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和五岁娃的“口水大战”
2015/10/23 随安堂

    

    

    

     患者:小雨

     年龄:5岁随安堂初诊时间:2015年7月27月

     前情回顾:小雨是个非常活泼的小男生,其他身体指标均属正常,但是从5个月开始,口水量就很大,远远超过同龄人,过了两岁不仅没有停止,反而越来越多,辗转无数医院均无改善,后经朋友介绍来到随安堂。伴随口水多的情况,还有盗汗,鼻炎、发热。

     诊断医师:闻院长

     主治医师:闻院长辅助医师:闻医生诊疗次数:截止发文,已基本康复,共计三个疗程。

     我是闻医生,一直负责小雨的身体调理。在记录小雨康复过程之前,我想先谈谈中医对于小孩流口水的一些看法和建议,希望能给有同样情况的患者一点参考。

     “诞为脾之液,口为脾之窍”,中医将这种口水量过多和流口水时间过长等口水异常的病症称之为“流涎症”,大多和“脾失调摄”有关,要么是脾胃积热,要么就是脾胃虚寒。正常来说,新生儿的唾液腺发育较差,口水非常少。到3-4个月口水慢慢增多,每天约200毫升,5-6个月时明显增加。宝宝长牙时会刺激分布于面部的三叉神经,使口水增加。所以,婴幼儿在萌牙期间容易流口水,量也比较多。另外,由于婴儿口腔浅,又不会很好地吞咽过多的唾液,因而口水容易外流,这是正常生理现象,无须担心。随着年龄增长,口腔深度增加,吞咽能力加强,流口水现象就会慢慢减少。一般在1岁半左右,个别到2-3岁而止。像小雨这种一直口水异常,而且症状严重,属于比较特殊的情况。

     在第一个疗程的时候,治疗方案以调脾胃为主,重点处理颈项部、脾经、胃经、膀胱经,重点穴位足三里、肝输、脾输、肾输、天柱、风府、风池、乳突、翳风、承浆,以通腹手法调理脾胃。在处理过程中发现在中腕、上腕下有气结消散的感觉,神阙穴发凉。颈项部结节明显。经过三次持续集中治疗,情况好转,但后面两次又有反复。经闻院长详细诊断,发现他的颈椎小时候有过损伤,气血不得周达,加上脾胃失调,所以才会反复。

    

     在这里要提醒一下广大的父母,日常生活中要多多注意小朋友的颈椎。颈椎一旦受伤,会导致很多全身性的问题。从人体结构来讲,颈椎在人体的脊柱最上方,是整个脊柱上最薄弱的环节,同时也是脊柱上活动度最大的一个运动单元。不小心的过度活动,都可以造成外伤性的与颈椎相关的毛病。小朋友活动量大,对自身力量和姿势的控制都处在无意识期,一个小小的碰撞,甚至小朋友之间的玩耍推搡,都可能会引起颈椎损伤。而颈椎损伤的前期症状又大多不明显,所以很容易被忽视,就算后面引起一些后果,大部分父母也联想不到。所以这一点尤其重要。

     确认是颈椎问题之后,对治疗方案进行了微调。中医对待颈椎病,并非单纯着眼于颈、肩、背、臂等局部的治疗,还有机地联系脏腑、经络、气血等整体进行辨证施治,并将肝、脾、肾等内脏功能与筋骨、肌肉、关节功能有机结合,标本兼治。对于小雨这个个案来说,还是重点疏通胃经、脾经、膀胱经的肝输、脾输、胃输,腹部继续通腹手法。进行了连续三天的治疗之后,这次效果非常明显。小雨妈妈反馈说流口水好太多了,以前是一到下午两点后就流口水厉害,现在不仅口水渐少,到下午五六点时才会见他口水稍多。睡眠转好,以前白天从来睡觉,晚上也睡得很晚。盗汗现象已经消失,鼻炎也基本康复。她说,这么多年来,第一次觉得信心满满,看到了希望。

    

     第三个疗程一开始,口水就基本控制住了,整体情况得到大大改善,而且也不再反复。疗程的后期,小雨妈妈每天来随安堂都满面春风,见到我们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其实这是我们应该做的,病人的健康是我们正能量的源泉,也是我们最大的动力。疗程结束,小雨活蹦乱跳,再也不是口水娃,而中医和五岁“口水娃“的大战也到此结束,中医以3:0大获全胜!

     温馨提示:所有分享案例均为随安堂临床真实案例,由治疗医师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悉心整理,点滴记录、旷日时久,只为分享给所有热爱中医和关心自身健康的亲友,欢迎转载,谢绝抄袭。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由随安堂整理分享)

    

     望你越来越健康

    

     欢迎点击阅读原文

     参与互动分享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随安堂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