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子、里子和空子:硅谷的人才购雇游戏
2014/9/17 管理智慧

     ?导读

     电影《一代宗师》上曾经说过,“有的人活成了面子,有的人活成了里子。都是时势使然。”顾了面子真的就保不住里子吗?那么,硅谷的企业们又是如何保住里子有了面子,同时钻了空子?在利益博弈间,硅谷如何突破种种困境?

     文/马浩(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管理学教授兼BiMBA学术委员会主任)

     “脸书从来没有为了某个公司本身而去收购它。我们收购公司是为了获得其优秀的人才。”脸书老板扎克伯格在2010年的这番话,标志着一种新形式的人才争夺战在硅谷烽烟骤起。兼并与并购(M&A),在全球商界可谓屡见不鲜,但纯粹为了获取急需的人才而进行兼并,却是近年来在加州硅谷上演的一出新戏,甚至有一个复合词被发明出来予以名状:Acqui-hiring——“收购式雇佣”或“收购式招聘”,不妨简称之为“购雇”。

     想要某些人才,直接重金挖过来不就完了,为什么非要兼并整个企业呢?殊不知,在人才争夺与技术创新的名义下,所有当事人的利益和名声皆须保全,法律约束和人情世故交相辉映。灿烂的加州阳光里,生息着企业巨头、业界大亨、创业新秀、技术精英、天使、风投、私募、掮客、律师,如此各色人等,共同撑起全球最具活力的技术创新生态系统。面子、里子和空子之间的博弈,催生了这种独特的人力资源实践。

     购雇中的面子和里子

     购雇,指的是一个财大气粗的成功企业通过收购一个小型的创业企业而获取其创业团队与技术精英,通常是CEO和主要的工程师。被购雇的人才,由于以整个团队的方式进入收购企业,可以相对较好地发挥和利用他们之间的协作与默契,迅速上手做项目。需要强调的是,收购企业所关注的,仅仅是被收购企业的人才。

     而它对被收购企业的产品、技术和资产则没有任何兴趣。通常情况下,被收购公司的产品和技术会被迅速关停并转,很快销声匿迹。比如,2012年,谷歌通过收购即时通讯软件公司Meebo得到了Seth Sternberg等技术精英。Meebo的产品与服务在兼并之后便被关闭。Sternberg等人则被收至Goolge+业务部门。

     被收购的企业投资额度一般在300万~500万美元之间,很少会超过1000万。这些企业的创业团队往往在业界小有名气。要么新一轮的融资面临困难,要么技术开发遭遇瓶颈,或其核心业务的市场前景不甚明朗。总之,他们之所以成为潜在购雇对象,正是因为他们创业本身成功的概率正在逐渐减小。硬着头皮撑下去,最可能的结果是直面失败。此时大公司抛来的橄榄枝,为这些爱惜自己羽毛的创业者提供了一个优雅的退出借口和通道。他们甚至可以大肆夸口说:脸书(或者谷歌、雅虎、推特等等)花重金收购我的公司!

     如果大公司看中的是他们的技术或产品,这样的收购就不是购雇。因为,如果是技术和产品被看中,一个很大的可能性就是:给大价钱也不会卖!哪个创业者不想自己有机会成为下一个谷歌或脸书呢?如果真是有这种潜力,那么风投、私募、IPO都会纷至沓来,为什么要卖呢?通常是在投资者们不愿意继续让你烧钱了,郁闷纠结之际,至少还有炉火正旺的大公司看中了你优雅的烧钱姿势。这面子给得正是时候。该被收编的时候,就识时务吧。面子有了,里子也不寒碜。通常情况下,大企业会给购雇的团队较高的待遇和礼遇。名利双收的事儿,还是就范吧。

     法律有空子为什么不钻

     回到问题的关键:为什么不直接雇人,而要买公司?这里必须提及法律责任。一个创业团队,烧着天使和风投的钱,不可能见势不妙就自己先撤。投资合同中的各种锁定条款,意味着创业者很难脱离对投资者的法律责任。当然,加州的法律对创业者责任的界定非常慷慨,即使法庭判定创业者违约,也很难在实际中执行。即便是这样,为什么创业者通常仍不会放弃企业、选择以个人名义与大公司私下交易呢?因为世界很大,圈子很小。得罪一个投资者,就是冒犯整个投资圈,自绝后路。一次钻空子,可能永远没面子。

     同样道理,投资者也不会轻易去告创业者或者购雇他们的大公司。谁都在乎自己的名声和面子。都是同道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利益均沾,不伤和气。于是,最终是在里子上让大家都相对满意。投资者养了个童养媳,大企业立马要重金夺爱,当下迎娶。花钱摆平三方利益的,自然还得是钱袋饱满的大企业。投资者至少不赔本地退出。下次投了好的创业项目,还能用更好的价钱卖给大企业。创业者团队也得到相对优厚的回报和待遇。收购企业则在需要迅猛发展的领域内(比如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快速地集聚了人才,成本可能远远小于潜在的巨额收益。更何况,这种并购比直接抠取人才在对待所有当事人的税收方面也多有便利。

     和气背后的隐忧

     然而,一团和气之后,有人不禁担心硅谷创新之隐忧。购雇的团队是保持其独立的运营,还是被融入到已有的业务群落?如何才能使被购雇的团队在大公司中保持创新的动力与活力?被购雇的团队之优厚待遇和礼遇,会给已经在大公司忠心效力、摸爬滚打多年的现有团队带来什么影响和冲击?是不是最好出去创业一两年,再被公司购雇回来在经济上更划算?如果大家纷纷出走,创办众多的小型创业公司,人才的稀释会不会反而阻碍创新的力度和规模?如果创业者可以通过被购雇而得到相应的回报,是否会鼓励一些故意而不适当的过早退出?这种短期行为,不仅伤害投资者的利益,而且不利于对创新的承诺与坚持。

     无论在硅谷还是在中关村,天才工程师永远都是稀缺资源。如何构建与保持一个健康有序、鼓励创新的生态系统,使得技术精英的才能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这是大家面临的共同问题。面子、里子和空子,中关村从硅谷能学到什么?

     来源:全文刊登于《中欧商业评论》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管理智慧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