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宏对话贾跃亭:BAT这三座大山都是盆景,别太当真(大佬们谈竞合)
2016/3/31 管理智慧


吴鹰主持:所谓的共享经济,顾名思义需要大家拿出东西来共享。数据、大数据时代,很多的数据资源掌握在你们这样的大公司里面,你觉得会不会阻碍共享经济发展,你们愿意拿出来跟大家分享吗?
李彦宏:我们确实是每天都能够积累很多新数据,现在这个数据量也非常大了,但是我们并不觉得这些数据本身可以直接产生太大的价值,要使得这个数据有好的价值,真正对社会产生影响的话,还必须要跟各个行业进行结合。对于百度来说,我们不仅愿意共享数据,也共享很多技术,比如说我们的语音识别技术,这是开放的,大家可以随意调用,我们自动翻译的技术,大家都可以自动去使用的。还有很多,比如说定位技术,比如说图象识别技术,很多技术都可以用。在提供这些技术给外面使用的时候,同时我们也确实因为这些使用积累了很多数据,数据越多就越有机会去改进自己的技术,所以这是一个不断加强的过程。
只有我们把这些东西拿出来,给别人用了,我们自己才能够很好的提升,大家看百度百科的话就会发现,共享经济这个定义跟共产主义的定义是差不多的,都是按需分配,大家没有特别强烈的谁拥有什么,更多就是谁需要什么的概念。我们非常相信这样的东西,但是理想很美好,还是需要靠实干,需要靠一步一个脚印,百度更擅长就是技术,靠技术推动发展,现在很火的人工智能技术都很重要,但5~10年前谁会真正不计代价投入,做这些东西?我们现在觉得说很神奇,甚至产生一定的恐惧,网上有一个段子说我是人类反恐军最后一个人类工程师,实际上没有那么可怕。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这个技术会替代各种各样的新东西,确实一方面会给人们带来一定的威胁,但另一方面也会给人类带来收益,最后用共享经济的模式可以让人们最直接从技术的进步当中获益。
吴鹰主持:乐视的生态模式为什么可以挑战他们?谈谈您对共享经济的看法?

贾跃亭:乐视生态型模式并没有挑战任何人,只不过给大家感觉是看似乐视与全世界为敌,但恰恰相反,乐视是所有,我们所做的生态产业是当中最好的生态合作伙伴,乐视模式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就是一个开放的闭环,开放的闭环看似是对立的,但这种模式恰恰把传统理论下,很多看似矛盾对立的事情,进行有机统一,所以我们叫它生态经济,价值统购、共享、全球化。
生态经济特点就是可以在不同物种之间,产生跨界化,不断创造全新价值,同时不同的物种之间、功能之间可以有机协同,共生共赢共享,这是我所理解生态经济的特点。作为一个新的创业型公司,如何才能创造全新的价值?不在于挑战联想,不在于挑战“BAT”,更重要就是能否创新全新的纬度,或者更高的纬度,而不是跟联想,在“BAT”在同一个纬度下竞争,这恰恰是中国过去很多企业的思维模式,靠人口红利发展壮大。但中国未来真正要着眼于全球,而不在中国市场,这也是共享经济第三大特点,在这种时代下,你应该为全球用户创造价值而不是为中国。
共享,大家谈得很多,也是近两年最火的词汇之一,但目前的共享还是狭义的共享,更多就是信息、资源的共享。在生态经济下的共享,这是全面共享,全流程,包括能力等全流程。在不同的地方,如何实现价值共享,才是创造全新模式的核心点。所以乐视并没有把互联网当做产业来做,而是真正希望把互联网当做基础来做,以这个基础遍布各个传统产业,把原来很多不相关的传统产业融合一体,产生新创新,变成全球的共享经济基础,这是乐视的理念,创造全新模式,给全社会,全行业产生价值。我们有七个子生态,这些都是我们的行业,看似我们是竞争对手,但恰恰相反,我们是价值共享,希望乐视创造全生态价值,可以跟我们竞争对手实现共享,变成真正竞合关系。我们升级为互联网生态型公司,这样才能给产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实现给用户更大的价值,所以我们跟“BAT”不是竞争关系,而是处在不同纬度之间进行生态共享。
李彦宏:刚才讲的时候,其实避免讲竞争这个词,刚才也说不能跟“BAT”竞争,这些东西好像比较俗,我觉得不俗,我觉得科技创新的背后一直有两个很大推动力,不知道是否有人注意过。我问过很多搞科学,搞企业的,某一种巨大的创新,到底是怎么发生的?是不是这个科学家非常理想主义,没有其他力量推动,突然脑洞大开就想到这个东西,很多人告诉我说是,他们就是这样的人,但在我看来有两个很大推动力量这是不能忽视,一个就是战争。比如说怀部长所说的图林,图林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创新,因为人还是惧怕死亡,在惧怕死亡的时候就特别可以激发创造性,产生很多很多新科技,还有一个就是商业力量,今天不能鼓励搞战争,但可以鼓励用商业力量推动科技进步。好几百年之前,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不是他一个人有这种好奇心,就发现这种新大陆,而是后天有商业力量支持,最早找葡萄牙,后来被拒绝,后来找英国,法国,后来又找葡萄牙又支持,后来西班牙决定支持他,这样才有那么大的团队。很多科学进步,背后都有商业力量推动,我们做企业的,其实就是应该想着怎么用我们商业力量,推动科技的进步,而这里头竞争又是非常关键东西,如果没有竞争,谁都不会有那么大的劲这样干,战争对死亡有威胁,但商业某种意义上也是死亡的威胁,只不过这个死亡就是企业的死,你如果说这个公司不会死,你可能就会死,你天天觉得公司会死,反而这个公司会越来越大。
吴鹰主持:李彦宏讲的这个,我非常赞同。今天座位也是主办方安排的,假设贾跃亭和杨元庆,你们俩合作,来挑战李彦宏、马化腾,在企业后面的发展中,会怎么样?
贾跃亭:如果非要有两个挑战的阵营,要分出胜负,从战术上考量,从联想、IT领域和互联网领域,这是上下游关系,不存在之间的竞争。但乐视这种模式,其实除了硬件之外,有大量软件系统,同时又有互联网,又有内容,四维一体,在互联网品牌,其实和百度也有竞争关系,比如说视频领域,我们说乐视是1:3,压力山大,稍不留意,就死掉了,最后就是“BAT”或者加一个乐视。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为什么乐视能够独活呢?在中国大家都说BAT三座大山笼罩了整个互联网,导致很多真正创新型的互联网企业暗无天日,大家看不到未来。
李彦宏:这三座大山都是盆景,别太当真。
贾跃亭:无数互联网公司从这里诞生就只有三种定律,要么就被“BAT”复制模式打死,要么直接被并购,要么被参股,也算是皈依了,但在这种局面下,到底未来走向哪里?我觉得必须要破局,下一个时代是什么?我觉得绝对不是目前传统互联网的模式,传统互联网都已经到巅峰了,你看“BAT”都到巅峰了,下面我们年轻创业者,互联网企业的未来怎么办?其实和大时代背景密切相关。下一个时代,我们认为互联网生态时代,互联网有一个垂直产业变成横向经济基础遍布各行各业,这就是互联网+,更深层次就是互联网生态,生态可以产生化反,创造新价值,互联网最近就是智能终端,跟智能终端跟内务、服务的结合,可能就会创造全新的经济形态,用户价值形态。乐视横跨七个产业,但在我们眼里就是一个产业,在我们眼里,这些都属于一个智能终端,只是场景不同而已。通过我们UA系统,很好把这三个智能终端彻底打通,变成一件事情,服务同一个用户,通过UA从最底层到第二、第三、第四层的应用,通过我们软件彻底打通,真正把产业链当中最核心的要素掌握在自己手里面,然后打破边界。
原来为什么很多巨头都哄然倒塌,都是死于专注,因为只专注在自己的领域或者环境内部,所有创新都是改良性创新,变革大潮过来的时候,原来所有竞争优势,可能都变得不重要了,恰恰反而成为很大的劣势,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产生颠覆性创新,颠覆性创新恰恰在领域与领域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原来IT产业,专业化分工非常清楚,大家都非常了解,微软开放给联想的整个API接口非常少,你想要做很大的变动,微软说NO,所以你只能做妥协。反过来也是一样,软件要只适应你的硬件,这就是苹果的闭环为什么那么成功,当然现在苹果也到巅峰了。
一攻击苹果就会遭受到果粉的攻击,认为你们有病,制造噱头。但下一代移动互联网应该要打破各种边界,通过打破组织边界,打破创新边界,所有创新可以无缝对接,所以如果乐视和联想融合在一起,我们将会在真正的入口上,和“BAT”可以有一定的抗衡过程,大家现在都是在下一个时代,是争夺两样东西,一个就是入口,还有就是用户时间。“BAT”有很强的平台入口,第一代移动互联网是平台时代,平台控制一切,还有就是操作系统的入口,一个就是真正终端入口,终端和用户24小时在一起,微信占用大家大量的时间,但依然没有终端占用那么多。所以如果能够真正在最高纬度终端,智能终端我们俩家走在一起,跟平台、应用入口竞争,可能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李彦宏:感觉我们胜算越来越大,他们已经内都起来,一个讲模式、平台,讲入口,另外一个讲边界划得很清楚,我是我的,你是你的。我觉得什么模式并不重要,重要就是你满足什么需求,这个市场到底在哪里,有多大,这是最重要。所以我们做任何一个东西,不是说要看把百度做成什么样,而是把这个产品做成什么样子,可以更好满足别人需求。

前一段时间比如说我们从PC到移动转型,拿着手机,就是你进行搜索屏幕变小,网速变慢,搜索应该变成什么。转过来才发现,还有更加自然的交互方式,就是现在语音搜索,你对着他说话,就可以获得搜索结果。这跟过去人们使用键盘完全不一样的感受。现在大多数人,包括90后,都是跟键盘一起长大的,所以他自然而然就觉得说键盘输入是更加自然方式,但00后他们拿着手指头上网,在触摸屏的情况下,在手机有麦克风、摄像头这种环境下,更自然交互方式就是说话,当需求不再是1、2个词可以表达清楚的时候,就会更加喜欢用语音表达。
比如说自动翻译,我们无人驾驶汽车等,其实全部都在想,我们怎么更好满足这个市场需求,怎么把人解放出来,而不是用什么模式,我是平台,我是入口,或者我是垂直整合者,我觉得这不是关键。
吴鹰主持:与“BAT”相比之下,乐视还是比较小的公司,一千多亿市值的公司,但你一开始全球化,往外走,如果你跟联想合作,胜算会不会大一些?
贾跃亭:非常考验,一个就是闭环,新价值,为什么苹果到巅峰?大家都不明白为什么,但确实如此,苹果成于闭环,但下个时代可能会阻碍他造成封闭,如果真正把开放和闭环两者看似对立矛盾体进行统一,就有很大的能量出来。乐视除了闭环之外,更重要就是开放,乐视下一个核心就是开放,乐视现在这么小公司就有那么多想法,但国内的战争才刚刚开始,乐视自身资源极度短缺,打这个仗可能都会筋疲力尽。但是这是一个重大历史机遇,乐视习惯用未来定义未来,而不是用现在定义未来,乐视习惯于忘掉自我,忘掉现在。
我们只考虑下一代用户价值在哪里,我们一直呼吁一件事情,中国的互联网与消费电子的融合,与文化的融合,这类企业将会战争欧美企业,这对中国是历史性机遇,过去中国是内生式发展,将来10、20年是中国互联网企业融合消费电子和文化企业之后走向全球的时机。因为这种模式比美国更高,美国产业壁垒很高,他们破解很难,虽然是市场化市场,但过早发展起来,所以打破边界难度会很大。在全球化这件事情,恰恰共享就是密不可分,如何整合生态全社会资源,为用户提供价值,这是中国企业是否可以在全球化成功关键要素。第一代互联网做全球化很难,但不代表没有机会,这个时代恰恰就是开始,所以跟联想合作并非没有机会。
吴鹰主持:李彦宏你在人工智能上投入相对很大,进展也不错,你提出中国大脑的计划,还有无人驾驶汽车方面的观念,你这个人工智能积累,是否愿意跟其他公司进行分享?
李彦宏:我们做搜索起家,搜索在10~15年前,背后技术基本上可以说就是一个简单的统计,这个词出现多少次,搜这个词,网页出现这个词的频率最后就出现了。7、8年前开始,用户行为可以告诉我们说和哪家文章更相关,最后就是人工智能的投入。现在用百度跟10年前感觉是一样,但背后技术完全不一样,今年百度搜索完全都是是机器学习技术,或者人工智能技术在支撑。
2012年开始我们意识到深度学习这是一个即将进入爆发期技术,所以开始重金投入,2013开始我们对外投入成立一个深度学习研究院,之后就在自动翻译、无人驾驶汽车、图象识别等很多东西下功夫,我们现在有这种东西,我拍一个照片,可以根据这图片作一首诗出来,我可以根据这个图片,识别出它是什么,我就可以根据这个东西进行创作,创作也有一点点是假,不是真正理解了才创作,而是根据网上无穷无尽的语言材料进行创作,所以很多东西让机器学起来,在人看来比较容易的事情,在机器看来比较难,在人看起来比较容易的事情,机器可能就会觉得难。
这里头就是说,还有很多很多需要我们看起来很简单的东西,需要机器去克服,这些东西克服之后,简单脑力劳动逐渐就被机器所替代,工业革命替代体力劳动,大批手工业失业,但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我觉得未来人工智能革命也是一样,会替代出来很多脑力劳动,也会创造很机会。
这些我们非常愿意共享出来让大家一起用,会使技术进步更快,有很多人过来调用我们技术,我们就可以看到需求,为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不好,我就会想怎么解决得更好,所以这些东西共享越充分,进步越快,进步越快大家都受益。今天主题我觉得选择这个共享,不仅是数据的共享,技术共享也是非常重要的。
吴鹰主持:乐视体育融资70多亿,相比很多已经涉足体育的企业,你们用两年的时间就超过他们。你能否讲讲,为什么那么短做出来,是你这个理念生效还是你运气比较好?还是你可以忽悠钱呢?
贾跃亭:乐视体育刚刚完成B轮融资,现在走一些法律程序很多资金已经到帐,80亿左右。乐视体育用了两年时间,还是非常新的公司,但增速非常快,其实不仅乐视体育,包括乐视影院,乐视超级电视,乐视汽车都走出一些反传统经济的理论曲线。
原来为什么要互联网分工,因为公司精力有限,大家需要聚焦在某一个点,做深做透,做到全球最强,乐视横跨七个领域,肯定都是非常分散,不可能每一个点都做得最好,可能每一个点都做得很差,但现在恰恰相反,乐视每进入一个传统产业,都有很快的速度变革这个产业,这就是生态链。原来就是一个小企业独立发展,确实会有专注好处,但也会受到很多资源不够的压力,乐视虽然传统资源上不足,但代表未来的核心资源上,我们生态力非常强。乐视体育的成功,是基于整体乐视生态的成功,乐视体育本身就是垂直,里头有几个关键,互联网化,产业化,全球化。
原来体育产业就是专业化分工非常明确,做媒体,做体育,周边设备的,但乐视也想把这个产业链全打通,所以我们可以创造出很多新价值出来。乐视体育目前在整个行业内,无论从用户数,还是版权数量,还是商业模式未来空间上,确实已经远远不是原来传统互联网体育公司的理念了。
我们不能从融资上说,忽悠能力很强,实际上乐视资本能力非常差,跟外界理解不一样,只是现在有越来越多真正前瞻性的投资家,看到了乐视模式或许可以代表未来一种模式,或许是正确的,这些风险投资家,愿意为未来这种可能性买单,这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投稿交流、转载授权请加微信:tracylty。获取更多管理类思想可以加包政老师微信:baoztglzh。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澎湃网,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管理智慧立场。如果您认为我们的授权或标注与事实不符,请告知我们,我们会与您共同协商解决,谢谢!

学习永不止步,使命引导未来!点击“阅读原文”,学习最新的互联网方法论,跟上市场变化和创新的步伐!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管理智慧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