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盛宴:看协和人如何“玩转”科普
2016/4/25 协和老年医学

    

     4 月20日下午,北京协和医院学术会堂内座无虚席。在这里即将举办“健康中国协和行动”首届健康科普能力大赛复赛。从内科、外科、妇儿、五官、医技、门急诊、保健国际、护理部、教育处九大赛区的初赛中脱颖而出的46位医生、护士和医学生选手获得复赛资格。该院职工、媒体代表、兄弟单位、社会公众近500人观战。自从北京协和医院首届科普能力大赛演讲复赛完美谢幕以来,小编的手机天天都处于战时状态。“我当时出门诊,没办法到现场,特遗憾!”“我要看视频,我要看文章,我要看导师抢人大战!”吵得小编脑浆子都快蹦出来了。为了不负各位亲们的重托,小编咬着牙回顾了5个半小时的内容(5个半小时啊!),吐血整理出这份精华版,让亲们先睹为快。

     什么?会不会泄了家底,决赛没有悬念了?在此小编我向您剧透一下:决赛选题全部更换!图样图森破,你以为北京协和医院医务人员只是一招鲜吗?PS:因内容长长长长长~精华版仅节选了20位晋级决赛选手的演讲内容,以及导师团的部分精彩点评。让我们先来膜拜一下导师团都是哪些大咖:

     四大媒体导师:

     健康报社总编辑 周冰北京卫视副总监 张丽新华社总编室融合发展中心副主任 李柯勇壹读传媒CEO兼总编辑 马昌博四大科学导师:感染内科主任 李太生教授外科学系副主任 林进教授妇产科副主任 郁琦教授营养科副主任 于康教授

     哇塞,真是闪瞎我的钛合金狗眼啊~

     闲话少说,让小编带着您重温一下复赛的精彩吧!

     3号选手 原铭贞(本科生七年制2010级)周冰 李太生 战队科普题目:女神守护者——宫颈癌筛查与HPV疫苗

     精彩片段:我们可以将广大女性分为四个年龄段,对于小于21岁的女性不主张进行任何筛查。对于21到29岁的女性,推荐每三年进行一次细胞学的单独筛查,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TCT。对于30岁到65岁的女性,我们最推荐每五年进行一次宫颈细胞学检查和HPV检测的联合筛查。如果经济条件或医疗条件不允许,也可以接受每三年一次的细胞学的单独筛查。

     选手金句:正确的宫颈癌筛查和HPV疫苗的注射,会让我们不再惧怕宫颈癌。5号选手 张宁(老年医学科)李柯勇 林进 战队科普主题:人到中年,存钱更要存肌肉

     精彩片段:我们看到:这张是年轻人的肌肉照片,非常的壮实。这张是老年人的肌肉断面,我们可以看到肌肉减少了很多。老年人就像一个内部充满了细小裂纹的瓷瓶子,外面看着很好,但是一碰就容易碎了。肌少症是怎么发生的?第一是缺乏运动,肌肉天然收缩;第二是老人的营养不良。

     选手金句:老年人就像一个内部充满了细小裂纹的瓷瓶子,外面看着很好,但是一碰就容易碎了。8号选手 彭澎(妇产科)周冰 李太生 战队科普主题:一场瘤子引起的感情危机

     精彩片段:作为一名妇产科大夫,我的门诊总有一些故事发生。一个20多岁的年轻姑娘来就诊,一进屋就跟我说:“大夫你一定要救救我,我这辈子就靠你一句话了。”这位姑娘哭着说:“我要结婚了,体检的时候发现体内有个畸胎瘤,我男朋友说你肯定在外面有相好的了,要不怎么会有怪胎。大夫我是冤枉的啊!”今天我们就谈谈畸胎瘤的问题。 选手金句:畸胎瘤有胎之名,没有胎之实。得过畸胎瘤的人可以正常生孩子,不会生下怪胎。科学导师 郁琦教授:科普就是把高深的医学知识清楚、浅显地传达给没有医学背景的人,比较重要的有这样几个方面:第一,我们的医务人员站在讲台上,或者面对没有医学背景知识的人时,要有充分的自信;第二,不能使用太多的医学专业术语;第三,你的表情和肢体语言要符合医务人员的身份,但也不能太过呆板。 12号选手 王博(手术室) 李柯勇 林进 战队科普主题:美小护知乎时间——揭秘手术完整流程

     精彩片段(模仿患者的抱怨): “什么?手术之前不能喝水?那橙汁可以吧?牛奶能喝吧?米汤也不行?” “大夫,我婆婆在雍和宫给我求了一个平安符,明天我总可以带进手术室吧,你说我是带左手好一点?还是右手好一点?” “哎,大夫,明天手术几点钟开始啊?我老公能去手术间陪我吗?” “为什么电视里的医生都需要助手擦汗啊?是不是手术室里很热啊?都没有空调的吗?” “我叫黄豆豆,今天做肾结石,对对对,是右侧的,都问我几遍了?你们是不是有健忘症啊?” “什么?手术已经做完了?我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呢...” “手术大夫明明跟我说一个小时就做完手术了,三个小时才把我从手术间推出来,说!是不是麻过头了?说!是不是用错药了?说!说实话!” “天哪!手术床好窄啊!床小也就算了,还没有WiFi!不能忍~” 李柯勇:你是科普的天才选手,我爆灯的时候是1分23秒,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你把场子给控住了,用我们网络最流行的话说,“你长这么好看,你说什么都对”。 马昌博:你有一个特点,自嗨的能力特别好,而且这个嗨有情绪点,这是我们媒体非常喜欢的。16号选手 高翔(研究生变态反应科)张丽 于康 战队科普主题:春季过敏,防在春光烂漫时

     精彩片段:

     除了花粉过敏还有一种特殊的春季过敏。在2004年春天,北京有一个公务员平时都是坐车上班,春天天气比较好,他改成了吃完早饭走着上班,结果上班途中他好几次莫名其妙的晕倒。这是怎么回事?做了很多的检查都没有结果的情况下,他来到了北京协和医院,找到了罪魁祸首原来是全麦土司面包。他是小麦过敏者,他吃过小麦又运动就出现了过敏反应。

     张 丽:你的表达手段很丰富,不光用了道具、视频,还以一个小故事引入主题,做科普用这种表达方式非常好。

     李柯勇:你特别懂得如何去打动受众,开场的微视频选择得非常好。

     马昌博:对于科普人才,媒体更需要的是高质量的平均分,你非常优秀。18号选手 庄蕊(国际医疗部一段八病房)马昌博 郁琦 战队科普主题:职场妈妈,“喂”爱坚持

     精彩片段:

     现在越来越多的职场妈妈,都选择做背奶妈妈。背奶之路很艰难,在座的朋友有没有在这个过程中遇到困难呢?在我们身边是不是有很多妈妈也有相同的困扰呢?其实只要我们对生活做一个简单的调整,这些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首先我们在单位有一件干净的衣服进行替换,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工作时间,和领导、同事们多沟通寻求支持,饮食上多吃蛋白质的食品,三个小时吸一次奶就可以了。 马昌博:你是我看到这十几个选手中,舞台感最强的,你整个人特别有话剧感,也懂得怎么营造新闻发言现场的互动感和真实感

     19号选手 徐协群(基本外科)周冰 李太生 战队科普主题:胆囊结石那点事儿

     精彩片段:

     大家看到“胆大”这个词,会联想到什么呢?就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想到“胆大可以包天”。对我们临床医生来说,胆大可以包石头,那就是胆囊结石。所以今天我讲的就是胆囊结石那点事儿。 周 冰:听着你讲科普,每一步我想知道什么,马上你就回答出来,跟听众的步调非常一致。

     李柯勇:您可以用简洁、通俗、明了的话把这个专业知识说明白,而且举重若轻,从容不迫,专业素质非常好。

     20号选手 杨秋玲(骨科三病房)张丽 于康 战队科普主题:白天不懂夜的黑——关注睡眠健康

     精彩片段:

     失眠必须吃药吗?当然不是。我院的李舜伟教授就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他门诊时遇到一个病人,说失眠三个月了,很痛苦。李大夫问:“你失眠什么原因呢?”他说:“我有一个交往了三年的女朋友,三个月前结婚了,新郎不是我。”李大夫给他开了一个秘方,上面写着:“再找一个。”这个病人的失眠好了,心病还须心药医。

     选手金句:西方民间有一个土方儿,睡不着的时候数羊,英文中羊(sheep)的发音和睡眠(sleep)的发音相似,可以起到心理暗示的作用。我们中国人睡不着的时候要念什么呢?水饺。科学导师 李太生教授:我们今天是科普演讲,请大家理解这四个字——科学,普及。第一,你的选题要非常科学,而且这个科学选题最好要大众化,要贴近生活。第二,最好带有协和元素,这种讲起来会更加生动。第三,就是一定要通俗化,不要一讲就把国际标准都搞出来了。第四,就是最重要的,一定要有激情,相信我就是最好的,我要感动你们,你们评委就要给我亮灯。

     插话:导师们,我们商量个事儿。连续三人入选,是选手们太优秀了?还是您们自个儿嗨了?我们还是中场休息一下,让彼此都淡定一下再淡定一下吧!(于是现场休息10分钟,观众席发出巨大的不满声)

     十分钟后,精彩继续~23号选手 孙之星(儿科)周冰 李太生 战队科普主题:助力健康宝宝:出生缺陷筛查的前世今生

     精彩片段:

     有人曾经这样说,给我一群健康的儿童,我能把他们每一个人都培养成专门的人才。相信每位年轻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宝宝健康聪明。有些疾病我们以为它遥远,其实离我们很近。我出生之前是做过羊水穿刺的,是协和医院的孙念怙教授做的产前诊断,这是当年对那些高龄高风险的孕妈妈所采取的检查宝宝有没有畸形的显像技术。

     选手金句:出生缺陷筛查,契合了协和“预防第一”的理念,也契合了我国中医典籍“治未病”的古训。

     25号选手 陈罡(肾内科)马昌博 郁琦 战队科普主题:通过看尿液,我们能发现什么

     精彩片段:

     作为医生,每天有人问我一天喝多少水健康,每天排多少尿健康。实际上尿的变化跟饮水量、食物都有很大关系。对于正常的成人来说,每天排出的尿大概是1 升~1.5升,夜间比日间多。像一些运动员,如日本的相扑选手,他们的尿量比正常体型的成年人要多。我们看到十只小鼠每天只有一勺尿,马一天可以排一水桶,大象可以排两水桶的尿,最大的动物(鲸)的膀胱中可以保留一桶半的尿。

     马昌博:好比一个男人其实长得多帅都不重要,更重要的是有内涵,我觉得你是有“硬通货”的选手。

     27号选手 彭俊雅(科研处)李柯勇 林进 战队科普主题:转化医学——我的协和梦

     精彩片段:

     第二个故事讲一个人。吴宪,著名生化学家。考过科举,中过秀才,因为甲午战争的惨败,他学造船,后来学医,两年取得哈佛大学学位。造船为了救国,学医也是为了救国。1927年起他以大鼠为模型,比较了素食和杂食的影响,证明了中国人体质弱身材矮小的原因在于膳食结构。我们是大米馒头加咸菜,西方是面包牛肉配蔬菜。这位生化学家走出实验室大声呼吁:“改变膳食,强大国家。”

     李柯勇:她和大家的角度不同,她介绍了一种作为历史景观的医学,作为科学传统的医学,非常有人文关怀,有些地方我都快听哭了。这与协和医院(中国最好医院)的历史和现实地位是非常匹配的,因为她不仅仅是作为一个医院,她是作为一个文化地标的存在。

     马昌博:科普是一种医学的意识。这个是比科学知识更高一级的,是一种医学的精神。我们说“多谈点问题少谈点主义”,但是谈点主义也应该,医学精神也非常需要。

     30号选手 陈蓉(妇产科)马昌博 郁琦 战队科普主题:二孩,您想好了吗?——给70后的朋友们

     精彩片段:

     为什么我要和70后朋友们谈但已经不想和60后朋友们谈了呢,我想强调一下,决定我们怀得上或怀不上的最重要原因是什么?重要的话一定要说三遍:年龄,年龄,还是年龄。这里的年龄最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指卵巢的妇科年龄,和我们的身体年龄并不完全一致。大家会问了,我们怎么拥有更好的卵巢年龄呢?这时候我要告诉70后想要二孩的朋友一个好消息,你曾经生育过,你的卵巢年龄下降就较慢。

     选手金句:70后的朋友们,你们的生育虽然有风险,但也有希望,只要您来到我们北京协和医院这样一个最好的妇产科,我们就能够很好地为您保驾护航。科学导师 林进教授:第一,科普和学术报告不同,不要出现曲线和非常难懂的专业词汇。第二,PPT很重要,虽然讲者是主角,PPT是配角,但是配角也很重要。第三,选题在科普中相当重要,比如转化医学,刚出来的时候我们想这个“高大上”的题目怎么讲?结果她用例子讲,表达方式很好。第四,要会比赛,针对评委的口味好好发挥,你要知道怎么让他们喜欢,这就是演讲技巧。

     31号选手 韩蔚(口腔科)张丽 于康 战队科普主题:洗牙的“是是非非”

     精彩片段:

     我们看一个小小的动画:这是牙周炎的进展,它像一棵大树发生水土流失一样,我们用不同发展阶段的图片向大家展示,我们怎么从一个健康的牙龈经过多年进展成为里出外进、牙齿松动、牙缝变大的晚期牙周炎,它的病因就是细菌。我们如何治疗和预防这些疾病?我们所说的“洗牙”,就是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的最基础而又最有效的手段。

     张 丽:第一你讲了百姓生活中的误区。告诉他应该怎么做,不如告诉他不能做什么,所以用误区开场特别好。第二个你的讲述对象非常明确,你的语态让我感觉在给普通的公众讲。

     马昌博:好文章都是用非常朴素的手法写出来的,你给我的感觉就是非常朴素,让人产生了信任感。

     32号选手 刘丹(国际医疗部一段七病房)李柯勇 林进 战队科普主题:揭开宫颈癌的神秘面纱

     精彩片段:

     HPV 人乳头瘤病毒,整个大家族有130多位成员。大多数情况下,女性免疫力系统很快会把它扫地出门。但是当您的免疫力下降,或者病毒数量巨大的时候,它就在您的体内住下了。宫颈表面感染病毒到发生癌变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其中有十年或者数十年的时间,如果一位女性在此期间进行筛查,发现了小问题就开始治疗,任何一条通向宫颈癌的道路都会被我们无情的阻断。

     选手金句:宫颈筛查非老虎,该出手时就出手。

     33号选手 刘紫薇(本科生八年制2010级)马昌博 郁琦 战队科普主题:大坏蛋小专题——反式脂肪

     精彩片段:

     对反式脂肪说“不”,首先要远离快餐,一时贪嘴给心脏带来负担真的不值。第二少吃甜食,一些坏毛病会让你后悔的,战胜馋虫就在一念之间。第三条就是不吃零食。第四个就是莫把吃当发泄。这种发泄是恶性循环,所以照顾情绪就是照顾健康,小伙伴们千万不要放弃治疗啊!

     选手金句:远离快餐,少吃甜食,不吃零食,莫把吃当发泄。34号选手 陈适(内分泌科)周冰 李太生 战队科普主题:从蛋糕,蜡烛和手看甲状腺相关抗体的意义

     精彩片段:

     甲状腺到底有什么功能?我们先看看这张春意盎然的图,像我这种青年想到的四个字就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什么?实际上是把二氧化碳和水这种无机物变成有机物的过程,生命的本质就是把无机物变成有机物。甲状腺是我们身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腺体,它的作用是把无机的碘变成有机的碘。

     周 冰:您能把一个大家即关注又陌生的东西,通俗地讲得非常好。

     张 丽:甲状腺的选题是所有健康科普里特别难讲的。

     马昌博:不明觉厉。你有一种教父的气质,“我是神,散发着光芒,你听我讲就可以了”。

     李柯勇: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善用比喻,把很技术化的东西非常形象地用一连串的比喻浅显、生动地解说出来,这个非常厉害。

     37号选手 邴钟兴(胸外科)张丽 于康 战队科普主题:阿饼医生肺腑言:肺叶切除术后您关心的那些事儿

     精彩片段:

     我们聊聊术后吃的问题。清淡饮食忌油腻,优质蛋白把汤弃,满汉全席您莫急,胃肠胀气不放屁。第一天你可以吃一些清淡的食物,第二天可以吃一些有蛋白质的东西,鸡蛋之类的。有人说吃个肥肉不行吗?有个孩子肺叶切除后吃了炒肝,惊慌失措地跑到了办公室:“医生,医生,你看我的肺水都变白了!” 有很多胸部手术会损伤胸导管的淋巴管道,吃了这类的食物以后,处理不及时会危及生命。

     张 丽:第一,讲述的内容是最实用的一个,观众能够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第二,你是演讲最有趣的一个。第三就是今天第一次提到了医患,你和患者的手拉在一起。微信分享的理由:第一是价值,第二是娱乐,第三是感动,今天你感动了我。

     40号选手 陈峰(骨科)张丽 于康 战队科普主题:站着说话不腰疼——腰疼腰突那些事儿

     精彩片段:

     俗语说“站着说话不腰疼”,这句话科学吗?今天和大家聊聊腰疼的事。前不久门诊来一个小伙问我:“大夫,我腰疼,我是肾虚吗?”很多朋友肾和腰分不清,肾不好可以看肾内科、泌尿内科,腰要看骨科。还有人问“腰疼是腰椎间盘突出吗”?这只是一小部分,如果您伴随着腿疼,就是坐骨神经痛。

     选手金句:调整坐姿,减轻体重,做出改变。科学导师 于康教授:

     科普实际上就三个词:第一是天赋,第二是兴趣,第三一定要热爱。科普的目的让大家听懂,听懂不是最高境界,最高境界是让他听懂的同时遵循你讲的去做,这就是行为改变。这靠什么?权威性。他真信你这个人,他服你,这就是你权威性的体现,温度感的体现,你让他觉得你讲到他心里去了。

     42号选手 林国乐(基本外科)李柯勇 林进 战队科普主题:菊花使者,专心治痔

     痔在我国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我们怎么会得痔疮呢?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家养的小猫小狗会得痔疮吗?不会得。这是人类直立行走付出的代价。有一些体育和休闲运动,比如举重、爬山,也容易导致痔疮。

     李柯勇:我特别欣赏你的,用四个字来说就叫“以学服人”。做科普最根本的是你本身要有很高的学术素养,你基于多年的临床经验和自己有“痔”青年的经验,对自己的学术知识表达得如此深入浅出,从内涵上征服了受众,这是我特别看重的。

     43号选手吴超(皮肤科)马昌博 郁琦 战队科普主题:一颗痣的烦恼

     精彩片段:

     我们说的痦子是良性改变,可以是平的鼓的,红的蓝的,这些不是判断一颗痣会不会恶变的特点。是不是一颗恶痣,我为大家总结了五个字——歪、草、变、大、花。

     马昌博:在这47个选题中,我最感兴趣的选题第一就是《一颗痣的烦恼》,这个是最能调动广泛公众情绪的,情绪的最大公约数。从媒体或者公众传播的角度来说,情绪传播的角度选择,就是我们最关心哪些问题。

     虽然只收录了20位决赛选手的内容,但是小编要大喊一声:“所有的复赛选手都是棒棒哒!不是你们不优秀,只怪赛制太残酷!”

     最后奉上所有复赛选手的演讲题目,有没有觉得眼前一亮?

     那就尽请期待我们随后奉上的视频盛宴吧!

    

    

     整理:陈明雁 罗欣 摄影:王鹏飞 张丹 编辑:刘策

     来源:北京协和医院 公众号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协和老年医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