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2016/8/6 随安堂

    

    

     大家好,我是小葫芦。夏天是个美好的季节,好看的好吃的好玩的,应有尽有。今年夏天格外热,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我都泡在水里,所以也晒黑了不少。昨天晚饭的时候,随爷爷特意叮嘱我和小安安,马上要立秋了,之后就不能再肆意玩水了。

    

     立秋是全年的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是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随爷爷说,古人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蝉鸣。据史书记载,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俗话说:立罢秋,凉飕飕。节气的灵验在立秋这天表现得尤其充分。如果你稍加留意就会发现,立秋当天,不论白天多么酷热,夜晚的风必定带着凉意。不过晚凉尚浅,立秋之后,很多地区依然会处于炎热之中。“秋后一伏热死人”,形容的就是“秋老虎”的厉害。

    

     秋天来了,农事也愈加繁忙,田间地头一派繁忙的景象。这时的天气,时而秋阳高照,时而秋雨沥沥,田里的大豆、玉米、红薯、棉花、水稻,一天一个样,都在攒着劲儿朝着丰收冲刺。而烧玉米、烧红薯、抓兔子、抓麻雀这种秋田里的乐趣,被小朋友们演绎得淋漓尽致,而后就这样一代一代地传承了下来。

    

     立秋伊始,气温转凉,人体的消耗逐渐减少,食欲开始增加。因此,根据季节的特点来科学地摄取营养和调整饮食,以补充夏季的消耗是一个值得说道的话题。秋天果实大多成熟,瓜果、豆荚类蔬菜种类很多,鱼、肉、禽、蛋也相对丰富。立秋后气候会转为干燥,昼夜温差变大。热盛伤津、伤气,燥盛则消耗津液。

    

     秋天也是人体最适宜进补的季节,利于调养生机,去旧更新。稍加滋补便能收到祛病延年的功效。秋季进补,应选用“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具有这类作用的食物有茭白、南瓜、莲子、桂圆、黑芝麻、红枣、核桃等。患有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老人,可以服食具有健补脾胃的莲子、山药、扁豆等。

    

     秋季昼夜温差变大,汗液容易蒸发,所以也容易出现口干唇焦等“秋燥”症侯,此时应选用滋养润燥、益中补气的食品,这类食品最常见的就是银耳和百合。银耳含有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以及磷、铁、镁等,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补益作用,这两种食物可作为日常小食常吃。

     我是小葫芦,愿你立秋快乐,秋天快乐!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望你越来越健康

    

     欢迎点击阅读原文参与互动分享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随安堂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