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乎过身体的变化吗?经络不通的求救信号,你收到了吗?
2016/10/5 随安堂


经络不通的首要感觉:疼和痛
瘀堵首先会有疼痛。经络或者血液循环出现问题,所表现出来的最典型症状就是疼痛,所谓“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总的来说,“疼”是经络不通的初发期,位置在“经”,“痛”则是经络不通的进一步加重,扩散到“络”。“初病在经”,“久病久痛在络”,就是这个道理。其中,穴位是“点”,经是“线”,络则是“面”。

很多人最害怕的也是疼痛,很多人最急于治疗的还是疼痛。因为疼痛让人无法活动,疼痛让人无法吃饭,疼痛让人无法入睡。但是,有一点也许大家不明白,我们身体一旦有问题,我们怕的不是疼,而怕的是不疼。疼是好事,说明血液循环还没彻底堵死,身体在产生自救,在冲击“瘀堵”。而一旦堵死了,你就感觉不到疼了,这样反而坏了大事。就像很多人有静脉曲张,我们能够清清楚楚看到一条条血管都被堵死了,可有人感觉到疼吗?也许很多人没注意过,静脉曲张只是在早期才会有疼痛的感觉,到后期彻底堵死就感觉不到疼痛了。
当血管都被堵死了,我们就感觉不到疼痛了,随之而来的是麻、木、酸、凉,这才是更严重的后果。麻和木的症状经常一起出现,但在中医里,它们的病因不同,“麻为气虚,木为血虚”,如果麻得重,说明气不足,木得重则说明血虚。酸说明经络气血供应减慢,不能满足身体需求。正常状态下,消耗和补充是一个平衡,所以养生运动从来不是剧烈运动,而是气血供求平衡的运动、比如八段锦、易筋经等,西方医学也非常推崇有氧运动,比如慢跑、柔韧性运动等。

所以在这里,我们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如果对付疼痛的办法用的是止疼药,千万不要认为以后不疼了就是好事。只有把经络彻底打通了,才是解决疼痛的最根本办法。因为不仅仅是解决疼痛的问题,而是消除隐患的问题。

经络瘀阻:热
经络瘀阻引起的热,主要表现为身体某些地方低热、干燥,或者局部异常出汗。这是因为体内经络不通,热气不能通过正常渠道散发出去引起的。除了外邪引起的红、肿、热、痛与发热所在的经络不通有关,一般低热可能来自相连的经络。气血在体内运行周而复始,如果此路不通,它就会从附近的经络寻找出口,首先容易影响的就是具有表里关系或子母关系的经络,使该经络发热。比如头部低热,不一定全是膀胱经的问题,也可能是与它相表里的肾经气血不足或不畅造成的。

中医把发热分为外感发热和内感低热,外感发热是人体的阳经瘀阻,可以用针灸、刮痧或者中药很快治愈,一般稍有医疗常识的中医就可以治愈。内感低热属于长期外感不除,或者发热后马上点滴消炎处理,日积月累病邪通过经络由阳经传到阴经,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严重影响人体内脏,时间久了还会发生内脏实质性的病变。对于内感低热阴经瘀阻的问题,一定需要临床经验丰富的中医进行详细辨证论治才可以有效的治愈。

经络不通:冷
凡是低于人体基础体温就是凉,人体除了头凉之外,身体其他某些部位发凉,比如最常见的是手脚发凉,常常是经络不通的信号。因为人的体温是由气血输送来决定的,气血旺盛,体温才会正常。哪个地方发冷,哪个地方可能经络不通,气血难以到达。
此外,还有体温、出汗不对称出现,如某些半身不遂的人,经络严重不通,健康部位和不健康部位会出现一侧体温正常、一侧凉的情况。
经络不通对皮表的影响,除了冷热感觉外,还可以表现为皮肤毛孔粗大、毛囊淤堵等问题,血气不至,毛孔内垃圾排不出来,把毛孔塞住了,毛囊自然长不好。
所以如果某个部位出现以上问题,首先要疏通堵塞的经络,然后再进一步补足人体的气血,发凉的问题自然就可以消除。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望你越来越健康

欢迎点击阅读原文参与互动分享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随安堂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