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疲劳乏力怎么办?花1分钟时间了解初秋养生四个注意事项
2015/8/11 随安堂

俗话说:“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立秋节气虽过,但是,“秋老虎”依然不可忽视。经过气血顺畅的夏季,天气迅速由湿热转为干燥,人体也到了“夏秋之交”的分水岭。此时是人体最为敏感的时期,特别容易产生倦怠、乏力、烦躁的感觉。因此,夏秋之交养生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养阴
进入秋季,雨水逐渐减少,“燥”为秋天的主气,因此,秋季养生要注意养阴。春夏养阴,犹如中午浇花,浇下去的水分大部分会被蒸发掉,而秋季养阴就好比傍晚浇花,同样多的水分不但不会被蒸发,还可兼得晨露的滋养。秋天养阴,第一,要多喝水,以补充夏季丢失的水分。第二,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漫步田野、公园,都有助于养阴,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多接地气。

二、调理脾胃
立秋之后应尽量少吃寒凉食物或生食大量瓜果,尤其是脾胃虚寒者更应谨慎。夏秋之交,调理脾胃应侧重于清热、健脾,少食多餐,多吃熟、温软开胃,易消化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类的食物,秋季调理一定要注意清泄胃中之火,以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待胃火退后再进补。

三、预防秋乏
秋乏,是补偿夏季人体超常消耗的保护性反应,常表现为倦怠、乏力、精神不振等。防秋乏的最好办法就是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比如跑步、爬山等有氧运动,但要注意循序渐进;保持充足的睡眠,亦可防秋乏。祖国医学认为:“眠食二者,为养生之要务。”睡觉最好在子时之前,因为子时是阳气最弱,阴气最盛的时候,此时睡觉,不仅能养阴,睡眠质量也最佳。

四、预防感冒
在这个季节,感冒增多与天气变化无常有很大关系。首先要根据气温变化适当增减衣服,尤其是老年人更要注意;其次室内的空调温度不要过低,一般在25℃~27℃最好。秋天是各种疾病的多发季节,咳嗽、头疼、哮喘并不一定都是由感冒引起的,一旦患病最好找医生诊治,以免耽误治疗,引起不良后果。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南国花园南门平月路一街1-7号206;电话:020-87531230」
↓点击【阅读原文】,评论本文,参与互动,提交您宝贵的意见。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随安堂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