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涵:不做副台长,美誉度比收视率更重要!
2016/3/2 管理智慧

    

     文/李天宇

     古语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湖南电视台主持人汪涵,在他40岁的时候,在接受了南方人物周刊一个的采访。透过他的回答,似乎看到了不惑之年的几分通透,从他身上看到了思考的力量。

     行走在浮躁的城市里,纷繁热闹的娱乐圈,汪涵仿佛是喧嚣之中一个安静的思考者。

     他的确是这么一个人,一个人在慢慢经历和成长的过程中,会体会到很多与世俗不一样的东西。比如说:收视率。众所周知,收视率是一个电视台命脉,收视率意味着更高的广告收入,意味着品牌价值。但汪涵觉得,美誉度比收视率更重要。

     在一步步做节目的时候,逐渐有了影响力,有了话语权,这种力量可能会对别人产生很深刻的影响,所以在做节目的时候,汪涵已经不单单考虑收视率,靠明星、靠娱乐化的资讯、靠博眼球的段子去获得关注。他说:“既然我做制片人,就一定让我的气质去影响节目。”因为影响力的扩大,他会产生敬畏,如履薄冰,很可能在节目中一句不经意的话就对观众产生很巨大影响。

    

     他原本可以去做副台长,但却放弃了。因为他觉得他的职业路径还是做节目,在给观众们奉献有价值的内容,就是娱乐也可以增长知识,丰富阅历。

     当这个社会处于一种浮躁和功利的磁场之中的时候,一个娱乐节目主持人能够这样思考,很难得。正所谓用心才能有市场,用心去为观众考虑,为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中点亮一盏灯,才能赢得大家心底的尊重。

     做企业和产品也是这样。当亚当·斯密在1776年发表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富论》)一书中提出“分工”,有关如何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经济学观点就遍地开了花。说亚当·斯密让人类进入了大规模生产时代可能一点也不为过。

    

     随后,奥地利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又提出了“规模经济”的理论,就是说,依靠大规模的生产,分摊和稀释了固定成本,从而提高了单件产品的利润。

     所以,很多的企业都在靠扩大规模去抢占市场,通过成本的不断下降,价格更加低廉来击垮竞争对手,尝试在一个市场中占据垄断地位。

     这样一来,产品的生产者就会不断地生产,而根本不顾及消费者的需求。产品过剩,利润不断被摊薄,产品积压严重,这就是当下很多企业的现状。

     汪涵的那句话,很多企业主也许过了多年都不会明白。为什么要去关注美誉度,而不是收视率。在娱乐至死的电视环境下,我们已经看过了各式各样的娱乐节目,而往往少有“走心”的,这种娱乐节目从策划之初到生产出来,只有一个目的:收视率。

    

     但其实,如果过分强调收视率,观众心里都是有杆秤的,会有自己的判断标准,能买你一时的账,却买不了一世。这对一个电视台美誉度的冲击是很大的。企业或许通过传统抢占市场的方式能赢得一时的“成功”,但是不可能实现长远发展。依靠规模取胜,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这在今天的环境已经很难实现。

     在今天,我们的视角应该转变,要为客户和消费者创造价值,满足需求。大量生产方式伴随而生的大量销售方式时代,产生了大量的产品积压,深度分销时代只是将库存放进了商务活动领域。并没有解决供需的本质矛盾。

     而“社区商务”理论的提出,就是要解决这一矛盾。通过构建社区,构建了消费者与生产者的一体化关系,让企业了解消费者的需求,由大量生产产品的方式向重视产品“美誉度”的方向转变。社区是一个靠“口碑”的环境,产品的“口碑”能够直接影响销量。

    

     而汪涵在访谈中也自信地说道:“有一期《天天向上》,没有请明星,就是单纯做了一期有关读书的节目,请了一些很普通的爱读书的人,收视率还是第一。”

     我们很难相信,在现在这个时代,还有人傻傻地放着明星效应不用,而靠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做了一期可能不会火的节目。重视美誉度,就是重视观众,就是走进观众内心真正的需求里,那种深层次的把握,是一个40多岁中年主持人用心思考的结果。这样的精神,为数不多,却依然能够取得成功。这样的成功是持久的,不会昙花一现。

     汪涵接受采访视频:

     如果一个产品经理,一个企业老板能够在浮躁的商业社会环境下,去思考“美誉度”的问题,去考虑消费者真正消费需求的问题,就会走进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在他们的人生历程里不断提供产品与解决方案,那么企业面临的困境也会迎刃而解了。

     管理文章投稿:jiangb@guanlizhihui.com ;沟通交流请加微信:jiangbao2011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参加社区商务训练营北京、深圳站!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管理智慧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