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德鲁克误导你,是你误读了德鲁克
2015/9/26 管理智慧

    

    包政团队给您最经典的管理,与最前沿的企业转型成果

     包政老师微信号:baozi20152015

     导读

     包子堂会员卢俊龙曾经在学习社区分享了一篇文章《德鲁克误导了我们什么》,针对文章中的观点学员们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怎样理解企业的营销职能和创新职能?究竟是误导还是误读?

     文/包政及包子堂会员

     何日辉:@卢俊龙 ?别的先不敢说,因为我对于德鲁克的思想还没有全面深刻的认识,但有两点作者没有搞清楚:“营销与销售的区别”,企业的目的与管理的目的。

     刘保庆:误导?德鲁克思想会误导企业家么?不解!

     田彤:我觉得,他不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是踩在身上,所以没有增加高度。

     周惠国:我们要有空杯心态,有容乃大。

     蔡克维:我猜想,徳鲁克先生看完这篇文章,一定没有什么感觉,他不会去做无谓的口舌之争,他是什么或不是什么不重要,他只想“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就够了!要不然他就不是徳鲁克了。

     包政:@卢俊龙? 德鲁克不可超越,这不是德鲁克自己说的,而是别人说的。因此,在这一点上德鲁克并没有误导别人。建议文章的标题改一改,“我是如何超越德鲁克的”或“德鲁克是可以超越的”等等。

     作者没有读明白德鲁克的书。他不知道德鲁克已经打通了政治、社会和经济领域,形成了完整而统一的思想体系,并统一于他的价值立场及其哲学。他在本宁顿大学担任的是哲学教授职务。德鲁克是一个思想家,他传授的是思想,包括如何去思考一个企业及其管理问题。

     他讲述的不是圣经,也不是什么规律。而是人与事背后的一系列因果关系,一种以很大可能性存在的因果关系。据此,德鲁克会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提出很多忠告。这些忠告以某种原则或准则存在。并以事实或故事,对这些原则加以陈述,希望后来的企业引以为鉴,汲取这些重要的原则和准则。

     人类社会不同于物理世界。物理世界的天体,是没有灵魂和自由创新意志的,不会对天体之间的关系做出自以为是的策略选择,不会有意识地对作用力的方向和大小作出调整。因此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是确定的、可计算的,是有规律的,是可以定义的。至少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是不变的,呈现出某种规律性。

     经过科学家一代又一代的努力,物理世界的规律逐渐逐渐地被揭示出来。描述或刻画这些规律的基本概念,也被一个一个清晰地定义清楚了,呈现出物理世界内在的科学统一性。使后来的莘莘学子,能够借助于这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其中的奥秘。

     即便如此,谁都知道,从牛顿到爱因斯坦,再到霍金,无人不可超越,除了上帝。人们之所以会说,牛顿不可超越,爱因斯坦不可超越,霍金不可超越,只是想表达对这些伟人的赞美,只是想表达自己信服诚悦的心情。没人会傻到这个程度,真以为这些人不可超越。

     尤其是人文社会,每一个人都蠢蠢欲动,总想着凭借着自己的自由意志说些什么,或做些什么,不管自己真懂还是没懂,有目的还是没目的。致使人文社会及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错综复杂而不确定。伟大的思想家们深知唯一不变的,就是一切都在变,会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即便老子这句名言,也被人误解为:规律是可以把握的,但规律不是一成不变的;概念是可以定义的,但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老子要是知道后人是这么解释的话,他会在九泉之下被惊醒。

     我理解老子的意思是,规律是很难刻划的,概念是很难定义的。因为人世间的事一直在变。我这里讲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我对人世间的一个理解,是我从诸多经验教训中悟出的道理。人类只有将心比心,才能变得更有智慧,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好。因此我的书取名《道德经》。

     我猜,老子写这两句话的意图是,后来的莘莘学子,不要纠缠于他的文章和文字,要用心去体验他的思想,他的精神世界和良心苦衷。并通过努力实践,去体会其中的道理和奥秘。尤其不要因读不懂他的书而抱怨他,如此,他在九泉之下,也就瞑目了。

     贾玉坤:我们应该牢记的不是词和句子,而应该锻炼我们的精神,使我们从所听到的东西中获益,就像品尝美味佳肴一样。——摘自《思想的芦苇》

     包政:老子很想告诉大家,我尽力了,我何曾不想刻画这些规律和定义这些概念呢?但做不到。我只知道,变是不变的规律。

     要是有人在我的书上进行定义,这是可以的。以使我的书更容易被读懂,被理解。

     Faye:如果德鲁克知道有人站在他的肩膀上把他的系列观点加以深化衍生或触类旁通,他应该是有欣慰的。

     包政:?我是德鲁克思想的解释者。

     Faye:可以这样想吗:我们包子堂的成立是要实践德鲁克企业管理,而社区商务模式是您想实践的第一个孵化器?

     贾玉坤:一切都在“包子堂的使命”中。

     赵冬青:最重要的是找到这群认同、遵从或者愿意追随德鲁克企业管理思想体系去实践的人。把他们组织起来,以共同的价值观为基础,组织、管理产业链。形成具有我们特色的综合商社或财团,在微观经济领域为社会提供一种可持续、稳定发展的企业成长道路的探索或成功案例。

     叶彤:谢谢包老师对老子的解释。伟人的思路是一脉相承的,我们要顺着他们的思路出发,在我们自己的行业寻找自己的规律,而不是看表面文章。

     包政:德鲁克没有说“市场销售”是一个创造价值的职能。而说的是“营销”。看来这位文章的作者没有读明白德鲁克的书。他不知道营销跟销售的区别。并且这位作者认为营销与创新是一个职能,这也是误读。

     区分一项职能与另一项职能,在于任务及其做贡献的对象。职能划分的主要内容是,明确由哪些人担当哪些任务,并明确这些人共同的目标任务是什么,以及做贡献的对象是谁。从实践中看,营销职能部门主要职责是,为顾客做贡献,构建与顾客的关系,促进产品向货币的转化。

     创新职能部门的主要职责是,组织并支持各个部门进行创新。在中国,一些企业有创新办,很多企业都没有这样的职能部门。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企业没有创新职能。在通用电器公司中有专门的团队,从事创新活动。在公司领导的统一领导下,赋予团队中的每一个人,以创新的职责和任务,所谓“赋能”。这些团队成员来自各个部门,并在各部门中任职。类似的还有企业中的委员会,共同承载着老板的创新意志和意图。这种情况很像管理职能,通常体现在职位上,而不体现在职能部门上。

     另外这位作者,把创新和规范相提并论,这是一种无知。规范不是创造价值的范畴。实践中的企业都把经营或业务,当做创造价值的范畴。规范属于管理的范畴,它本身没有目的性。它的目的在于业务领域。按照德鲁克的说法,管理本身没有目的性,它的目的统一于企业(即经营业务)。意思是,我们不能为管理而管理。管理可以提高效率,但不一定能创造价值。因此,不能认为效率提高,就是创造了价值。

     换言之,我们必须首先考虑这个事情有没有价值?然后才能考虑如何提高效率,实现预期的目标与价值?这是两个层面上的事情。

     作为一个理论工作者,更应该懂得如何分层分类去思考问题。否则,眉毛胡子一把抓,一团浆糊。

     学管理,关注“管理智慧”就够了

     版权声明:本文为管理智慧原创文章,转载请必须先与我们取得联系并获得授权!然后注明作者与来源:管理智慧(shzb2010),谢谢!

     回复【】内关键词收看往期微课

     【重生】董明珠:从格力被逼卖给世界500强企业,到做成世界500强

     【八戒】马云、俞敏洪、牛根生激辩,创业也像“西游记”

     【利益】想经营好企业,先形成利益共同体吧!

     【克服】一分钟教你克服工作“拖延症”

     【沟通】别让不良沟通成为职场的“拦路虎”

     【往期】回顾往期微课精彩内容

     回复数字查看“经典管理类”原创文章

     【01】一群乌合之众,聪明人再多,也打不了天下!

     【02】管理的核心命题是分配,是利益的共享!

     【03】管理者为什么十年经历,却只有一年经验?

     【04】华为走向世界500强的管理根基——经理人管人事

     【05】谁说企业不盈利就是犯罪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管理智慧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