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秋季应如何警惕?
2016/9/19 随安堂

    

    

     糖尿病是一种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的综合征疾病,西方医学判定标准为:空腹血糖≥7.77mmol/L(140mg/dl)或任何(时间)一次血糖值≥11.1mmol/L(200mg/dl)即可确诊为糖尿病。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的范畴,现代中医学将糖尿病称为消渴病。中医治疗糖尿病的历史源远流长,只是古代没有“糖尿病”这个病名,中医学将具有多饮、多食、多尿,久则身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症称为“消渴”。

     秋季早晚温差大,警惕血压升高据调查,秋冬季节糖友住院的比例是春夏季的2-3倍。因为秋天天气变得干燥,气温开始转凉,尤其早晚温差较大,天气寒冷会导致人的血管收缩,血黏度增加,冠脉血管阻力增加,很容易造成血压升高,所以有些糖友们容易感到头晕。另外,天冷后人体活动相对减少,血液循环减慢,也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患者要注意保暖,对于高发人群,平时饮食宜清淡,减少食盐摄入量,少熬夜、少抽烟,多吃蔬果。

    

     餐后要警惕,月饼浅尝即止天气变冷后,人们的饭量会增大,摄入的热量也随之增加,很容易引起血糖升高。中秋节过后,很多人家里还囤了好多月饼,很多病友担心吃不完浪费,总是主动消灭。但是月饼高脂高糖,容易引起消化不良、食欲减退、血糖升高、血脂增高糖尿病患者最好浅尝即止。

     中秋节后,病友可适当多吃柚子。柚子,糖友的理想食品。柚肉中含有非常丰富的维生素C以及类胰岛素等成分,故有降血糖、降血脂、美肤养容等功效。但因其性凉,故气虚体弱之人不宜多食。柚子有滑肠之效,故腹部寒冷、常患腹泻者宜少食。秋季饮食过多和过少都不妥当。秋季宜选择水分较多以及一些生津润燥、清热通便、滋肾润肺的果蔬,如苦瓜、芹菜、丝瓜、莲藕、西红柿等。

    

     随安堂中医疗法治糖尿病周先生,在女儿的陪伴下,于2016年6月来随安堂看诊,其主治医师是闻院长,辅助医师是王医师。周先生主诉平时易口干、口苦,经常要多喝水,也爱上厕所,尿黄;晚上容易失眠,长期发热,人也比较消瘦。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三多一少症状,即多尿、多饮、多食和消瘦,周先生都符合。据周先生女儿反馈,父亲的糖尿病史已有五六年,但总是不愿意认真接受治疗,这一次回家特地“抓着”父亲过来随安堂治疗。

    

     根据周先生的情况,王医师根据闻院长的治疗诊断单,为周先生治疗以通腹手法、调理脾胃经为主,中医讲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有一分胃气便有一分生机,所以首先要把患者的胃气调起来,针灸足三里,三阴交,曲池。治疗后院长放血,埋线以达到“理血调气”的作用,使人体机能恢复正常,以抑制病邪扩展与再生。中医治疗多采取调整脏腑、补虚泻实、标本兼治、平衡阴阳等治疗法则,同时辅以针灸、推拿、内服、外治等综合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糖尿病,从脏腑病机论治,认为上焦宜润肺养阴、生津止渴;中焦宜清胃泻火或清胃润燥,以治消谷善饥;下焦宜滋补肝肾、育阴清热,使水火相济、阴平阳秘。从标本虚实论治,认为消渴病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正虚之中,以肾虚为本,痰湿、血瘀为标;肾虚之中,阴虚为常,火衰为变。中医治疗糖尿病,原则上常宜滋补,慎用攻伐及寒凉药物,根据病程长短,因人施治,实行个体化治疗,从而达到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目的。

     周先生由于时间冲突以及健康意识不强,有时候会隔较长一段时间才来复诊。三个月后,这一次女儿特地回来和家人过节,顺便监督父亲是否准时治疗。按女儿的话来说,父亲是需要有人来监督,我好不容易又把父亲“逮着”过来复诊了。我母亲反映,父亲前段时间治疗是有一定好转的,所以我希望父亲能坚持治疗,这样我在外面工作也比较安心,周先生听后,笑了笑,在女儿的说服下,并表示愿意继续坚持治疗。

     健康虽然不是一切,但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我们小的时候,儿女健康快乐成长是父母最大的幸福。如今,我们成家立业,父母身心健康将是儿女最大的福气。随安堂国医馆践行国粹中医,与你一起守护健康。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望你越来越健康

    

    欢迎点击阅读原文参与互动分享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随安堂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