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老年医学新书导读:《老有所依,父母居家照护全书》
2015/10/16 协和老年医学
如何让老年人长寿且健康?这不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也是一个可实现的结果。
本期书籍简介:
《老有所依:父母居家照护全书》是一本写给中老年人的健康照护手册,适用于照护他人以及自我照护的需求。它从医学、心理学、营养学、社会学、管理学的角度,讲述了我们应该如何照护中老年人、家中的病人,以及如何进行自我照护。台北/台中/高雄荣民总医院35位高龄医学团队,荣民总医院高龄医学团队是世界级的高龄医学团队,结合各专科医疗人才(含内科、精神科、康复科、急诊科、老年人医学科医师,以及护理人员、营养师、临床药师、物理治疗师以及个案管理师等),为中老年人提供全面性的整合医疗服务。?
?
长期照护病人是一件辛苦的事,即便是医护人员,面对亲人生病,繁重的照护工作也会出现精神、体力上的压力,一般大众更是如此。因此,照护者应对长期照护有所认识,才能让照护之路走得更顺利。
居家照护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对疾病认知不足
许多民众对疾病的认知不够,而有害怕、焦虑的情绪,例如:能治疗或恢复吗?该怎么照护?回家没有医生及护士,病情有变化时该怎么处理?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情?回到家中有紧急的状况发生该怎么办?脑袋里一堆问题,困扰着照护者。
担心照护技巧不熟练
刚开始照护病人时,可能会因为不懂照护技巧或不熟练,而感到挫折、沮丧、生气等,甚至病人因此没有得到妥善的照护。
对医疗系统及社会资源不熟悉
除非是医疗相关人员,否则一般人对医院的运作大多是不熟悉的。如果家中没有亲人需要居家照护,我们也不会知道有哪些社会资源可供利用,通常需通过有经验的亲友或由医院的医护人员主动告知,才能逐渐了解有哪些资源可以使用。
照护责任分配不均
如果生病的是配偶,另一半通常会负起照护的责任;但如果生病的是父母、长辈,往往就会由没工作、住处较近的单身女性来负责照护,但是并非出于自愿,勉强的结果往往会破坏家庭的和谐,并降低照护品质。长期照护,家人若没有讨论好工作分配、费用分担等不得不面对的事,常会造成照护工作分配不均、费用纠纷等问题,导致破坏家庭和谐、手足关系破裂,甚至身心俱疲、遗弃或虐待病人。
面临生活及工作的冲击
家中有人长期卧病,必须有人随身照护,因而影响到个人工作、社交活动,或与其他家人的相处,一整天扣除掉陪伴与照护病人的时间,留给自己的已经少之又少了。如果有计划出游,也没办法安排较长时间的旅行。若生病的是父母,为了照护父母,与配偶及子女的相处时间变少,再加上工作繁重,皆有可能会影响到夫妇间的感情。
角色冲突不适应
配偶间原是互相扶持与依赖的,但现在一方生病,另一方顿失依靠,容易产生极度不适应。每一个人都有许多不同的角色,你有可能是妈妈、妻子、老板等,就算家人生病了,其他的角色还是需要你去付出与努力,一个人的能力与体力都有限,一天24小时不够用,每天事情都做不完,这么多的角色往往会无法兼顾,而备感挫折。
心力与体力的耗损
在照护的过程中,照护者的情绪是复杂的,包括:焦虑、挫折、忧郁、无望、哀伤等负面情绪,会在不同的时间内不断地出现。许多照护者在接下重担后,顿时觉得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逐渐与社会隔离,没有时间参加朋友聚会,甚至夜间需要多次起床照护病人,白天还有其他工作或角色须扮演,长期睡眠不足,精神体力都无法负荷。甚至病人病情不稳,经常往返急诊室、病房,不如想象中轻松,所以使得照护的艰辛历程更难以承受。
注:图文来自《老有所依:父母居家照护全书》一书书摘。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协和老年医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