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老不好?多半是没有对症治疗
2015/12/3 中医哲学

    

    寒冷的冬季又到了,每年的秋冬季是呼吸道疾病高发的时节,到处可见咳嗽、气喘的病人。不知您身边或您自己个儿有没有这样的苦恼呢?

     咱日常生活里一般都习惯将此都归咎于“体质差”。而事实上在中医看来,咳嗽这事儿也要分个虚实,也有风寒、风热、风燥、痰湿、痰热、阴虚、气虚等不同。分类不同治疗调养也就不同。

    

     比如,咳喘病人往往咳嗽、咳痰较多。中医认为这是内有痰湿或痰热的表现,所以首先宜选用清淡利湿、有助脾胃运化的食物,如麦芽粥、薏苡仁粥、陈皮粥、萝卜汁、芦根茶之类,以达到健脾化痰、和胃保津的作用。对于精血、气血亏损较明显者,首先当注意温养气血,同时更要注意扶助脾胃功能,可辅以山药、陈皮、苍术、厚朴、茯苓、京枣等,避免“虚不受补”。

     从虚实看,急性期咳嗽痰多气急加重,常以实证为主,而慢性期,则以虚证为多见。素体强壮、疾病初起,以实证为多见,素体虚弱、病程较长、疾病缠绵不愈,多见虚证。

     而实症中又有寒热之分:

     1、寒症:发病初起,恶寒头痛,有时伴骨节酸楚、身热而无汗,舌苔薄白。若为雨淋后受风寒者,可饮一杯热的红糖生姜茶,至微微出汗。

     2、热症:起病较快,咽痛咳嗽,或头痛胸痛,痰黄或带血,舌苔黄腻,舌质红绛等。食疗可选用野菊花茶。若痰中带血者可加茅根、藕节等;痰多者可饮用萝卜汁、冬瓜汤、鲜竹沥之类。

    

     再从症状、病因病机上看,又可简单大体分型:

     1、咳嗽声重,咽痒,咯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舌苔薄白等,一般多为风寒咳嗽。食疗方面,可以服用紫苏粥。

     2、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嘎哑、咽痛、痰黏稠或稠黄不易咳出,常伴鼻流黄涕、口渴、舌苔薄黄等,多是风热咳嗽。食疗可以吃些鲜藕汁、梨汁。

     3、喉痒干咳,咽喉干痛,后鼻干燥,无痰或痰少而黏连成丝,不易咯出,常见于风燥咳嗽。食补可以服用银耳粥、百合粳米粥。

     4、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胸闷气憋,尤以晨起咳甚,痰多,痰黏腻或稠厚成块,痰出则憋减咳轻,常伴脘闷、食少、腹胀,一般为痰湿蕴肺。食补可以多吃萝卜、薏苡仁粥等。

     5、咳嗽气息粗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质黏,咯吐不爽,或有热腥味,或吐血痰,胸胁胀满,面赤,舌质红,多辨为痰热咳嗽。食补宜用秋梨白藕汁、芦根粥等。

     6、干咳,咳声短促,或痰中带血丝,低热,午后颧红,口干,舌质红,常常是阴虚咳嗽。饮食着重滋阴,可服用百合粳米粥等。

     7、咳嗽日久不愈,咳声无力,痰液清稀,面白多汗等,这多属于气虚见症。多吃些黄芪粥补气。

     按摩合谷穴、风池穴治感冒咳嗽

     感冒咳嗽看似小病,但头晕脑胀、流鼻涕等症状使身体及精神倍受折磨。中医认为,可按摩合谷穴和风池穴治疗感冒咳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取穴及具体操作方法。

     合谷穴取穴方法:拇、食指张开,使虎口拉紧,另一手的拇指关节横纹压在虎口上,拇指关节前弯曲,拇指尖所指凹陷处就是合谷穴了。

    

     动作要领:将拇指的指肚放在另一只手的合谷穴上,沿着拇指的骨头边缘按压,你会觉得很舒服,但又稍微觉得有点疼,没关系,你可以再加点力气按压。

     风池穴取穴方法:后脑双侧高骨下为风池穴。

    

     动作要领:两手手指交叉,手掌贴于后脑部,两手拇指按压穴位,柔和而有力的按压,按压的同时,抬起下颏使头后仰,5秒钟左右,突然把拇指松开,这样反复做5到10次。

     按摩合谷穴、太渊穴治气管炎咳嗽

     太渊穴取穴方法:太渊穴位于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手腕部位,手腕横纹上,拇指根部侧)。

    

     动作要领:拇指按揉穴位,先逆时针转50圈,再逆时针转50圈,最后按压50下。

     中医按摩治疗感冒咳嗽除了按摩以上穴位外,还可按摩曲池、太阳、大椎、肺腑、足三里等穴位。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医哲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