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旁的协和老年病房
2016/3/27 协和老年医学

     我曾在一篇随笔里写过协和有一座西花园,安静地座落在几栋老楼的中间。园子相传是当年清朝豫亲王府的私家园林,“时有流觞曲水,小径通幽,兰宫桂殿,竹影斑驳”。去年我们老年病房装修,从先前的6楼2病区暂时搬到7楼2病区。离这座西花园更近了一步。而锦上添花的是,医生办公室朝南的5扇大窗子正对着西花园。早上进办公室的第一眼就能看到园子里的风物在摇摇招手。清晨的光和傍晚夕阳的余晖都会在不经意间从窗子的各个角落投射进来,给办公桌镀上一层沙金。

     来科里住院的老人,但凡活动能自理的,都会在天气晴好的时候去西花园旁的甬道踱步、晒一晒太阳。有一回,几位老人聚在一起聊起天,说“没想到寸土寸金的医院里头还能有这样一处好园子”。另一位老人补充道“你看这桧柏长到比三层楼还高,要有一百好几年了吧”。旁边更有一位老爷子插话“我年轻时陪老母亲住院,还在这老楼园子附近见过溥仪呢;那会儿是65年还是66年来着,他住院的时候,常到老西门门口买包烟抽。。。”

    

     曾经有一个孩子,其实当时也有二十好几了,一直在医院里面住了好几年。他走路的时候一条腿不能伸直、一侧的胳膊总是弯着的。行走很困难,一瘸一拐、前摇后摆。那时每当我早晨上班路过西花园旁的甬道,就会看见他的父亲或母亲推着轮椅,带他到这园子里醒晨;下午,他的父母扶着他缓缓从甬道门口走到另一头。有时孩子说想走下去到园子里看看,他的父亲便把他抱起来,走下甬道的台阶,把他再抱到花园里。母亲随身带着一件单衣,当孩子被报进花园时,她随即赶过去,把衣服披到他身上。后来再没见过他们一家人的身影,但这片园子见证过那场父爱和母爱。

     去年冬天某次周五团队查房,外头下起纷纷扬扬的大雪,办公室窗外、园子里头那些高大的桧柏被染成素裹银装,皑皑地屹立在绿色的琉璃瓦间。办公室外万籁俱寂,办公室里坐满查房的医生,两相参照,红炉一点雪;在某一个恍惚的瞬间,彷佛置身画中。

    

     一位年近九旬的老先生,退休前曾在医科院工作。她说她年轻时上班就每日路过西花园,春夏秋冬,那一种静谧闲逸的美,她一直没能用笔写下来。因为她不知道怎样的词汇最能相称这园子。如是所闻,历史百年的医院,先辈们当年也曾在院子里休憩、漫步,或是冥想过吧?

     过了北京漫长的严冬,三月底,西花园的春天也来了。先是老五楼东侧一株白玉兰洋洋洒洒地绽开,不几日又开始纷纷扬扬地飘落,染出一地香雪海。她旁边有一株矮小的紫玉兰,性格却沉稳,如如不动,方徐徐绽出骨朵。甬道南侧有一株杏树,蓓蕾像早年辽河里粉色的东珠,像写意的梅花。松柏常青,却从墨绿换成了新绿。鸟雀调鸣,那是四季常在的。麻雀与灰喜鹊,间或有些鹧鸪声,声声在我们查房时传来。再过旬余,南归的雨燕又要开始唱了。

     那么,花园旁的老年科医生在做什么?患者入院,住院医生问病史,询问结束后开始做老年综合评估。评估涵盖认知功能、营养状况、躯体功能、情绪(焦虑抑郁)筛查、多重用药筛查、社会支持系统评估。病房里间断会来大学社工系的实习生。对那些疑似焦虑、抑郁、躯体化障碍,或者社会支持薄弱的老人,社工会帮忙详细梳理患者的家系背景、成长背景,这些信息对医生制定照护计划是一种很好的信息补充。病房里每周会来几次志愿者,他们的工作大多是陪伴。陪老人做手工、下棋;有刚十岁的孩子也来当志愿者,给老人表演节目。

     评估的目的是什么,发现、识别那些可纠正的因素(常称为老年综合征,如营养不良、衰弱、骨骼肌减少症、谵妄、抑郁/焦虑、跌倒风险等),最大程度维持或改善老人的功能及生活质量。此外,老年科医生还要面对患者的共病(multimorbidity,即多种疾病共存)。在高龄人群中,神经-精神共病(如痴呆、谵妄、抑郁)、躯体共病(如冠心病、高血压、慢性肾功能不全、骨质疏松),以及老年综合征,常常共存。当共病发生时,单病种指南难以应对这些共存的复杂情况。那么治疗就要结合患者功能状态(能耐受哪些治疗、不应做哪些治疗),预期生存,自主意愿,以及家庭/社会/经济支持系统(家中的人力物力能支持到哪一步)来做出决策。所以老年科有多学科团队,包括老年科医师、心理师、营养师、药师、康复师、神经科医师,以及从事缓和医疗的医生来共同会商,制定干预方案。从全人的角度去看待老人,减少碎片化的医疗。

    

     曾经有同事问我,学老年科的收获是什么。我想最大的收获,他是一门“实”学,应用这些知识,我照顾到了身边的亲友。听台北荣总陈亮恭先生的讲课,“人到中年、存钱不如存肌肉”,我学到怎样开始在早期的时候开始做今后老年时的功能储备。

     每天穿过西花园到老年病房上班,抬头看见的是近100年的琉璃屋檐,面对的是高龄族群,我的书桌上总是放着《南明史》一类的历史书籍。似乎我和“老”是颇有些缘分的。每日抬头窗外即是生机盎然的西花园,鸟鸣声声入耳,书声字字如琢。岁月荏苒,时光变迁,西花园却不曾老迈。人有变老的时候,老年医学却是全新的。在这新旧之间,不忘初心,做好一名老年科医生,期盼着“此诚福泽无量也”。

     是为此记。2016年3月27日。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协和老年医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