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你不了解的医生的苦!
2015/11/17 医学影像APP

     医学影像

     yxyx-app

     医学影像APP即将上线数百例影像典型征象、病例、专家讲座、国内外文献等诸多优质内容!关注我们妥妥没错~

     活多,钱少,一身病,自称在医患关系中处于弱势的医生,在屡屡发生的刺医血案面前,既愤怒又悲哀,甚至想要放弃,但第二天他们依然会出诊

     “我们既愤怒、又悲哀,我们想要放弃,但是明天我们依然要出诊,依然要查房。”一位医生在博客中写道。

     为(杀)伤医事件叫好,在评论中对医生踩上两脚,在这些怨气冲冲的宣泄里,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医生的苦?

     活多钱少一身病

     对于绝大多数医生来说,留给他们用来伤感和愤怒的时间其实少得可怜。

     早上一般7:30到医院,做当天的准备工作;8点整去病房查房,开医嘱;半个小时之后,准时进手术室,一呆就到中午;没有手术就坐诊看病。中午一般有1个小时左右的吃饭和休息时间;下午继续看病,在病号过来的间隙里整理出院病历。看病、做手术、写病历,这就是北京某三甲医院医生一天的全部工作。

     如果需要值夜班,就从当天上午8点工作到下午3点,短暂休息后,从下午6点一直值班到第二天上午8点,8点到12点正常上半天班,然后可以休息半天。

     “都说司机疲劳驾驶容易出事故,医生高负荷运作,还不是这样一天又一天。”许铭说。

     北京一家著名三甲医院的医生则向记者抱怨,医生的高负荷工作量中,有很大部分被各类记录、书写所占据。

     例如病人入院当天,诊断依据、鉴别诊断,首程、在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全部得按八股格式一条条写好,手术无论大小,全部要写术前小结,连急诊病人也不例外。

     “现在是电子病历还好些,过去所有的医疗文件都不允许涂改,一页纸快写完了,出了个错字,就得全部重写。”医生回忆,当时修炼多年的医生甚至能用刀片把个别写错的地方刮得一点痕迹都看不出来。

     按照三级医院的规定,病历要评级,如果被查出丙级病历,医生会被扣钱。

     高强度的工作,救死扶伤的价值,医生的收入却并不高。以北京为例,一般医生月薪也就3000元左右,高级职称大约达到五六千元。

     医生的另一部分收入来源于奖金,这与医院的经营状况及医生个人的绩效挂钩,例如医生看了多少病人,挂号费、检查费、住院费、手术费等。

     医生说,每天看多少病人,医院一般也下达有任务量,比如每半天三四十个。但实际上挂多少号一般由医生掌握,量力而行,有些医院的医生甚至有每半天放八九十个号的纪录。

     忙碌而不规律的工作下,医生也落下一身毛病。

     最常见的,没有规律的饮食,得了消化道溃疡;没有足够的睡眠,出现了神经衰弱;为节约时间少喝水少上厕所,患上了尿路结石;手术台前长时间的站立,弄成了静脉曲张。

     医生告诉记者,这些病在医生中很常见,比例约占到60%以上。这还不包括在充满有毒物质和射线的环境中暴露所受的伤害以及女医生在高强度、高污染环境下的流产和不孕。

     医方也是弱势群体

     在绕不开的医患纠纷中,哪一方才是弱势?医生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你,当然是我们--医院和医生。

     因为医患纠纷而导致患者的过激行为,几乎每个医院都会遇到。医院通常的态度是惹不起、躲不起,花钱息事宁人。

     “不是不分哪方有过错,而是病人威胁医院,找媒体,接着就是一边倒的指责声,医院最后还是钱财声誉两亏损,于是不得不花钱息事宁人。”医生感慨。

     “过去民风淳朴,老百姓能理解,死了,是病死的;现在,不管什么病,只要到医院,就得诊断准确,治疗满意,否则就是庸医。被骂挨揍似乎理所当然,被刺伤、砍死也该受着。

     最令医院不能理解的是,医方在受到侵扰时,得不到平等的保护。

     北京一家三甲医院的院长助理就对记者抱怨过,他们无法理解,连旁边的商场里有人去摆花圈拉横幅,警察都会处理,而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医院,警方基本不会介入。

     对医患纠纷的恐惧成了医生的一块严重心病,在医生群体常常出没的论坛里,流传着医务人员总结出来的“医生自我保护31条真言”,医生们戏称防身31招,其中一大半都是为防备可能出现的医患纠纷。

     其中一条这样写道:全面书写手术前谈话,每项意外都可能导致死亡,并详细向患者家属解释,如果把他吓着了,不敢签字,你宁可不做这台手术。在这年月,风险大的手术别做、不讲理的人别做、工作没做好的别急着做。

     医生告诉记者,凡是被投诉就找医生谈话,出了问题扣钱,有时候仅仅因为医生太累了,没有对患者笑脸相对,就遭投诉。

     很多患者只能接受治疗后好转的情况,如果治疗无效甚至恶化,医生多半要吃医疗官司。

     “其实手术前都有非常详细的解释,告知了各种可能性,病人也签字了,到最后没治好,他要求回复到之前的状态,我们怎么办?字是他签的,风险是大夫的。”

     带着“你会不会宰我”的心态去看病的患者,遇上“你会不会去告我”的医生,彼此间的信任再也无法建立。最终,患者挥刀、医者流血、观众拍手、医者流泪,这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图景。

     “医生在为几十年来的失败医改无辜受过。”,一位医生借用了曹雪芹在红楼梦开头的一首诗来作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医者痴,谁解其中味?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影像APP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