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病皆生于气,看完再也不敢随便生气了
2015/6/9 随安堂

    

     气是人体很重要的一种生命物质,当一个人精气神充足的时候,自然表现出最佳状态,人也处于健康水平,现今大部分人过度崇尚物质生活,所以临床中经常能看到失神或精气不足,又或是气机不畅的人。

     中医认为:气有不调之处,即为疾病之所,治病贵在调气。啥意思呢?即是很多人生病都是气机失调后导致的结果,疾病不会无缘无故到来的,当人体内气血运行不畅后,就会有病理反应,所以在调理疾病的过程中必须先学会调气,而想让自己更健康,也必须懂得调气。

    

     百病皆生于气

     《素问·举痛论》曰:“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百病生于气是机体很常见的一种表现,下面简单的介绍一下为什么气能致病!

     怒则气上:这个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当一个人怒发冲冠的时候,脸蛋突然就红通通的,因为你一怒,气血就往上冲了,对于有心脏病或高血压的人来说,还可能突然昏倒。怒能伤肝,经常生气的人肝气极易过旺,从而伤害机体。

     喜则气缓:咱们高兴的时候,心是很放松的,如果突然告诉你,彩票中了1000元,可能你就媚开眼笑,气血畅通,心情愉悦;但若告诉你中了500万,可能就会高兴过头,喜极生悲,像范进中举一样,突然就傻掉了。所以喜能让人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气机畅通,百脉调和,有利于健康,过头就会伤害心脏。

     悲则气消:如果遇到一件让你悲伤的事,心情是不是特别不爽,整个人昏昏沉沉,无精打采,像失恋一样,无论什么活动都没法把你的精神提起来。这就是气消了,整天只会沉浸在失落悲伤中。当这种情绪慢慢回复时,气也会随之而回来。

     恐则气下:怎样理解呢?如果一个人受到极大的惊吓,情不自禁就尿尿了,这个情节在电影上经常能看到,为什么会被吓出尿来呢,就是气往下走了,收摄不住尿液。所以别有事没事恐吓别人,特别是孕妇、体质虚弱者,你这么一吓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哦。

     思则气结:拿最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如果一个人整天忧思苦闷,就容易气结,气结是怎样一种感受呢?就如同你单相思,对某个人朝思暮想,脑袋里时刻装着对方,这样最易导致吃不好、睡不香,因为气不顺畅,如果对方突然答应跟你在一起,郁结的气一下子被打开了,相信你会吃得比谁都多,这就是气结导致的身体反应。

     以上只是作个简单的说明气与人体的关系,气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在中医里,它是一种无形的物质,我们常说精气神,气就是连通精和神之间的一个中转站,如同在北京坐飞机去东京一样,必须到广州转机,而气就是这个中转站。它有先天和后天之分,先天的气是父母给我们的,如元气,藏在人体的命门穴这里。而后天的气来自于脾胃,就是我们吃进去的食物转化而成的水谷精微,这是后天之气。

    

     为什么气机不调的时候容易生病呢?

     假如你的肚子被撞了一下,有点隐隐作痛,去医院检查也查不出原因。这时候,你总把注意力集中在肚子上,担心自己是不是有什么问题,越想觉得越不对劲,而且感觉肚子好像越来越不舒服了,这时候开始出现各种肠胃方面的问题,如消化不良、恶心作呕等。

     在西医里,这可能要被归入心理病,但中医是讲究整体调节的,当我们集中注意力在某一个部位时,就是你的神在主导体内气机的分布,让气过度聚集在肚子上,气聚过久了,就会有形出来,这时候就真的是有问题了。为什么以前很多人即使得了癌症还能尽终天年,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有病,所以每天开开心心生活,气血畅通。但现在的人一旦检查出患上了癌症,恐怕是生不如死,每天都在纠结这个事,即使医疗再好,也很痛苦地活着,甚至还活不久。

     说到底,这都是人的一种气机在体内的运行的结果,如果我们能认识到这一点,时时保持让自己的气机通顺,疾病哪里有机会伤害到你呢?如果你还不理解气到底是怎样一回事,可以按按下面两个穴位,只要用心感受,定能悟出其中奥妙。

     上廉穴:

     上廉穴,属手阳明大肠经。在桡侧脘短伸肌肌与拇长展肌之间; (曲池下三寸)

     主治肩臂疼痛、麻木、半身不遂、腹痛肠鸣等症。

     本穴主要用治肩臂麻木疼痛、半身不遂、肠腹痛鸣等疾患。临床常配曲池、肩髃治臂痛,有通痹止痛之效。

    

     下廉穴:

     下廉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位于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4寸处(曲池下4寸),主治肘臂痛,头痛,眩晕,目痛,腹胀,腹痛。

     注意,两个穴位并不是固定在此处,而是会在上述穴位附近游动,我们在按的时候需要自己去找穴位,找到最刺激的这个点后才是你自己的上廉穴和下廉穴。

    

    


     当我们找到正确的上、下廉穴后,点按下去会有强烈的刺激感,如果轻轻揉动,这种感觉会传至手指和肩部,这就是气在人体内流动,如果你想更好的体验,必须得自己动手按一按,感觉一下。

     气对人体健康如此重要,平时应该如何养气呢,不妨参考下面的养气法。

     1、少语言,养真气; 2、戒色欲,养精气; 3、薄滋味,养血气; 4、咽津液,养脏气;

     5、莫嗔怒,养肝气; 6、节饮食,养胃气; 7、少思虑,养心气。

    

     ↓点击【阅读原文】,评论本文,参与互动,提交您宝贵的意见。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随安堂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