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
2016/9/21 随安堂


大家好,我是小安安。算起来,已经开学二十天了,本来应该收拾心情好好学习,但是秋天的原野是那么美丽,让我的双眼和双腿都忍不住一再流连。在这一点上,我和小棠棠都很羡慕小葫芦,每一朵花、每一片叶子都和他要好,草间的风、天上的云都是他的玩伴,四季美景从来不会错过。

过了白露,天气就一天凉似一天,秋分也就顺着这越来越浓的凉意来临了。《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之“分”为“半”之意。“秋分”的意思有二:一是,日夜时间均等,并由日长夜短逐步过渡到日短夜长。二是气候由热完全转凉。按中国古代农历算法,“立秋”是秋季的开始, “霜降”为秋季的终止,而“秋分”正好是从立秋到霜降这九十天的一半,平分了整个秋季。

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从此时起,天气变得干燥,降雨量减少,一些小的湖泊和水洼都处于干涸之中。

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附向收敛、闭藏,人体小宇宙只有顺应大宇宙,才能保持健康,因此起居作息都要根据节气做相应调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是为了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是为了顺应阳气的舒长。因此,秋季要特别重视保养内守,凡起居、饮食、精神、运动等方面调摄皆不能离开“养收”这一原则。
同时,秋分作为昼夜时间相等的节气,在养生中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就像《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谨察阴阳之所在,以平为期”,阴阳所在不可出现偏颇。

要想保持机体的阴阳平衡,首先要防止外界邪气的侵袭。秋天容易干燥,主要外邪为燥邪。秋分之前还有暑热的余气未尽,故多见于温燥;秋分之后,凉风阵阵袭来,气温逐步下降,寒凉渐重,所以多为凉燥。要防止凉燥,就得坚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秋季锻炼,重在益肺润燥,如练吐纳功、叩齿咽津润燥功。饮食调养方面,应多喝水,吃清润、温润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梨等,可以起到滋阴润肺、养阴生津的作用。秋季,菊香蟹肥,正是人们品尝螃蟹的最好时光。但螃蟹是大寒之物,应佐以姜丝或黄酒,且不适宜多吃。

精神调养方面,要多大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避免因为自然界的变化触景伤怀,出现忧郁、惆怅等不良情绪散。同时,秋分后气候渐凉,是胃病的多发与复发季节。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也非常敏感,患有慢性胃炎的人,应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

夏的火热和痴狂在秋分之际,都被秋天的天高云淡一一掩藏,温度适宜的秋夜非常有利于睡眠,经常是一觉安睡到天明。秋分是四季的一个片段,也是人生的一个画面。让我们怀揣美好,在秋风秋雨秋阳秋月里,感受生活的美好。今夜人散后,夜凉如水,请珍重加衣。
我是小安安,愿你秋分快乐,秋天快乐!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望你越来越健康

欢迎点击阅读原文参与互动分享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随安堂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