见。按照循证医学原则,选择当前最佳证据,经反复讨论修改,最终形成本共识。共识推荐意见分为三级,即A级:单个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或Meta分析,B级:小型研究,C级:专家意见。共识突出科学性和实用性的结合,适合卫生专业人员和普通居民使用。
一、蛋白质
(1)食物蛋白质能促进肌肉蛋白质的合成,有助于预防肌肉衰减综合征。(A)
(2)老年人蛋白质的推荐摄入量应维持在1.0~1.5 g/(kg·d),优质蛋白质比例最好能达到50%,并均衡分配到一日三餐中。(B)
(3)富含亮氨酸等支链氨基酸的优质蛋白质,如乳清蛋白及其它动物蛋白,更有益于预防肌肉衰减综合征。(B)
二、脂肪酸
(1)对于肌肉量丢失和肌肉功能减弱的老年人,在控制总脂肪摄入量的前提下,应增加深海鱼油、海产品等富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摄入。(A)
(2)推荐EPA+DHA的ADMR为0.25~2.00 g/d。
三、维生素D
(1)有必要检测所有肌肉衰减综合征老年人体内维生素D 的水平,当老年人血清25(OH)D 低于正常值范围时,应予补充。(A)
(2)建议维生素D 的补充剂量为15~20 μg/d(600~800IU/d);维生素D2 与维生素D3 可以替换使用。(A)
(3)增加户外活动有助于提高老年人血清维生素D 水平,预防肌肉衰减综合征。(A)
(4)适当增加海鱼、动物肝脏和蛋黄等维生素D含量较高食物的摄入。(B)
四、抗氧化营养素
(1)鼓励增加深色蔬菜和水果以及豆类等富含抗氧化营养素食物的摄入,以减少肌肉有关的氧化应激损伤。(A)
(2)适当补充含多种抗氧化营养素(维生素C、维生素E、类胡萝卜素、硒)的膳食补充剂。(B)
五、口服营养补充(ONS)
(1)口服营养补充有助预防虚弱老年人的肌肉衰减和改善肌肉衰减综合征患者的肌肉量、强度和身体组分。(A)
(2)每天在餐间/时或锻炼后额外补充2次营养制剂,每次摄入15~20 g富含必需氨基酸或亮氨酸的蛋白质及200 kcal(836.8 kJ)左右能量,有助于克服增龄相关的肌肉蛋白质合成抗性。(A)
六、运动
(1)以抗阻运动为基础的运动(如坐位抬腿、静力靠墙蹲、举哑铃、拉弹力带等)能有效改善肌肉力量和身体功能;同时补充必需氨基酸或优质蛋白效果更好。(A)
(2)每天进行累计40~60 min 中-高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其中抗阻运动20~30 min,每周≥3d,对于肌肉衰减综合征患者需要更多的运动量。(A)
(3)减少静坐/卧,增加日常身体活动量。(B)
起草组专家: 孙建琴(组长)、张坚(副组长)、常翠青(副组长)、朱惠莲、黄承钰、曹伟新、蒋与刚、何更生、莫宝庆、付萍、于康、陈伟
顾 问:赵法伋、顾景范
秘 书:王彦、徐丹凤
参与评阅的专家:杨月欣、薛长勇、韦军民、于键春、马爱国、董碧蓉、刘晓红、胡予、刘晓军、孙明晓、许红霞、闫雅更、景洪江、朱惠莉、陈洁、何梅、谢华 (注:该部分内容转自 营养学报 微信公众平台,特此申明)
附录:什么是肌肉衰减综合征(sarcopenia)?
对于老年人,在查体或门诊时及时发现潜在失能状态很重要,其重点在于肌少症(骨骼肌衰减症,sarcopenia)和衰弱症(frailty)。由于对后者的干预更加困难,所以,更强调对于肌少症的识别与干预。
人体老化的显著表现之一就是肌肉质量减少。50岁以后,人体肌肉质量每年下降1%~2%,70岁时,人体肌肉质量较青年时期约下降40%。肌肉力量下降更为明显,50岁以后每年约下降1.5%,60岁后每年下降3%。1988年,欧文?卢森伯格(Irwin Ronsenberg)首先提出了肌少症概念。
目前,肌少症的诊断包括肌肉质量减少(与年轻人相比下降2个标准差)以及肌肉力量减少和(或)功能下降。肌肉力量和功能可以分别用握力和步速来测量。
老年人中肌少症发生率很高,60~70岁人群发生率为5%~13%,80岁以上人群发生率达50%~60%。
骨骼肌既是运动器官,又是蛋白质储存库,也是主要的糖代谢组织,因此,肌少症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肌少症与老年人跌倒、生活能力下降、伤口延迟愈合有关,增加老年人的不良预后,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残障率和死亡率,增加医疗费用。肌少症可使老年人跌倒风险增加3倍。在肌少症老年人中,39.0%的男性和30.6%的女性失去独立居住生活的能力。
肌少症的发生主要与增龄有关(包括性激素水平下降、线粒体功能下降、细胞凋亡等),也与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慢病和炎症状态、运动减少及营养不良等多种因素有关。早期诊断和有针对性地处理非常重要。一旦肌少症引起衰弱、失能,则很难干预。运动锻炼、充足营养和慢病管控可延缓和减少肌少症的发生。注:该部分内容为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王秋梅、刘晓红教授相关文章中对肌少症的介绍。
注:肌肉衰减综合征营养与运动干预中国专家共识(节录)来源:营养学报 微信公众号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协和老年医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