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妈逼你生男孩了吗
2016/8/2 洞见

洞见(DJ00123987)——不一样的新闻,不一样的故事,数百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洞见”免费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作者:番茄
来源:遇见番茄(ID: yujianfanqie)
01.
老家有个习俗,娘家要为出嫁的女儿准备结婚用的被子,一般是请师傅到家里来弹棉花现织。
有个说法,说师傅在织被子过程中能知道新娘子以后子嗣的性别。
在我结婚的前几个月,我妈张罗着跟我准备嫁妆。某天上班时,我妈激动的打电话我:“那个师傅说你以后会生男孩,有儿子,你以后在婆家就不愁没地位!”
然后一阵爽朗的笑声。
在我生下小嘟,刚出产房,我妈就趴在我耳边,不无得意的说,你看那师傅说得准吧。
我一个大大的囧。什么逻辑?生男生女,各百分之五十的机率,我随便蒙都可以啊!
前年弟媳生小涵涵时。除了老龙在外地,我们一家人都守候在产房外。
我亲爱的妈妈一直在念着“南无阿弥陀佛”,一来要菩萨保佑母子平安,二来求菩萨赐她一个孙子。看得我直摇头,典型的封建观念。胎儿性别从受精那天就确定了好吧?
当护士探出头来告诉是个男孩时,我娘打电话通知老龙声音都在颤抖,我老弟则跳着蹦起来了。
生一个男孩真的那么重要吗?
在我们老家,只有男性宗亲才有资格给自己的祖宗上坟扫墓,因为他们姓祖宗的姓,生个儿子才是传宗接代。
我妈妈与我有段很形象的对话:
你知道你爷爷姓什么,也知道自己的曾祖父姓什么吧。都姓龙。你知道你奶奶姓什么吗?姓刘啊。那曾祖母呢?好吧,我真不知道!
和妈妈话语间我突然想起小嘟曾天真的跟我说,“妈妈,你和奶奶都不是我家的,我和爸爸、爷爷一个姓,你们不是。”(从未有人教过)
是不是不管老少都从骨子里认为儿子才算是延续了香火?
我不得而知。

02.
实习时,我曾在产科呆过一个月。
在产房外等待的家属第一句话问“是男孩还是女孩”相对问“产妇还好不”要多太多。
送喜糖、红鸡蛋给医生护士的,相比较而言,生男孩的会送得多一些,往往神情都是抑制不住的喜悦。
怀小嘟时我曾因孕娠期胆汁淤积症住院四次。
印象深刻的是第二次住院,我住的三人房。另外两床同一天生的宝宝,15床生的一个女孩,16床生的一个男孩。16床家里热火朝天的忙着,15床那个婆婆坐在床边唉声叹气的。
15床那个小女孩长得特别漂亮,像个洋娃娃,我忍不住说“小美女真可爱。”她奶奶说了一句话差点没把我呛死,“长得漂亮有什么用?生个女儿以后就是人家的,还是儿子靠得住...”
看着16床的小男孩在哭,15床奶奶坐在那里大声说“儿子就是儿子,哭的声音都大些。”
我看到15床那个新妈妈委屈得不行,躲在被子里偷偷流眼泪!16床家属连忙打圆场说“女儿比儿子还贴心”。15床婆婆低着头喃喃的说“你那是有孙子才说风凉话咯”。
据我观察,重男轻女的思想并没有因为社会的进步而消失。特别是我们的父辈或祖辈。
大多数人都想要生个儿子,就算那些口口声声说,生男生女都一样,但生下来是个崽感觉还是不一样。我想终其原因,不外乎以下观念:
养儿防老。
姓氏的传承。
男孩更容易让父母有面子。
女孩子都是别人家的人。
这对于想要有男性后代的人而言,相当于血脉相承,显得无比重要。

03.
我小姨的故事。
小姨父有几兄弟,妯娌几个都生了儿子,唯独我姨接连生了两个都是女儿,这还不是关键,关键是隔壁二哥家连生了两个儿子,两家孩子都只相差几天。小姨和二嫂同时坐月子,婆婆扶着二嫂走进走出百般照顾着,我姨一个人冷清清的照顾自己、看孩子。
婆婆背后说她是不会下蛋的母鸡。
八十年代,重男轻女的观念相当严重,小姨两口子憋着口气怀上第三胎。那时正是严抓计划生育时,计划生育干部拆他家的房子、到处追杀姨肚子里的孩子。
小姨躲在我大姨妈家里几个月没出门,苦熬着,希望生个儿子,没想到十月怀胎呱呱落地还是个女儿,同月二嫂家又生了个儿子。
小姨每天以泪洗面,甚至有人跟她出主意,让她把我那小表妹和二嫂家的小子对换。我姨看着自己的孩子摇摇头。
怀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传统的一句老话,很长一段时间我姨和姨父常感觉被人撮脊梁骨。
中间还有很多很多辛酸故事,一一道来可以写一本书了。以至于二十多年过去了,上周老龙生日,小姨还拉着我道不尽的委屈。
如今,三个表妹都在长沙有着稳定的工作。都说女儿是贴心的小棉袄,这三姐妹可孝顺体贴着呢。
妈妈说小姨是她姊妹中最幸福的。

04.
中国传统的思想是养儿防老。
二胎政策没全面放开之前,我见过因为想生儿子假离婚钻政策空子的、甚至有人不惜冒着风险在外找情人偷偷生......
二胎政策全面放开后,我见过许多高龄产妇不惜冒着生命危险想生个儿子、甚至有不少人想通过做试管婴儿来选择性别......
他们的想法无一不是为了将来老了,会有人照顾不能劳动的自己,能给自己养老,有灾有难的时候也能让自己第一时间送到医院。
其实女儿也一样可以。
1965年5月27日的《人民日报》公开披露过毛主席一段语录:“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男同志能办到的事情,女同志也能办得到。”这是关于妇女问题最有名的一条了,时至今日,依然时常被人提起。
我想只要父母对孩子的品德教育得当,无论男孩女孩他都会孝顺父母,都是可以依靠的。
也正如我姨多年后所说,不管生男还是生女,都应该顺应天意,这是一件顺其自然的事情。儿子有儿子的好,女儿有女儿的好。
从医学的角度来说,儿子也好,女儿也罢,都是对生命的一种延续!
希望我们能用正确的观点来理解生命、理解生活!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洞见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