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不过肉桂,正岩茶肉桂推荐
2016/3/22 茶百科

     岩茶肉桂:

     说到武夷岩茶,提到一句话:香不过肉桂,醇不过水仙。意思是说肉桂的香高,水仙的茶汤醇。

     武夷肉桂,为无性系品种,茶树为大灌木型,树势半披张,树梢直立。树高与宽幅可达2米以上。自然生长者高、幅可达4米以上,分枝与节距密且长。叶片水平生长,叶色淡绿,叶肉厚质叶面内折成瓦筒状,有大叶乌龙品种特征,叶缘略具波状,叶齿细浅叶脉细稳,叶长椭圆形叶尖钝,整株叶片差异大。育芽能力强,持嫩性良好抗寒性好。

    

     成品的干茶;外观条索紧实、色泽乌润砂绿,香气浓郁、辛锐似桂皮香,滋味醇厚甘爽带刺激性,汤色橙黄至金黄、透亮,叶底绿叶红镶边显软亮。入口醇厚回甘,咽后齿颊留香。浓香型即传统型,重发酵足火功,干茶外型在传统工艺基础上进行一些改良,突出了武夷肉桂本质的香气,冲泡出的茶汤色泽淡黄,香气高远。

     肉桂茶被发现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由于其品质优异,性状稳定。如今不仅成为武夷岩茶的当家品种,而且也被外地广为引种。

     流水藏风聚气处,好山好水出好茶。武夷岩茶的独特山场是造就武夷茶不可或缺的因数。火山喷发形成的盆地加上地壳运动和地表侵蚀,火山岩风化的含有铁质岩石碎片,随着流水的搬运而沉积湖底,沉积物中的铁质经过氧化作用变成紫红色,逐渐形成紫红色岩层,这就是正岩土壤的基础。

     后来,由于地壳变动,湖盆西部凹陷断裂,而其东部则西倾,山顶皆翘首东向,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单斜山或单斜断块山,即现在武夷山人常说的三十六峰、九十九岩。

     在岩坑中,由于岩崖和树林的遮阴,在夏季茶树承受散射光,在冬季高崖挡住西北的冷风,且尚有终年不断的岩隙流水补充,因此岩坑谷的微域气候更为优越,为茶树的生长提供非常好的气候环境。姚月明老师分别对以竹窠、企山、赤石茶园代表“正岩(紫色砂砾岩)”、“半岩(红色硅铝质土)”、“洲茶(河流冲积黄土)”

    

     茶园土壤调查表明,三地茶园的氮磷钾三要素含量相互比例相距甚大,竹窠茶园磷钾高而氮低,赤石茶园氮高而磷钾低,企山茶园位于二者之间;据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的调查,凡是“正岩”生长的土壤,含砾量高,质地以轻壤为主,土层较厚,土壤疏松,孔隙度在50%左右,土壤通风透气适中;而质地较粗粘,含砾量较小的黄土所制出的茶叶的品质则较差。

     茶青中的香气成分以醇类物质为主,不同品种茶青主要香气物质(品种香)不同,水仙以乙醇含量最高,肉桂以橙花叔醇含量最高;在香气总量上,成正岩>半岩>外山趋势,肉桂香气总量是水仙的2倍左右,种类更多,因此做出的茶香气(工艺香)更加馥郁清长;不同产地茶青中香气成分中有相同的物质,也有独有的香气物质,且同一香气成分含量及比例不同,从而表现出不同土壤香。

     传统的武夷山武夷岩茶山场的划分为正岩(紫色砂砾岩):以著名的“三坑两涧——慧苑坑、大坑口、牛栏坑、流香涧、悟源涧”为代表,还有慧苑岩、天心岩、马头岩、竹窠、九龙窠、三仰峰、水帘洞等。

    

     肉桂的冲泡法:

     说到岩茶的正确冲泡方法,我必须重点提下:因岩茶种类繁多,冲泡方式各异,本篇只介绍正岩肉桂的冲泡法。

     首先是水,必须强调指出许多朋友经常发现在家泡的茶没有在茶店泡的好喝,是因为水的原因。个人建议用山泉水。

     其次选择合适的盖碗或者紫砂壶,盖碗要中号以上,岩茶一泡的量是8克,(个别有10克或12克)太小的容量要适当减少投茶量,具体因人数而定。

     肉桂因高香辛辣桂皮味闻名,所以必须用100度水冲泡!正确掌握水温在2沸水时悬壶高冲至盖碗(用紫砂壶要盖好壶盖后再次冲淋壶身)闷杯时间因个人口感而定(初学者建议快出水5秒左右)而后每泡座杯时间递增,此处强烈要求无论有多少人品茶,泡手必须留一小口茶汤自己品尝,这样才知道下一道茶汤的出水时间,如果淡了就要闷久2秒,浓了就快2秒出下道茶汤,一个不喝茶的泡手是无法泡出好茶的!(奇才和高手除外,毕竟像我等凡夫还是乖乖喝好了)

     如果你能阅读到此,恭喜你,我将隆重推荐一款我自创的喝茶方法:半审评喝茶法!就是要准备2个玻璃茶海,第一道茶汤暂时不喝留到喝完第8道茶汤后回头喝,这时的第一道茶汤我称之为:琼浆玉液!

    

     建议用我上篇介绍的三口品茶法慢品此茶,慢慢感受入口的醇厚似米汤,茶汤入口即滑入喉,一股茶香回转到鼻腔,舌面有无数的刺激仿佛有砂石在上面,同时茶的清新薄荷在满口回旋,牙龈牙缝里都是满涨感仿佛有无数针在扎。闭眼体会后再喝下第9道茶汤,那一定是甘甜的,最后再来杯白开水(这一定是你喝过最甜的一杯白开水!)

     我还有个习惯,喜欢拍下第一道和第八道茶汤的对比照片,真的好美,岩茶的汤色变化也是迷人的,从透亮的葡萄酒色到后面的黄绿色,好茶用颜色的完美体现告诉你它的内质。其实好茶在干茶上你就可以看出来,茶底外形整齐条索紧实匀称,中足火的焙火让它黑褐色的表面透着幽亮,经历九道冲泡后的茶底才开始呈现柔软的原叶状态,仿佛在经历了三死三生后又一次精彩呈现在我们眼前。活,必须强调的一个字!好的茶底在手中可以感觉如丝绸般顺滑,完整的叶片清晰的叶脉肥厚的叶体,在活水的不断滋润下又鲜活如初。

     闻香一向是我最喜好的动作,因其飘忽不定及过眼即逝,你必须集中你所有的精神才可以体会它的美好。而岩茶的香是我已知最美妙的香型,我曾经无数次表达过,如果有人可以制造出岩茶的茶香香水,我不惜重金求购。以肉桂为例,茶香从最初的桂皮香到果香到蜜香到五谷杂粮香到花香到木质香,茶香的香型是复杂的,因人口感而异在老茶客的引导下可能变化出无数种香味,岩茶因山场不同香气就不同,又因制茶师傅工艺不同也产生不同茶香,最后因泡手冲泡时间手法不同还会产生不一样的茶香,香气也是岩茶迷人的又一特征。

    

     最后说下肉桂的回甘

     我目前喝到最有印象的一款肉桂是2009年的王者归来,这是一款真正的私房茶,制茶师自己也表示无法再做出同一款茶,毕竟茶叶是大自然的馈赠且制作上有一定偶然性,在工艺没有问题的前提条件下要做出一款好茶还真是要看机缘,好茶可遇不可求!

     我至今还记得初品此茶的印象,热水一冲入盖碗,那股茶香与我们初闻的干茶香有很大区别(好茶的干茶香都不会冲,幽幽的淡淡的,你要是不注意就会漏过这美妙的感觉)。

     我们也是用半审品喝法,从第二道茶汤开始品,因是陈茶首先感觉有了陈香(类似中药或酒味)入喉的桂皮香明显,口腔里的薄荷感及霸道的岩韵立即呈现,三道茶汤入口后明显茶气上来,额头后背手心微微出汗,你可以感觉到有一股气在你体内上窜下达,连鼻腔的呼吸都有了茶气,不断的回甘生津,闭上眼睛仿佛置身于武夷山的溪水丛林间。

     喝到八道茶后我们静心回品第一道:琼浆玉液.(茶如果太烫根本品不到细微处,热的味蕾都是刺激满涨,只有让茶汤凉到60度左右我们才可以用三口品茶法慢慢品出茶的优缺点)。这款肉桂从采摘到摇青,走水到碳焙,一直到保存都相当到位,我们喝到嘴的就直接是当年的茶期间没有再复焙。

     建议有条件的茶友在保存岩茶时采用密封性好的锡罐3—5斤一桶有利于茶叶的自然转化,要开始喝了才打成小泡袋装。

     仔细慢品这第一道茶汤,你不得不钦佩大自然的独特山场及天气气候以及制茶师傅的精湛技艺,茶汤入口绵软,稠度好有油脂感可用米汤形容,滑过舌面就直接冲向喉咙,特别是你漱口后喝下的最后一口茶,那么美妙的感觉必须喝过才有体会,难怪古人可以为茶放弃一切包括江山,精神层面的享受是最高境界的享受,回甘就是体验这最高精神境界。

     好茶就要把茶的优点尽量表现出来,缺点尽量去除,什么苦,涩,麻都是用来为那些有缺陷的茶准备的,虽然苦,涩是茶的本性,但是人类在不断创新中是追求极致完美的,只要你用心制作用心冲泡用心品味,爱茶的你一定会遇到适合你口感的一泡好茶,张艺谋的印象大红袍已经把武夷山的岩茶推向世界,借用一句经典台词作为结束:你的心决定茶的味道!

     茶百科精选推荐2015年春正岩狮子峰肉桂:

     1.淘宝 "茶百科精选茶馆"

     http://chabaike.taobao.com (长按三秒复制)

     2.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微店订购;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茶百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