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用SWOT进行战略分析?不仅是OUT,而是谬误
2016/1/13 管理智慧

    

     戴天宇

     北大汇丰商学院副教授、“企业设计”学科创始人

     微信:daishiyj

     先从两个案例让我们细细体会传统战略管理学自身的舛误。

     案例1:上世纪末,国内一家彩电企业曾经制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战略目标:每年营收增长30%以上,10年时间成为世界500强。但后来的发展却一波三折,一落千丈,甚至企业生存一度都成了问题。问及原因,某高管这样回答:都怪长虹电器倪润峰,没事打什么彩电价格战,大家都不挣钱了,我们还怎么可能发展成为世界500强?让人无语,战略管理,你能管住你自己,你能管住竞争对手吗?

     案例2:某市的人社局希望做一个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战略规划,具体来说,未来5年,全市计划引进高层次人才多少名,其中微电子专业多少,光电子专业多少,硕士多少,博士多少,“海龟”多少,“土鳖”多少……而且要求细到这样一个程度:2016年计划引进海外归来的IC设计工程师80名。听完之后,笔者扭头便走,局长很奇怪,忙追上来问原因,笔者解释道:“人才引进是双方谈恋爱、你情我愿的事,不是你想引进就能引进的,人家硬是不来,你能派警察从海外抓回来?制订这种一厢情愿的战略规划有意义吗?明智的做法是尽快制订出‘高层次人才引进、激励、保障机制’,栽得梧桐树,自有凤凰来,至于‘凤凰’到底能飞来80个还是90个,则不是我们能完全左右得了的事情。”道理很简单,战略规划,你能规划你自己,你能规划别人吗?

     世界是普遍联系、相互制约的,历史从来不是单方面努力写成的,而是多方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任何一个人的愿望都会受到任何另一个人的妨碍,而最后出现的结果,就是谁都没有希望过的事物。可以往的企业战略是怎样制定出来的呢?

     大多从企业自身这一狭隘的视角出发,以“自我”为中心,指点江山,运筹帷幄,仿佛世界尽在掌握之中,仿佛别人(包括消费者、合作者、竞争者等相关方)都是唯其战略是从的配角。

     可问题是,别人不是面无表情的战略环境因素,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自主决策主体、自主行为主体,时时刻刻都在与你互动和博弈,怎么会老老实实配合你的战略目标和战略规划的“剧本”去“演出”?战略规划,你能规划合作伙伴的决策吗?战略管理,你能管得住竞争对手的博弈吗?如果做不到,那些个踌躇满志的企业战略目标,只会变成自家小院里的一厢情愿,白日做梦。

     传统战略管理的研究视角孤立而狭隘,而其分析和制定的过程,也已经沦为一套僵化的机械套路,罗列一大堆七拼八凑来的企业内外部因素。然后在此基础上大做文章:今年增长30%,明年增长60%,5年内成为中国500强,10年内成为世界500强。仿佛企业发展只是一个按部就班的机械运动。真是很傻很天真。

     市场经济是一个典型的复杂巨系统,各方面因素的非线性协同作用,使得直线达成目标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因而在创新颠覆层见迭出、市场竞争越来越不按常理出牌的今天,过去在简单线性思维模式下所形成的“制定战略目标——自身努力——达成战略目标”的战略管理基本逻辑,实践中很难达成所愿,更像是一种头脑简单的想当然。

     撇开认识论的缺陷不谈,战略管理常用的工具和方法,大多也是生拼硬凑、糟糕透顶。

     以战略管理常用的SWOT分析为例,通过对比分析企业的优势和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而选定企业的战略方向,看似严谨缜密,实则大谬不然,只消举一个反证,便可发觉它不过是一个唬人的样子货。

    

     井冈山时期的毛泽东,如果照搬SWOT分析,机械地罗列优势和劣势,教条地对比机遇和挑战,会得到什么结论?决然得不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一深刻伟大的论断,因为毛泽东遵循的是辩证法,优势和劣势是可以转化的,机遇和挑战是可以转换的。而SWOT分析则是机械照搬,形而上学,只是孤立地、割裂地将各种因素做机械对比。

     又譬如战略管理常用的“波特五力模型”,看上去很好很强大,通过一个简单模型便将所谓的五种“力”——供应商和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进入者和替代品生产者的威胁,行业内部的企业竞争——汇聚在一起,从而快速说明一个企业的战略竞争环境。

     可问题是,企业战略竞争环境因素只有这五个方面的“力”吗?做企业,能对至关重要的“有关部门”置之不理吗?做企业,能没有几个互惠互利的合作小伙伴吗?“五力模型”却对这些因素完全不予考虑,如此残缺不全、漏洞百出的分析,怎么可能得出完整的结论?

     毫无疑问,战略管理研究既要“立足现实”,又要“面向未来”,所以它本来可以是这个样子的:客观的、全面的、辩证的,同时又是激情奔放的、充满想象力的、富于创造性的……奈何现在却变成一个照本宣科、形而上学的体系,问题的的根源,是现有管理学已经严重落后于时代的哲学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三观不正,自然谬误频出。

     管理文章投稿:jiangb@guanlizhihui.com ;沟通交流请加微信:jiangbao2011

     版权声明:本文为戴天宇投稿文章,管理智慧已获授权,转载请务必先与我们取得联系(微信:jiangbao2011)并获得授权!然后注明作者与来源:管理智慧(shzb2010)。未经授权的转载将被举报!谢谢配合!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他们,和一群爱学习的牛人一起学习和实践,你的生活一定会发生改变!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管理智慧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