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边远乡村一对盲人兄弟,竟养育了一个弃婴18年!
2016/6/14 卡娃微卡



18年前,雨天,体重不足3斤的她被父母遗弃在路边,奄奄一息之际被一对盲人兄弟抱养。可是,他们连生活都难以自理,能带好孩子吗?以后靠什么养活孩子?漫长的18年里,生活在黑暗中的他们,用温暖、坚韧的父爱给出了答案!

一家三口
阴差阳错,盲人兄弟抱养可怜弃婴
1997年农历三月十五日,重庆市合川区33岁的赵兴富抱回了一个被人遗弃在路边的女婴。襁褓中,有一张纸条,表明其出生仅40天。说也奇怪,当赵光富循着哭声抱起她时,孩子竟立即止住了啼哭。“这孩子跟我还挺有缘呢。”他憨憨地笑了。随后,他请一位当医生的亲戚给孩子做了初步检查,确定小家伙除了体重仅1.45公斤、体格严重偏小外,身体暂无其它异常。
赵光富家住合川区钓鱼城街道思居村,因为父母近亲结婚,他和弟弟赵光辉从10岁起眼睛渐渐失明。如今,他和弟弟一个33岁,一个25岁,仍是单身。已经对婚事绝望的赵光富做梦都想有一个孩子,为他们黑暗、单调的生活增添一份乐趣。年迈的父母对于“小孙女”的到来喜不自胜。弟弟赵光辉更是异常高兴,一次次摸索着与哥哥抢着抱孩子:“哥,咱俩一起养吧,都当他的爸爸。”“哥,伢就叫赵丽吧,将来肯定长得像花一样美丽。”
可是,当爸爸的兴奋没持续几天,残酷的现实就推到了赵家两兄弟面前:他们根本没钱买奶粉,只好用家里的石臼舂点米粉给孩子喝--舂米对失明的兄弟俩来说都非易事:每天晚上要把米淘尽后用水泡软泡透,凌晨鸡叫时分就起床舂米。舂完一次后,用布过滤一次,再舂第二次、第三次,以防有米粒影响消化。米舂好后,他们又点燃柴火,开始不停搅动米汤、细细熬制米浆。

盲爸爸们当年就是用这个石臼舂米浆把赵丽喂养大
然而,米浆营养没有奶粉丰富,一次换尿布时,赵光富摸到孩子一根根突出的肋骨,心痛得彻夜难眠。几天后,他们决定去邻村的砖窑厂打工。开了这么多年的砖窑厂,老板还是第一次遇见盲人来找工,出于安全考虑,他拒绝了。可是,当听兄弟俩介绍完原委,老板被深深震撼了:“从今天起,你们是砖窑厂永久员工,只要厂不垮,你们随时可以来上班。”
风雨飘摇,艰难岁月父爱在坚守
起初,赵光富兄弟被安排打砖坯。他们要赤着脚将黄泥土踩碎并不断加水搅拌,和好砖泥后再用手一捧捧填满砖模,并用力夯实,然后用钢丝刮平表层多余的砖泥,最后翻转砖模倒出砖坯。
通常,一个正常熟练工一天能打出600块砖坯。每天凌晨兄弟俩给孩子熬好米浆,小睡一会就起床去上班,忙到晚上星光满天每人最多也仅能打出300多块砖坯,而当时一块砖坯只有4厘工钱,他们挥汗如雨忙一整天,共能挣到区区2.4元。

盲人兄弟赵光富(右)、赵光辉(左)与他们的女儿赵丽
第一次拿到工资78.6元工资,兄弟俩相互搀扶、兴高采烈地去买奶粉,可这点钱只能买一两袋廉价的,顶多能吃过十天半月。为保证孩子不断粮,他们最后只好买回几大袋7元钱一包的豆奶粉。幸运的是,小赵丽一天天长大,而且较少生病。
转眼,小赵丽4岁了,赵光富兄弟打算送她去读幼儿园,可一个学期得190多元学费。兄弟俩空洞的眼窝一次次急得流出了泪。“绝不能让孩子的前途耽误在我们手中!”怀着这个简单却执着的想法,赵光富兄弟又找到砖窑厂厂长,揽下了运砖坯的活。
一块成形的砖坯5斤多,他们每次要挑30块,共150斤。两个人一前一后,跌跌撞撞地挑到300米外的砖窑,然后顺着颤悠悠的梯子送下深达6米多的窑井。一次次,他们笨拙地摔倒在路边,砖坯压到身上,跌得满身是泥;一次次,他们因为体力不力或脚步踩空掉下窑井,摔得满身是伤……
每天,这种沉重而危险的运输,他们要摸索50多个来回,运砖坯1500多块,累计行程长达30公里。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没有人相信身为盲人的他们,能完成这种长途跋涉和惊险壮举。

快乐一家人
天下没有孩子不想妈。面对女儿“妈妈在哪里”的询问,赵光富兄弟商量后给出了答案:“妈妈在外地打工时去世了……去世就是死了……”赵丽似懂非懂,此后10多年,每年清明节,她都会让赵光富买回香烛和纸祭奠妈妈。
2004年4月,奶奶不堪多年的肺气肿折磨离世。以往,赵光富兄弟的饮食起居,由奶奶照料,现在为了女儿,他们必须突击学习洗衣、做饭,还在爷爷的指导下,咬牙继续耕种家里的4.097亩地。在浑身被摔得满是於青,手指一次次被菜刀切开血口子后,他们终于学会了各种生活技能,操持起整个家。
甜蜜回报,品学兼优还有那亲情反哺
2003年初,赵光富的父亲赵文云病逝,家中最后一双管用的眼睛永远地闭上了,这个家更加风雨飘摇。爸爸们要起早贪黑上班挣钱,家里的各种杂活没人干,年仅7岁、本该在父母怀中撒娇的小赵丽一夜之情长大了,每天下午放学一回家,就挽起袖子,做饭、洗衣、扫地、喂养家里的鸡、鸭、鹅……赵光富兄弟收工回来,吃着女儿做的热乎乎的饭菜,心里既高兴又难过。摸着女儿起了粗糙的小手,他们心中歉疚不已……
而一次次,当小赵丽打好热水,轮流为两个爸爸洗脸、洗脚时,看到他们双脚上被泥沙磨出的厚厚的老茧,以及被瓦砾划出的一道道伤口,也心疼得直流眼泪。

快乐一家人
见两个盲人抚养孩子如此辛苦,先后有五六对无法生育的中年夫妻找上门来,要求领养孩子。纵有千般不舍,赵光富和弟弟还是决定忍痛割爱,可赵丽紧紧抱住两个爸爸的腿,哭泣着死活不离开赵家:“我不走。你们永远是我的爸爸……”
贫寒的日子,因为浸润着父女浓浓的爱而变得温馨、温暖。2012年2月,重庆市委一位主要领导偶然得知赵家兄弟十多年如一日艰难抚养养女的感人事迹后,亲笔给赵丽写信:“两个盲人爸爸很伟大……希望你继续好好学习,健康成长,让‘两个爸爸’放心……”随信送来的,还有电脑、书籍和学习用品等。晚上,两位盲爸爸不住地抚摸着那封信,心里热乎乎的。
如今,赵丽在赵家已生活了18年,今年即将高考。两个双目失明的父亲,在18年的黑暗世界中,用打出350多万块砖坯、挑送40万多公里砖坯挣来的钱,用粗糙的双手和深沉的父爱,为她柔弱的生命撑起一片晴空。一直以来,她最大的心愿是:将来能独立工作,给两位盲爸爸养老,带他们去各地的风景名胜旅游……

爱我你就置顶我!

▼卡娃重磅推出情感纪实栏目,现诚挚约稿,投稿要求和方式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卡娃微卡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