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万物长,养生不赖床
2016/3/4 随安堂


2016年3月5日,太阳到达黄经345°,迎来了一年二十四节气的第三个节气--惊蛰。“惊”是惊扰、惊醒的意思;“蛰”是蛰伏、冬藏伏土的意思;所以“惊蛰”即是上天以春雷惊醒冬藏不饮不食蛰居动物的日子。《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这个时候天气转暖,渐有春雷,而春雷响,万物则长。

惊蛰在我国古时候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这时进入仲春,百花争艳,桃花红、梨花白;树上的黄莺鸟儿开始鸣叫;燕子也迁徙回归飞来。这十五天俨然描绘了一幅春回大地,万物生长的美丽图画。

惊蛰的养生还是顺应春季阳气的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从饮食方面看来,应顺肝阳生发的特性,养肝护肝,助益脾气,调和五脏六腑。所以饮食应清淡温平,多菜少肉,少食煎炸油腻的食物、有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葱蒜、胡椒。多食富含植物蛋白、维生素等的清淡食物,如菠菜、芦荟、白萝卜、苦瓜、木耳、芹菜、油菜、山药、莲子、银耳、大枣等食物,其中青色的蔬菜更是对肝有益处。此外动物肝脏如鸡肝、鸭血等即是体内能源的供给储备,又是解毒的重要脏器,它有补血补肝的功效,也可搭配适当食用,如鸭血菠菜汤更是养肝保肝的佳肴。

惊蛰时节,天气变化还是比较频繁,而且也比较干燥,人很容易口干舌燥、外感咳嗽。因此建议多食用银耳、蜂蜜、雪梨、枇杷等滋润食物。尤其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它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而且梨的吃法有很多,可以生食、可以蒸、可以榨汁、或者煮甜品。其中冰糖炖雪梨对咳嗽有很好的疗效,而且制作简单方便,平时可以多食用。

从睡眠方面来看,惊蛰养生,应晚睡早起不赖床。惊蛰到来,气温升高,气候逐渐变暖,春困自然而然地跟着来,不少人觉得白天特别容易犯困。这是因为人的机体在适应春冬交际变化的自然反应,人体体温随着气温升高而升高,体内的血液重新分配,四肢、皮肤等外周的血液相对增多,大脑的供血相对减少,导致供氧不足,继而发生春困。但春困并不是睡得越多就能缓解越多,为了适应春季的养生,此时睡眠习惯不应该是早睡早起,而是晚睡早起,故可适当调整自己的睡眠时间,晚上11点左右入睡,而早晨则应该在6、7点左右起床。

惊蛰过后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各种病毒和细菌活跃的季节。现代的流行病学调查证实惊蛰时节,肝阳上升,阴血相对不足,是肝病的高发季节,诸如流感、咳嗽、水痘等都容易流行爆发,因此要增强体质严防此类疾病。同时也要保持身心舒畅,让自己的精神、气血顺应自然,如同春日般舒展畅达,生机盎然,及时改正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远离亚健康,晚上也建议用温水泡脚,脚部有多条经络交错汇集,温水泡足可推动血气运行,温补脏腑,消除一天的疲劳。
(图片源于网络,由随安堂整理分享)

望你越来越健康

欢迎点击阅读原文参与互动分享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随安堂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