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啦,万物苏醒啦
2016/2/3 随安堂

    

    

     2016年2月4日太阳到达黄经315°时,立春时节到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意味着春季的开始。寒冰初破,大地回春,谚语有云“立春一日,水暖三分。”“吃了立春饭,一天暖一天“。立春在古时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传统日子,有“咬春”、“鞭春牛”、“打春”等习俗,这些活动都意味人对天地和自然的敬畏之心。

    

     中国古代将立春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东风送暖,大地寒冰开始融化解冻;二候蛰虫始振,立春五日后,蛰伏的虫子慢慢在苏醒;三候鱼陟负冰,立春十日后,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儿能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未融解的碎冰,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时至立春,白天明显变长,太阳也暖和许多,气温、日照、降水都上升增多。

    

     立春虽然表示春天已经到来,然而冬天的寒冷却未完全消失,冬季积累的寒冰寒气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消融,万物生长的土壤得以暴露,阳气徐徐上升,万物开始生长。“春生、夏伏、秋收、冬藏”,春季的养生关键在于“生”,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

     立春养生应“多甘少酸”,宜食辛甘发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按自然属性,肝主春,阳气初生,应当补益脾胃。酸味入肝,有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故立春养生原则为养肝理气,这里所说的多食甘味食物,并不是特指有甜味的食物,而是泛指一些可以健脾理气,养血安神的食材,即党参、甘草、扁豆、黄芪、山药、莲子、黄豆、芝麻、萝卜、大枣、韭菜等。其中大枣是上佳食品。大枣性温,味甜,具有补脾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可以用于改善脾虚食少、乏力便溏、气血津液不足、妇人脏躁等症。建议将大枣劈开后再泡茶或水煮。

    

     膳食方面“山药排骨汤”、“韭菜虾仁”、“百合莲子粥”等都是不错的选择。配合春季阳气生发的特点,也可多搭配一些辛散的调味品,如生姜,中医认为它可以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生姜能增强血液循环,促进发汗,还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俗话说“晨吃三片姜,赛过人参汤”,春天生发时节最适合不过。此外春季肝火过旺容易肝胃不和,所以春天人容易上火,很有可能会出现口苦咽干、口唇生疮,牙龈肿痛等症状,因此饮食上应注意清淡,忌油腻、煎炸、生冷食物。可适当配吃些清热补脾润肺的食物,如枇杷、梨、薏苡仁等。

    

     冬天过后,必然会有一段时间的春寒,冷暖气流交汇,天气忽冷忽热,变化无常,此时人体的上呼吸道防御功能会相对比较薄弱,容易诱发各种呼吸道疾病,如流感、肺炎、哮喘等。所以冬去春来的期间不要急于脱掉身上的冬衣,应该多穿一段时间,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适应新的气候。此外春季养阳需要多动,运动有主动、被动之分,阳气是自主生发的,所以建议运动以主动为宜。适当的运动还可以预防感冒。心情方面尽可能保持愉悦的状态,这样可以帮助肝气的疏泄,减少肝郁的症状发生。

     (图片源于网络,由随安堂整理分享)

    

     望你越来越健康

    

     欢迎点击阅读原文参与互动分享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随安堂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