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点子竟然是这样产生的,懂了!
2015/6/9 管理智慧

    

     包政团队给您最经典的管理,与最前沿的企业转型成果

     包政老师微信号:baozi-guanlzh

    

     导读

     大多数重要的点子要花很长的时间去演进,而且它们还得花很长的时间潜伏在幕后。这些点子必须经历两三年,甚至是十或二十年才会成熟,然后突然地,它会在某方面对你变得非常有用,帮助你成功。

     来源:希平方,图文由数英网整理编辑 原题目《白板手绘图文知识解答:好点子从哪里来?》

     过去五年,我一直在思考“好点子从哪里来?”这个问题。

    

     这是我们大家本质上都很感兴趣的话题。我们想变得更有创意,我们要想出更好的点子,我们希望团队更进步。

    

     我试着从客观环境这一角度来看这问题。什么样的环境可以导致历史上非比寻常的创造力和创新速度?我从中发现的是,正是一些工作模式的不断积累与重复,造就了一个创意倍出的环境。

    

     其中,有一种我称之为“慢速预感”的模式——突破性的点子几乎从不出自于瞬间的优异洞察力、神来一笔的灵感。大多数重要的点子要花很长的时间去演进,而且它们得花很长的时间潜伏在幕后。这些点子必须经历两三年,甚至是十或二十年才会成熟,然后突然地,它会在某方面对你变得非常有用,帮助你成功。

    

     而这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好点子通常来自于小直觉之间的互相碰撞,然后它才能形成比本身要大得多的东西。所以,在创新的历史当中,你会见到很多只有半个点子的状况。

    

     有个关于“全球资讯网”和 Tim Berners-Lee(全球资讯网的创始人)的好例子。这是个Berners-Lee致力了十年的故事。但当他刚开始的时候,他对于自己即将发明的新媒体并没预见到全貌。开始时,他只是在做一个附带的计划去帮忙整理自己的资料。几年之后他放弃了那计划,然后开始做别的东西。而仅在大约十年之后,全球资讯网的完整愿景便诞生了。

    

     这就是多半点子如何产生的过程。它们需要时间去酝酿,并且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它们都处于这种不完整的预感形态。

    

     当你如此思考点子时,还有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当点子发展成这预感阶段时,他们需要和其他预感互相碰撞。很多时候,将预感转化成真正的突破性进展的东西,是潜伏在其他人心里的预感。而你必须要找出适合自己的一套方法,让那些预感聚集,并变得比那些零碎想法的总和还要更强大。

    

     举例来说,为什么在启蒙时期,从咖啡店或是巴黎的现代沙龙可以诞生强大的创造力?因为它们提供了一个场所,让点子能够交流、交换并产生新的形式。

    

     当你从这个角度来思考创新这个难题,就能清楚地解释我们最近一直都有的争论——网络对我们的大脑做了些什么?

    

     我们是否因为生在互联时代,被迫卷入这种多任务的生活方式而不知所措?假如当我们离开了那种较慢、较有深度、深思熟虑的阅读状态,是否将会导致较不周密的思维?

     很明显,我热爱阅读。但同时我们不能忘记,科学创新和科技进步,其背后的伟大推手一直以来都是:

     一、历史上人类之间越来越密切的联系;

     二、我们向外发展以及与他人交换想法的能力;

     三、借助他人预感并结合到自己预感之中,将其化作新事物的能力也很重要。

     过去六七百年在创造力和创新上的重大突破,很大程度上都归功于以上几点。

    

     所以,我们的确更为分心了。但过去15年中,我们也见证了许多非常神奇又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我们有这么多新的方式可以联系在一起,这么多方法使自己向外全面发展,并寻找到其他人,而这些人拥有我们所缺失的,能够圆满我们正在努力的点子。或者,我们还会侥幸碰到一些惊人的新信息可以用来构建、改进我们自身的点子。

    

     这是我从“好点子从哪里来?”的思考中学到的东西。机遇偏爱那些相互联系、交换想法的人。

    

     管理智慧所推送文章,除非确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如果您认为我们的标注有错漏,请告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或与您共同协商解决。谢谢!电话:18910572986。

     商务合作:hellotracy99 |投稿:songhuahe0907

    

     由包政老师及其弟子沉淀数年,历时近500天的著作《社区商务系列全一套》现已出版上架预售。七本秘笈,帮你打通互联网转型与管理的任督二脉,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详情。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管理智慧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