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易学!教你做: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打躬势)
2016/2/21 中医哲学

引文:
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是一套旨在通过系统的针对人体经筋系统导引来改变自我身心状况的养生健身方法,属于中医学导引养生学范畴。2014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公示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代人多被脊柱相关疾病困扰,无论是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还是抑郁、烦躁多于此相关,脊柱问题需要从经筋入手进行自我调理和锻炼。“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每一势导引动作都针对性的疏导人体的一条经筋。易学实用,不受场地限制,非常适合现代人学习和应用。同时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作为中医诊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临床应用于帕金森病等中老年慢性病的康复,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04
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
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
打躯势
固肾壮腰打躬势导引法打躬势疏导足少阴经筋,与此经筋相应的是足少阴肾经。
足少阴经筋起于足小趾下边,入足心部,同足太阴经筋斜走内踝下方,结于足跟;与足太阳经筋会合;向上结于胫骨内踝下,同足太阴经筋一起向上行,沿大腿内侧,结于阴部,沿膂(脊旁肌肉)里夹脊,上后项结于枕骨,与足太阳经筋会合。
足少阴肾经失调常表现为:目昏、心跳快、口热舌干、咽肿、喉间干痛、心烦、黄疸、痢疾、脊股内侧后缘痛、萎废不振、厥冷、嗜睡及生育方面问题等。
【分解演示】
第1步动作要领:松静站立,咬牙,舌抵上腭,双目平视,调匀鼻息。两手在小腹前十指交叉,翻掌心向下。
第2步动作要领:两臂上抬,上举过头顶。两手十指交叉抱后脑。
第3步动作要领:躬身下探,尾闾上抬。同时两臂以内关掩住双耳。起身时头先抬起,以头带动肩、背、腰,慢慢起身。同时两臂逐渐打开。
第4步动作要领:重复导引七次后,十指交叉上托。左右打开与肩平,握拳。依次放松肩、肘、腕、手指。恢复松静站立。
【要点解析】1、肾与膀胱相表里。中医药学认为:肾开窍于耳。导引此势时,需用两手内关掩紧两耳使之“闭”,并向下打躬。起身时再逐渐放松使之“开”。
2、形体的开合在于打躬和起身。躬身下探时保持肩背平直,起身后抬头、挺胸、挺腹,确保身体的舒展,以疏导肾经。
3、中医养生学认为:冬季需养肾。经常导引此势有固肾壮腰,防止耳鸣,提高听觉的功效。
理论篇
实践篇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医哲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