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治不了的糖尿病,中医可以
2016/1/4 随安堂

    

    

     糖尿病是一种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的综合征疾病,西方医学判定标准为:空腹血糖≥7.77mmol/L(140mg/dl)或任何(时间)一次血糖值≥11.1mmol/L(200mg/dl)即可确诊为糖尿病。造成糖尿病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往往不是糖尿病本身,而是它的并发症,其中冠心病、心肌梗死、脑中风、肾功能衰竭、重症感染、高渗昏迷等并发症所导致的死亡率仅次于心血管、脑血管和肿瘤。

    

     在世界医学史中,最早认识糖尿病,并记录其症状、并发症 、以及治疗方法的是中医学。中医将糖尿病称为消渴病,肺脾肾之损伤是消渴病的病位基础,水液代谢紊乱是消渴病的病理基础。常见的中医分型有气虚、阴虚、气阴两伤,血瘀滞留等四种,典型的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少。

     刘先生,42岁,糖尿病,自汗,抽筋,于2015年9月26日来随安堂就诊。刘先生自述发现糖尿病是因为两年前,自己的体重半年多时间从150斤下降到100斤,短短时间就瘦了50斤;而且一直口渴,怎么喝水都不解渴;天气就算不热,自己也没运动,只是静静的坐着汗也是会无缘无故地流。这时刘先生才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糖尿病,去医院检查果不其然,真的就是糖尿病。西医认为糖尿病可以通过合理的治疗,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但不能根除,必须长期坚持治疗。刚开始接受西医治疗还好,血糖控制得也算是满意,可渐渐刘先生的双腿出现了抽筋的问题,抽起来连走路都成问题。

    

     中医辨证,刘先生是明显的糖尿病中脾肾两虚的体质,脾肾虚,则胃失濡润,肾乏滋养,气血无法正常推动运行,造成体内阴虚燥热,二者互为因果,燥热甚则阴愈虚,阴愈虚则燥热愈甚。而肾属水,肝属木,肾虚导致水不涵木,肝主筋,肝血不足,血不能濡养筋骨,这就是刘先生为什么会抽筋的原因。故治疗以脾肾为重点,清热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培本滋养为主。

    

     这段时间主要是调理脾胃,松解身体的结节点。处理的重点放在腹股沟附近的硬结点,结节点比较多也比较硬,所以在点按这些地方的时候,刺激的强度很厉害。整个后背的膀胱经都是瘀堵的很厉害,膀胱经为人体的太阳经,它的通畅程度直接影响到整个人的身体状态,尤其肝胆俞的结节点也是比较厉害。再针灸足三里,太溪,太冲等胃肾肝的腧穴。经过一段时间治疗之后刘先生身体的变化也是挺大的,身上的结节点也比较少比较软了一些,而且力度不需要以前那么大,身体的经络传感就很强烈,点按过后身体都很放松,每次治疗完之后刘先生都会觉得整个身体如释重负一样。

    

     经过调理之后刘先生基本不会抽筋了,身上的汗也不怎么流,前几天去爬山,抽筋也没有发作,相信继续治疗,刘先生的糖尿病预后会更加好。当然比起治疗,预防更为重要,平时大家都要注意管理情绪,避免长期精神紧张,思虑过度;对自己也该劳逸结合,坚持体育锻炼;饮食不能吃得过于油腻,也不可暴饮暴食,不知节制。远离糖尿病,珍爱生命,健康由我做起。

    

     温馨提示:所有分享案例均为随安堂临床真实案例,由治疗医师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悉心整理,点滴记录、旷日时久,只为分享给所有热爱中医和关心自身健康的亲友,欢迎转载,谢绝抄袭。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由随安堂整理分享)

    

     望你越来越健康

    

     欢迎点击阅读原文参与互动分享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随安堂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