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傻子”改变了世界,而我们仍碌碌无为?
2016/9/13 管理智慧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 商业评论杂志,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管理智慧立场。如果您认为标注与事实不符,请告知我们,谢谢!

     联系我们:商务合作、授权转载、投稿交流,请加微信:tracylty

     精彩推荐:在公众号菜单回复关键词“历史、职场、演讲、经典、课程、书单”,即可获得相应文章和推荐。

     本文作者:李平,西交利物浦大学、哥本哈根商学院教授。周是今,西交利物浦大学讲师。

     文| 李平 周是今

     编辑| 李天宇 美编|李秋杰

     导读 /随着国家政策对“创业和创新”的鼓励和政策扶持,很多人都涌入到创业的大潮中,识势而动看似“聪明”,但眼见得大多数“聪明”的创业者“起高楼”,又眼见得他们的“楼塌了”。那么,关于创业和创新,我们到底需要什么精神来支撑我们独立的思考和坚守,拒绝那些来得快也去得快的“成功”?

     2005年,在斯坦福大学的毕业典礼上,史蒂夫?乔布斯对所有学生提出忠告——“求知若渴,虚心若愚”(stay hungry, stay foolish)。乔布斯本人有三次成功的创业经验(创立苹果、建立皮克斯、再造苹果),这个忠告似乎与乔布斯一贯精明干练的形象大相径庭。

     无独有偶,近日任正非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也同样用了“痴、傻、憨”三个字总结华为的成功经验。苹果和华为,分别作为美国和中国最具创新精神的企业代表,其领导者竟然不约而同地将“傻”或“愚”作为成功的核心要素。

     甚至还有专家将硅谷的成功归结为三方愚蠢的结合:愚蠢的企业、愚蠢的政府、愚蠢的投资者。这不禁让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即“傻子精神”和创新创业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内在联系?

     “傻子精神”与“大智若愚”

     现有关于创新和创业的研究,绝大多数都在探讨“聪明人”如何产生创造性的想法并付诸实践,而关于“傻子精神”对创新创业的影响鲜有提及。

     然而,中国古代的许多思想家,却给予“傻子精神”极高的评价。

     老子曰,“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就是指“傻子精神”为返璞归真,大智若愚,符合“道”即自然无为的道家核心思想。 与此一致,苏轼指出“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菜根谭》说,“文以拙进,道以拙成,一拙字有无限意味”。 同样,曾国藩在《曾国藩家书》中也提出,“拙”比“巧”要更为有用,即所谓“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愚公移山》也与“傻子精神”密切相关,特别是愚公与智叟的鲜明对比。

     无独有偶,西方管理大师、斯坦福大学教授詹姆斯?马奇(James G. March)同样提倡“傻子精神”。马奇曾专门撰文讨论“愚蠢的技艺”(thetechnology of foolishness),鼓励人们变得“愚蠢”。

     这与乔布斯提倡的“虚心若愚”之主张不谋而合,真是各界英雄所见略同!马奇对大众公认的傻子形象堂吉诃德情有独钟。他认为,堂吉诃德的一生,是充满想象力的一生,也是富有使命感的一生,更是快乐的一生。因此,在马奇看来,堂吉诃德是领导者的最佳代表,也是创新创业者的最佳榜样。

     美国电影《阿甘正传》里的阿甘,就是当代艺术作品中的堂吉诃德式人物。阿甘智商只有75,但是他几乎做什么都成功。阿甘常说的一句话是:“我妈妈说,要将上帝给你的恩赐发挥到极限。”阿甘的成功,正是因为他能傻傻地坚持,不去计算输赢得失。很多时候,企业里缺的不是“聪明人”,而是这样的“傻子”。

     聪明人遇到问题常常怨公司、骂上司,算计着须有一分收获才肯一分耕耘,收获无保障便不肯耕耘,常常根据一己得失,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手段。

    

     殊不知,很多事情前期是十分耕耘,三分收获,后期才是三分耕耘,十分收获。阿甘并不是真的愚者,真的愚者是轻视他的人。阿甘成功的方法只有一个——不计成本的努力。他成功的秘诀就在于他的“单纯”和“执着”。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大胆提出以下假说:但凡能有大成就者,必须具备“傻子精神”。这大多反映在四个方面:一是敢于冒险的胆量,二是打破常规的洞见,三是锲而不舍的决心,四是上善若水的方式。由于以上四个方面的原因,有大成就者在成功之前常常被所谓“智叟”或“聪明人”看作是“不识时务”的“愚公”、“傻子”或“疯子”。

     此外,我们还可以将“傻子精神”作为人生哲学,在人生旅程两大阶段中发挥不同作用,在前半生表现为“毫不犹豫”,在后半生则表现为“绝不后悔”。与此相反,自以为聪明之人,在前半生表现为“犹豫不决”,在后半生则表现为“后悔不已”。总之,正如民间常说那样,“傻人自有傻福”,而“聪明反被聪明误”!

     “傻子精神”的分析框架

     西方关于创新和创业的研究,将两创的成功因素归结为“动力”与“能力”两个维度。我们可以将这两个维度看作两创的空间内容维度。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再将两创的时间过程维度纳入考虑,形成一个2×2的分析框架。该框架可以帮助我们全面而动态地理解“傻子精神”与创新创业的独特内在关系。

     具体而言,我们认为,无论是乔布斯还是任正非所说的“傻子精神”,其内涵都包括了四个不同的特质,分别是胆、识、定、修。

     所谓“胆”,是指一种敢为天下先,挑战主流常规的勇往直前的气魄。 所谓“识”,是指突破传统观念束缚,人弃我取的眼光。 所谓“定”,是指抵抗诱惑,心无旁骛,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态度。 所谓“修”,是指对修身养性,苦练功夫的追求。 胆、识、定、修这四种“傻子精神”的不同特质,分别对应了创新创业过程的初始阶段和发展阶段中所需要的不同能力和动力。

     傻子精神之“胆”

     创业和创新的道路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和风险,需要一往无前的精神。我们常说的“无知者无畏”“初生牛犊不怕虎”,正是傻子精神中“胆”这个特质第一方面的解读。

     另一方面的解读就是有关乐于冒险的偏好,即“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傻子”的“胆量”让他们既敢于冒险,也乐于冒险,从而将“不可能”变为现实,成就一番大事业。

     “傻子”有远大抱负,好奇心强,不信权威,不向现实低头,不怕别人白眼,敢想敢干。与此相反,面对高度不确定性和风险之时,“聪明人”往往过于理性,想得太多,把可能出现的问题都想到了,甚至被自己设想出来的困难吓倒了,导致瞻前顾后,畏首畏尾,迟迟不能拍板下决心,因此他们常常错失良机。然而,由于“傻子”的“胆量”远远大于常人,人们也将“傻子”视为“疯子”。

     例如,著名的“童话大王”郑渊洁,其实也是一个成功的创业者,而他认为推动他创业的重要因素是“无知也是力量”。

    

     20世纪80年代,郑渊洁为南方的一家期刊写连载童话,该期刊的一位编辑向他透露,刊登了他的童话半年后,期刊的发行量上升了10万本。郑渊洁认为这10万本的增量大都源于他的贡献,于是,他要求提高自己的稿费,因为他认为多劳就应该多得。而期刊却以“没有证据证明是他的作品导致刊物发行量的上升”为由,拒绝了郑渊洁的要求。

     情急之下,郑渊洁想出了一个很“傻”的证明方法,就是发行一本只刊登他一个人作品的刊物。于是他创办了《童话大王》,这本刊物只有他一位作者。在创刊后的20年中,发行量达到了1亿册。

     为了证明自己的贡献,创办只有一位作者的刊物,这样的解决方法肯定算不上聪明。但是郑渊洁因自己的“傻”而成就了大业。郑渊洁为什么敢创办只刊登他一个人作品的刊物?把这件事情放到上世纪80年代的时代背景下,这样的举措更显大胆。但是郑渊洁的“无知”,让他敢于尝试没有人做过的事。

     对于两创而言,超人的信心和勇气比一流的智商更为重要,而“傻子精神”中的“胆”,恰恰能提供可贵的信心和一往无前的勇气。

     总之,“傻子精神”中的“胆”包含两个方面,既“敢为天下先”,又“乐为天下先”,也就是“敢于冒险,乐于冒险”。这两者共同代表两创初始阶段时启动两创的动力。

     傻子精神之“识”

     所谓“识”,是指对潜在机会的独特洞见。最早发现机会的人往往能取得先机。但是很多机会在发生的时候,往往不容易为人所注意。

     我们常常用“风”来比喻机会,甚至说只要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但是宋玉《风赋》有云:风先是“起于青蘋之末”,而后“舞于松柏之下”,最后才能“蹶石伐木,梢杀林莽”。可是如何在风还在“青蘋之末”的时候就能觉察这个机会?

     这便需要具备人弃我取的独特洞见,因此能够特立独行,而这样的人在生活中往往会被认为是“傻子”或者有异于常人。同样的机会或许也被“聪明人”看到了,但是他们“聪明地”看到了这个事情是“不可能”做成的,把创造奇迹的机会拱手让给了“傻子”。这正是“傻子精神”中“识”这个特质第一方面的解读,即善于另辟蹊径。

     而另一方面的解读就是有关乐于另辟蹊径的偏好。“识”的能力来自“傻子”不服权威,不随大流,因此时常我行我素,特立独行。“傻子”乐于异想天开,天马行空,不愿局限于任何条条框框,因此违反主流常规范式,热衷于异端邪说。由于“傻子”的特立独行远远多于常人,人们也将“傻子”视为“疯子”。

    

     事实上,所谓的“傻”或“异”提供了一个不同于惯常世界的视角,进而能发展出个人的独到眼光与判断力。文学作品当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譬如《狂人日记》的主角,就是因为有了“迫害狂”症,从而能以一个不同的角度观察社会。

     而在成功的创业者中,因为“傻”所以产生了颠覆性创新的例子也有不少。

     贾跃亭在乐视2015年发布会上鼓励员工说,因为99%的人不看好的事才有可能产生颠覆,所以就算世界往东,乐视也要坚持往西,要“‘二’到底”。

     贾跃亭说:“乐视起初在做颠覆性事情的时候,都会被别人嘲笑。但那又如何?梦想和现实之间,差的就是这么一种‘二’的精神!”

     马云也说过,他认为很多人输在对新事物“看不见”、“看不起”,然后“看不懂”、“来不及”,悔之莫及。

     总之,“傻子精神”中的“识”含有两个方面,既“善于另辟蹊径”,又“乐于另辟蹊径”,也就是来自玩耍心态(即放下放松)导致的独特洞见。这两者共同代表两创初始阶段时启动两创的能力。

     傻子精神之“定”

     所谓“定”,是指专注的态度,即始终朝着既定的目标努力而不受外来诱惑的影响。

     荀子在《劝学》中规劝道,“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意思是没有一心钻研的心志,就不会有显著成绩。

     荀子还用蚯蚓和螃蟹两种动物做比较,通过“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的实例,来说明相比天生的特长,“定力”可能更为重要。“聪明人”机会很多,可是往往定力不够,容易自负、浮躁、急于求成,最后栽倒在“聪明”的陷阱之中。

     在现实社会中,“傻子”往往心思纯净,保持“赤子之心”,不喜欢见风使舵,不愿随波逐流,因而不易受外来诱惑的影响。这正是“傻子精神”中“定”这个特质第一方面的解读,即善于坚守长期目标与远大梦想,而另一方面的解读就是乐于坚守长期目标与远大梦想。

     “定”的动力来自“傻子”的“赤子之心”,不为一时一地的蝇头小利所左右。这对于两创尤为重要,正如清代学者陈澹然所言,“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然而,由于“傻子”对长期目标与远大梦想锲而不舍的决心远远大于常人,人们也将“傻子”视为“疯子”。

    

     华为是定力的楷模。任正非说:“别人炒房炒股,华为不为所动,就是不上市,因为上市后,股东看到可以赚快钱,就会逼着企业横向发展,华为就不能守住‘上甘岭’,攻进‘无人区’。在华为,最重要的不是钱,而是理想。”他鼓励华为的研发人员“踏踏实实搞科研,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决心”,坚决地反对“泡沫化”,不要急躁,反对大跃进。

     还有一些案例也能从侧面说明“定”的重要性,例如凡客。凡客以服装起家,在拥有了一定知名度之后,迅速开始了多元化经营。在2010年,凡客拥有30多条产品线,涉及服装、家电、数码、百货等全领域,当年营收突破20亿元。

     而到了2011年初,凡客野心暴涨,1月份制定的目标营业额是60亿元,到3月份“修正”为100亿元。奔着如此远大的目标发展了一年,到了2011年末,凡客库存达到14.45亿元,总亏损近6亿元,全年仅完成了30多亿元的销售,是目标的三分之一。

     又顽强反抗了两年,凡客最后背负了高达十几亿元的债务和近20亿元的库存。2015年,创始人陈年回顾这几年从“天堂”到“凡间”的坠落过程,深刻总结道:“在凡客最鼎盛的时候,我开始隐隐感觉到不对,但不知道错在哪里,我迷失在凡客剧烈的增长和浮躁的扩张中。”

     他最后说道:“我不想再去凑热闹,我凑过,也见过很多凑热闹的公司,最后它们都烟消云散了。”华为和凡客不同的发展经历对比,形象地说明了在创业创新的过程上坚持一个目标不动摇的重要性。同样,这正是“傻子精神”中“定”这个特质所强调的态度。

     总之,“傻子精神”中的“定”含有两个方面,既“乐于坚守长期目标与远大梦想”又“善于坚守长期目标与远大梦想”,也就是固执地坚守理想,永不言败,永不放弃,即“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两者共同代表两创发展阶段时支撑两创的动力。

     傻子精神之“修”

     所谓“修”,是指“傻子”愿意在同一件事情上坚持不断付出,通过重复性努力积累,达到量变转为质变。这是因为大智若愚要求“守愚”,守者即修行,亦即功夫。

     如同以上“傻子精神”的三个特质一样,“修”也有两方面的解读:一方面是有关做事方面的修炼,而另一方面是有关做人方面的修养。

     做事方面的修炼是指苦练功夫,笨鸟先飞,即工匠精神;做人方面的修养是指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即团队精神。“修”的能力来自“傻子”的广义“吃亏精神”。

     广义“吃亏精神”含有两个方面:一是做事不走捷径,即工匠精神;二是做人不为私利所困,即团队精神。然而,由于“傻子”的“吃亏精神”远远高于常人,人们也将“傻子”视为“疯子”。

     显然,“吃亏精神”与聪明人的占便宜思路截然相反。需要特别指出,中国道家对于“傻子精神”有着独特见解,特别推崇“大道至简”与“赤子之心”,由此达到“道法自然”与“返璞归真”的境界,也就是“上善若水”。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就做事方面的修炼而言,“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段话就体现了修炼的重要性。

     苏轼在《晁错论》也曾经作出“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这一论断。著名的“卖油翁”通过自己熟练的倒油过程说明了坚持练习的重要性:“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当被问到这种“神技”从何而来时,卖油翁说了八个字——“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这种坚持不断努力的追求,被任正非视为华为的“成功密码”。他认为华为的成功主要是因为华为坚定不移28年只对准通信领域这个“城墙口”冲锋。“因为只有几十人的时候就对着一个城墙口进攻,几百人、几万人的时候也是对着这个城墙口进攻,现在十几万人还是对着这个城墙口冲锋。密集炮火,饱和攻击。

     每年1,000多亿元的‘弹药量’炮轰这个‘城墙口’,研发近600亿元,市场服务500亿元到600亿元,最终在大数据传送上我们领先了世界。”

     宋代大儒朱熹曾说,治学要“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时隔千年,李克强总理再次提出了弘扬工匠精神的要求。工匠们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对细节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通过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

     我们认为工匠精神的本质是倡导精益求精,只有对自己的产品不断切磋、琢磨,才能让一个普通的创新,变成优秀,进而成为卓越。换言之,通过长期努力可以达到熟能生巧、得心应手的地步,如同庖丁解牛,出神入化。

     此外,“傻子精神”中还有做人方面的修养,有关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即团队精神。在此方面,“傻子精神”强调与人为善和社会责任。

     老子提出,“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这一洞见被儒家汲取,并且发展成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大学》中的“八目”。这就是“傻子”修养过程的最佳解读。

     总之,“傻子精神”中的“修”含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有关做事方面的修炼,而另一方面是有关做人方面的修养。这两方面共同代表两创发展阶段时支撑两创的能力。

     2×2的分析框架

     综上所述,如果把“傻子精神”的胆、识、定、修这四个特质放到两创的不同阶段和不同能力/动力的两维框架中去,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全新的分析框架。

    

     在两创初始阶段,“胆”(敢为天下先,乐为天下先)为创业者提供了迅速开始行动的动力,而“识”(善于另辟蹊径,乐于另辟蹊径)则让创业者有发现机会、打破常规的能力。

     在两创发展阶段,“定”(持之以恒的韧劲)让企业拥有了不被眼前利益诱惑,追求长远梦想的平常心态,而“修”为企业提供了获得实践成功的必要能力,即工匠精神与团队精神。这一框架可以整体及动态地解释“傻子精神”与两创的独特内在关系。

     傻子精神”的现实意义

     詹姆斯?马奇指出,创新创业有两种不同的学习过程,分别是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探索式学习是指尝试全新事物,希望能找到更好的、可以替代旧有事物的全新事物。与此相对,利用式学习是指将既有的想法、技术、战略或知识完善化、精细化,利用其来提高效率。

     换言之,利用式学习是路径依赖性(渐进性与改良性)的学习,而探索式学习则是另辟蹊径性(突破性与革命性)的学习。

     一般来说,两创初始阶段的主要学习模式是探索式学习,而利用式学习则主导两创的发展阶段。我们发现,“傻子精神”四个特质形成的两组不同的能力/动力组合,即“胆”+“识”与“定”+“修”,分别对应了不同阶段的不同学习需求。

     “傻子精神”在企业和个人两个层面也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在企业层面,索尼的成功与失败有力地说明了“傻子精神”的重要性。

     上世纪人们把索尼称为“21世纪型企业”,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进入21世纪后索尼反而退化成了“20世纪型企业”。索尼过去的成功来自它在创立宗旨中所强调的“傻子式”的“自由,豁达,愉快”,而索尼后来落后,失去活力,正是因为实行了“聪明式”的绩效主义。

    

     首先,由于绩效主义,由一群傻子组成的“激情集团”不存在了。所谓“激情集团”,是指开发技术时期不知疲倦、全身心投入的集体。在索尼的创业初期,这样的“激情集团”接连开发出了具有独创性的产品。

     索尼创始人井深大最让人佩服的一点是,他能点燃技术开发人员心中之火,让他们变成为技术献身的“狂人”。与绩效主义相反,井深大有一句口头禅:“工作的报酬是工作。”在那个时代,许多人为追求工作的乐趣而埋头苦干。要进入这种状态,其中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基于自发的动机”的行动。

     比如“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开发机器人”,就是一种发自自身的冲动。与此相反就是“外部的动机”,比如想赚钱、升职或出名,即想得到来自外部回报的心理状态。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热情,而是出于“想赚钱或升职”的世俗动机,那就无法成为“开发狂人”。

     其次,索尼的“挑战精神”也随着“傻子精神”的消失而一同消失了。今天的索尼与过去的索尼最大区别在于“自豪感”方面的差别。

     当年创始人井深大和公司员工都有一种自信心:努力争先,创造历史。上世纪索尼在成功时并不在意其他公司在开发什么产品,而专注于自己需要挑战什么目标,相比之下今天索尼创新减少,开始仿照其他公司的产品照猫画虎。因为实行绩效主义,索尼内部追求眼前利益的风气蔓延。

     这样一来,短期内难见效益的工作就被忽略了。“干别人不干的事情”这种追求独自开发的精神丧失了,因为在绩效考核标准下,这是一种“不聪明”的做法。

     由此可见,不论是在什么时代,也不论是在哪个国家,为了保持创新的动力,为了企业长期的成功,任何企业都应该注重保持“傻子精神”。

     在个人层面,“傻子精神”对创业创新也有重要的启示。《左传》中记录楚国先君若敖开创基业的艰难时,用了八个字,所谓“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任何伟大事业的开创建立和发展壮大都注定不是一帆风顺的旅途,而是充满艰难困苦的对未知的探索。

     马云早期创业最大的收获便是收获了一群像“傻子”一样跟随他的人,也就是后来阿里巴巴的“十八罗汉”。这些人都认定了自己从事着一项伟大的事业,暂时的挫折并不会让他们放弃。也正是这样一群“傻子”,跟着马云从湖畔花园的一套公寓房开始,从无到有,从B2B到B2C,开创了一家伟大的企业。

     不少教育学者认为,在诸多影响个人成功的因素当中,智力不是首要的。成功的要诀不是看一个人有多聪明,而是看一个人有多傻,即一种傻里傻气的执着与坚持,一种不顾世俗名利的执着与坚持,一种坚定不移始终如一外人无法理解的执着与坚持。

     只有傻人才能真正懂得这样简单的成功要诀:不论你做什么,哪怕是一件极其简单的事,都要把它当作事业,当作信仰,甚至当作生命,坚持和坚定地做下去,自始至终不动摇,不放弃,把它做到极致,做到完美,做到世上独一无二,做到世上无与伦比,这就是成功。

     人生就像创业。无论做什么,都不要害怕别人的怀疑眼光甚至嘲笑。不论是在什么时代,也不论是在哪个国家,为了真正意义的成功,任何人都应该保持“傻子精神”。

     (全文完。与管理智慧总编交朋友,分享你的管理心得,请加信:zxwnew)

    

    


     向下滑,更精彩……

    

    


     长按上图中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与10300人一起听课吧!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管理智慧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