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拥有一个高性价比人生?
2016/7/16 管理智慧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 圈外,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管理智慧立场。如果您认为标注与事实不符,请告知我们,谢谢!

     联系我们:商务合作、授权转载、投稿交流,请加微信:tracylty

     往期好文:在公众号菜单回复关键词“历史、职场、演讲、经典”,即可获得往期精彩文章。

     听课学习:在公众号菜单回复“课程”,了解大家都在听管理智慧的哪些课程;回复“书单”,查看我们整理推荐的热门书籍。

     本文作者:孙圈圈,管理智慧特约作者,外资管理咨询公司项目总监,原创公众号:圈外(ID: iquanwai),别努力啦,你根本不是懒!

     文|特约作者 孙圈圈

     编辑|轩凤洁 美编|李秋杰

     导语 /当一个人不费吹灰之力就将事情做到了60分时,你是不是认为他很“聪明”,而那些埋头苦干才拿下80分的人简直就是“笨蛋”?但当你跳出来看时,你会发现有成千上万的“聪明人”。咋回事?“聪明”和“笨蛋”究竟怎么区分?

     时候,经常听到同学说:哎呀,我最近一点都没复习,考70多分,我这人就是太懒了。听说XX(某学霸)每天都学到深夜呢!能不考90分嘛。

     长大了,经常听到别人说:XX工作很努力的,周末经常加班,难怪老板器重嘛。我就是太懒了,生活不能只有工作呀,这么拼干嘛呢?

     这话说得,好像他们勤快了就能干出什么大事儿一样。事实上,这世上的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智商高于一般人。

     他们觉得,自己只是稍微努努力,一件事情就能做到60多分,而那些看起来每天埋头苦干、花费了几倍时间的,也就80多分而已,肯定是智商缺陷。

     我曾经面试过一个人,他说自己学习能力很强,在各个部门轮岗共计2个月,其中5天之内就把公司的研发精髓基本都掌握了,但是一般的研发工程师要几年才能完全掌握。

     这些“聪明人”,做任何事情都是马马虎虎、浅尝辄止,觉得自己已经掌握核心了。他们跟自己说:那些笨蛋算什么?我这么聪明,只要稍加努力,自然比他们牛逼。我的人生,可以做那么多事情,性价比比那些笨蛋高多了!

    

     然而某一天,他们突然发现,那些80多分的人一夜间冲到了90多分,获取了大量的社会资源,比如财富、名声、人脉……而自己这个聪明人什么都没有。

     于是他愤怒了:“凭什么那个笨蛋竟然可以得到这些东西?而我这么聪明,却什么都没有?”

     那么,“聪明人”和“笨蛋”,到底谁的人生性价比更高呢?我们所付出的努力与取得的成绩之间,到底是怎样一种关系呢?

     一、努力与成绩之间的关系

     事实上,努力跟成绩之间,绝不是一个线性关系。

     稍加努力就可以做到60分,但是到70、80分就需要成倍的努力,到90分则更甚。这并非是因为60分的人聪明,而是因为,人生本来就是这样的。

     对于人生中的大多数事情来说,努力与成绩之间的关系,其实更类似于如下这条曲线:

    

     区间一

     如果只是想做到60分,其实付出一点点努力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几乎没有什么不确定因素会导致你的付出白费。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事情刚开始做的时候,我们很有成就感、热情高涨,以至于我们觉得这件事太简单了,自己太有天赋了,自己就是个聪明人。 你甚至想不通,为什么有些人,花费了你几倍的努力,却只做到了七八十分而已,你觉得唯一的理由是:他们太笨了。

     区间二

     然而如果你停留在60分,不再继续努力,你可能永远不会知道:从60分开始,不确定性就开始出现了。

     60分以上,你可能面临两种结果:如果缺乏正确的方法,很可能努力了却没有成绩;即便有了正确的方法,成绩上升的速度比60分之前也是大大降低。

     这个阶段,你会花费很多的时间在试错,所以你有可能会开始怀疑自己,成就感也开始下降。

     这也是为什么那些60分的聪明人会觉得70、80分的人是“笨蛋”的原因。

     区间三

     当然,如果坚持挺过了第二阶段,进入第三阶段,而你的运气又足够好,那么你所获得的成绩会呈现指数上升的趋势,因为量变引起质变的临界点出现了。

     这就好像写文章,起初上手的时候是很费劲的,但坚持一段时间之后,会发现大脑一下子通了,突然变得文思如泉涌。

     然而,这一阶段的不确定性比第二阶段更大,如果天赋不够、运气不佳、环境不利,都会导致你停滞不前。并且,如果不能继续突破,又放弃了努力,还有可能会掉入此前的第二阶段,继续煎熬。

     这个图几乎适用于人生中大多数需要努力的事情。

     拿职业来举例,比如说在咨询公司,大学毕业进来当初级顾问的时候,成就感是最高的,从什么都不会,到把屁屁踢、数据表格用得炉火纯青,每天都觉得自己在进步,觉得自己简直太适合这份工作了。

     然而,如果开始管项目了,就会发现,这事儿没那么容易了,如果方法不得当,很可能一点长进都没有。你需要很多次的试错,才摸索到正确的方式,而这个试错过程,会一段时间内你看不到明显进步。

     如果能够突破以上阶段,就会进入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后面的路会顺当得多。当然,最后能否做到合伙人,除了努力以外,还得要看机遇。

     二、不同水平对应的人数和资源分布不同

     文章的主题是最高性价比,似乎,我们已经找到答案了。

     如果本着寻求高性价比的目的,我们是否应该在60分停下呢?既能够维持努力的高性价比,又不至于丧失了自信。

     然而,事情没那么简单……

     虽然说努力所获得的成绩是阶段一最高,且风险也最低。但是,我们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各个区间的人数分布和资源分布。

    

     你不费吹灰之力地做到了60分,以为自己终于找到了擅长领域。然而你跳出来看看,跟你站在一起的有成千上万的“聪明人”。

     既然60分的成绩最容易获得、性价比又高,自然有很多人都可以到达这里。

     那么,人数多有什么问题呢?

     问题在于,在这个区间,留给你们分配的回报资源本来就很少,更不用提还要被这么多聪明人瓜分了。

     还拿咨询顾问举例,初级顾问阶段,成就感很高,感觉很好。然并卵,大多数人都能够做得跟你一样好甚至比你更好。而可供分配的资源(比如发展机会、加薪机会、人脉资源等等)并没有比其它阶段更多。

     所以,如果考虑了资源和人数分布的因素,性价比最高已经不是60分了,其实是90分及以上,尽管它的风险最高。不过,风险跟收益总是并存么。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应该如何降低风险又维持较高的性价比呢?

     三、有所取舍和掌握方法

     从投资的角度来说,你不可能把所有的投入都放在风险最高的篮子里。所以,你需要分散风险。

     1有所取舍

     你不可能凡事都做到90分以上,当然,更不要同时做很多60分的事情。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取舍。

     一方面,有些事情你需要做到至少70分,这样你会超过60分的大多数人,获得最基本的资源回报。并且70分是低风险、回报快,你会从中获取成就感。

     另一方面,你需要把另一件事情竭力做到90分以上,尽力去搏,但是避免过于激进地追求结果,毕竟投资有风险,机会不是天天都在等你。

     至于说哪些事情做到70分、哪些事情做到90分呢,取舍的标准有两个:

     第一:资源分布情况。

     选取那些90分以上区间的资源最集中的领域。 比如说,为什么创业的人常常是all in的选择呢?因为做到60分的回报几乎为0,只有做到90分以上,回报才会很高。 再比如,为什么企业打工的人,很多都是朝九晚五呢?因为做到6、70分,也会有相应的回报,如果他对物质诉求并没有那么高,对成功的渴望没那么强烈,就可以安于这个阶段,把多余的时间分配到别的事情上。

     第二:自身能力、兴趣、需求和价值观。

     圈外此前的文章中曾经提过,在择业的时候需要考虑这四个方面(文末有文章链接)。事实上,人生中的大多数问题都可以用这个四个因素来回答。 做到90分需要熬过非常痛苦的时期,如果能力不够、没有热情、与价值观不符、又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在第二、第三阶段这样缺乏即时成就感的情况下,很难走下去。

     2掌握方法

     60分的时候,努力就可以,你有很多前人的方法可以参考、可以复制,简单模仿加上基本智商就够了。

     但是,从60分以上开始,就是需要一点技巧的。注意,是技巧,而不是天赋。做到90分以上才开始拼天赋,而做到70分,即便天赋没那么高,只要恰当的方法就可以。

     所以,在60分-90分,你能够获得回报不仅仅是因为你努力了,还因为你在不断地尝试中找到了正确的方法,这是为什么开始获得成绩会比较慢的原因,因为需要试错。

     也就是说,这里的努力不光光是花时间的问题,而是要找到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找到那个努力的着力点,而不是光做应激性的努力。事实上,盲目努力根本称不上努力,而是另一种大脑偷懒的做法。

     至于说,如何掌握努力的正确方法,这是一个太大的主题,这里简单说一说,以后可以再写文章展开:

     第一:多读书,并且将知识内化。

     如果你只是知道很多知识,那说明你读书多、记忆力好,但是,如果你并不能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那么你读的书除了用来吹牛之外,别无它用。

     除了小说、畅销书之外,那些有价值的书读一遍是远远不够的,首先,你需要读懂,建立各个章节、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其次,你需要把全书的知识点用一张A4纸总结出来。最后,你需要能够用这些知识点举出你生活或工作中的例子,以此来强化记忆。

     第二: 保持好奇心,不要理所当然。

     任何事物,都不要把它当成是理所当然的。 比如说,Airbnb这种连投资人都觉得愚蠢的模式,最后却反直觉地成功了。刚开始大家觉得愚蠢,是因为:既然有酒店,我为什么要住在陌生人家里呢? 事实上,在连锁酒店出现之前,美国人就曾通过这样的方式解决住宿,只不过连锁酒店解决了标准化等管理问题,所以这种模式才消失了。而现在的科技和社交发达的程度,已经令Airbnb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这种管理问题。 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用户的需求是“住酒店”,而实际上用户的需求是“住宿”。

     第三: 独立解决问题。

     当你遇到一个问题的是,试着不要按照前人的方法去解决,而是另辟蹊径,给自己更多的机会来运用所学理论。

     3调节情绪

     除了努力和掌握方法之外,你还需要根据所处的阶段调节自己的情绪。

     现在,既然你知道人生是一条曲线了,就不必那么着急了。你需要知道自己处在哪个阶段。

     如果处于第一阶段,那么很快获得成绩之后,也不要沾沾自喜、浅尝辄止。

     如果处于第二阶段,也不要妄自菲薄,而是需要不断试错、不断总结。有可能的话,找一个前辈,多向他请教、学习。

     如果有幸到了第三阶段,就怀着尽人事听天命的态度吧,从资源回报来说,第二阶段已经能够满足你的基本需求了,因此不必强求,静待时机。

     四、重新定义“聪明人”和“笨蛋”

     艾德·伍德是好莱坞默片时代末期的一位烂片导演,他的作品无一例外都是粗俗无聊的剧情、粗制滥造的画面、毫无逻辑的对白,总之,烂得毫无争议。

     而且,他还曾因为需要一个肉类批发商的赞助而让这人的儿子在片中饰演英雄。后来因为生活和工作的疯狂,且屡屡失败,女友离他而去。

     可最终,他也没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导演,而是死在了接济他的一个演员家里。

    

     唯一值得一提的是,后来的大导演蒂姆伯顿,从中感受到了一个毫无天赋但努力奋斗的执着者的悲欢,把艾德伍德的经历拍成了一部电影,还拿了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也算让他死得其所了。

     不过讽刺的是,在影片最后,蒂姆伯顿还是虚构了一段情节,让艾德伍德的一部影片获得了巨大成功,变成了一个因坚持梦想而受到尊敬的成功励志形象。

     你看,这世界对人的评判标准依然粗暴,那就是:你有没有成功。唯一算得上社会进步的就是:这些年对成功的定义稍微宽泛了一些。

     成功的定义是怎么变宽泛的呢?比如,从能赚到钱变成了能忽悠投资人的钱,从有钱变成有钱且热心公益,从土豪变成了豪……

     这种标准下,谁会想要成为艾德伍德那样既努力又没成功的“笨蛋”呢?

     虽然我们知道,任何事情做到60分很容易,做到80、90分很难,资源回报都集中在80、90分以上。

     虽然我们知道这些,但仍然有很多“聪明人”选择只做到60多分,因为未来的不确定性太高了,万一努力却失败了,就成了别人眼中的“笨蛋”,这是一些“聪明人”所不能承受的。

     毕竟,“不去努力然后欺骗自己说我根本不想要”的痛苦,比“拼命努力却失败”的痛苦,要小得多。

     所以,你想要做一个确定失败的聪明人,还是一个可能成功的笨蛋呢?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管理智慧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