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后夏夜望云星:首期协和老年安宁缓和医疗主任培训班
2016/7/2 协和老年医学

离稷下学宫不远的山间小道上,孔子的学生问他:先师,生与死,看似远隔山海,却常常一步之遥。离别与不舍,如何解答?
乘桴浮于海上,夫子沉默良久,道是什么?那个远在周文王的时代,凤鸣岐山、礼运大同,中庸、中和 。那么生死又是什么?思罢,夫子一声轻叹:未知生,焉知死?

如同有欢聚就有离别,有开放就有凋谢,有春华就有冬寒,有朝霞就有晚阳。任何个体的生命都会走向终点,在这个过程中,谁来回应这种关切,谁去探究这些机制,谁去陪伴这些过程,谁去了解这些需求。那个关切的主体当中,应该有医生的身影。医学不应该碎片化,关注疾病,更应该关注从疾病到临终的过程,关注患者和家人在这一过程中的诉求与愿望。道理的层面,我们皆知,技能的层面,我们如何把握?
由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以及和睦家医疗联合举办的首届老年安宁缓和医疗主任培训班(Training course of Geriatric Hospice and Palliative Care for senior geriatrician)于7月1日至3日在北京举办,旨在为从事老年医学的高年资临床医师提供缓和医疗的核心技能培训。
有些事实,你知道吗?美国的医疗保险系统Medicare为在家接受临终关怀服务的终末期患者每日提供160美元的保险支付。支付的内容涵盖医疗服务、药物、护理,以及上门访视等全方位需求。故而现今美国参与到Medicare的临终患者可以在家中接受到高品质的医疗照护:当他们有急性医疗护理需求时,疗护人员会在每天24小时中的任何时间点上门。居家的临终服务包含在家提供呼吸机支持、营养支持(如果必要)、止痛治疗,以及其它不适症状的控制。这种保险支付系统导向的转变,使得疾病末期患者减少了住院,在家即能满足绝大多数的医疗需求。并且患者生命末期在自己家中,能够有机会从容与家人在一起,道别、安排事项,极大减少了生命末期在医院的巨大医疗花费。
你知道吗?缓和医疗是一项临床知识体系和技能,并不只是交给专门从事缓和医疗的人员来做,而是各专科医师都应当了解掌握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覆盖、惠及更广泛的患者群体。
你知道吗?美国的缓和医疗由专业的多学科团队组成,包含专科医师、心理师、康复师、药师、营养师、法律顾问等。可以在任何场所提供缓和医疗服务,包括医院常规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护理院、养老院,以及患者家中。
你知道吗?一只经过专门训练的萌宠(通常是宠物狗)即能对生命末期患者带来莫大的安慰。在美国的缓和医疗实践中,经过训练的宠物狗甚至被带进重症监护(ICU)病房,陪伴重疾患者。而研究显示,这些接受宠物陪伴患者的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明显减轻了。
你知道吗?美国的队列研究显示,与接受常规治疗相比,同时接受缓和医疗干预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平均多活了尽3个月,而且是相对有品质的生存。
你知道吗?疾病的演进曲线之间有什么不同?癌症的曲线、痴呆、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的曲线,分别都是怎样的?你知道吗?预期寿命是可以根据不同量表预测的。




你知道吗?与罹患重疾、临近生命末期的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需要很多核心技能。这些技能甚至可以帮助到我们日常生活中与人更好的沟通与交流。
你问过生命末期患者内心真实的渴望和需求是什么吗?你知道临终是怎样一种 过程吗?你知道终末期患者真正需要的疗护是什么吗?
了解了这些,我们的认知观或许将变得不同。或许更能理解到 3000年前孔夫子那一声微微的轻叹:未知生,焉知死?
中国每年新发癌症患者400余万,2015年老龄人口突破一亿三千万。汹涌而至的人口及疾病谱变化浪潮中,需要我们重新思考,怎样的医疗才是恰当的医疗。
而从参会者积极互动、热烈讨论的过程中,我们读到了背后对于缓和医疗知识、技能等方面巨大的需求。紧凑的课程表,背后是一场求知的旅程。



那么,什么是最恰当的医疗?
秋去冬梅开雪地,春后夏夜望云星----爱延续。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协和老年医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