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中医︱五音养五脏
2015/9/23 随安堂

     五音养五脏

     中医的音乐疗法观念由来已久,《黄帝内经》就有专门于五音对五脏的观念颇为详细的讲解。五音为“角、徵、宫、商、羽”;对应的五脏为“肝、心、脾、肺、肾”。

    

     “肝属木,在音为角,在志为怒;心属火,在音为徵,在志为喜;脾属土,在音为宫,在志为思;肺属金,在音为商,在志为忧;肾属水,在音为羽,在志为恐。”

     这是古人根据阴阳五行理论,把五音(宫、商、角、徵、羽)与人的五脏(脾、肺、肝、心、肾)和五志(思、忧、怒、喜、恐)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即五音配五脏,五脏配五行,五行配五志。而“五音疗法”就是在此理论基础上产生的。

    

     具体说:宫调乐曲,悠扬和谐,助脾健运,旺盛食欲。商调乐曲特点:风格高亢悲壮、铿锵肃劲,善治躁怒,使人安宁。角音调畅平和,善消忧郁,助人入眠;徵音抑扬咏越,通调血脉,抖擞精神;羽音柔和透彻,发人遐思,启迪心灵。

     古语有“百病生于气而止于音”,充分说明了音乐对人们健康的重要性。历史上用音乐治病的例子有很多。如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曾勤于政事,过于忧心,导致形体消瘦,医治数次无效。后来,每天听古曲《宫声》数次,心情逐渐由忧郁专为愉快,不药而愈。

    

     现在,五音疗法不仅会用于缓解精神压力、抗焦虑忧郁、治疗失眠等传统领域。还能协同针灸、推拿等多种手段,治疗痛症、脑瘫、功能性消化不良、原发性高血压等多种疾病,显示出了广阔的发展潜力。对于健康人而言,在生活中应善于充分利用五音调节情绪,养生保健,才是最实际的。

     (曲子和图片源于网络,由随安堂整理分享)

    

     望你越来越健康

    

    欢迎点击阅读原文参与互动分享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随安堂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