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半球的内部结构
2016/8/12 医学影像APP

     医学影像yxyx-app

     影像园(xctmr.com)与医学影像APP共同为您提供专业的病例图库、基础(解剖、病理、影像诊断)知识、影像技术及考题等,方便同行快捷地获得相关领域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关注我们妥妥没错~

     大脑半球的深部为白质,称髓质。在大脑半球的基底部,包埋于白质中的灰质团块,称基底核。半球内的室腔称侧脑室。

     (1)基底核位置靠近脑底,是大脑半球髓质内灰质团块的总称,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杏仁体。尾状核和豆状核合称纹状体,在调节躯体运动中起重要作用。尾状核呈马蹄铁形,全长与侧脑室的前角、体部和下角伴行。尾状核的前端膨大部称尾状核头,背面突入侧脑室前角。尾状核中部向后行,稍细称尾状核体。尾状核体的后部很细,弯向腹侧,在侧脑室下角的顶上前行。豆状核位于岛叶的深方,分为3部,外侧部称壳,内侧两部称苍白球。屏状核位于岛叶皮质和壳之间。杏仁体位于海马旁回钩处。

    

     基底核

     (2)大脑髓质位于皮质的深面,由大量的神经纤维组成。其中最重要的是内囊。

    

     内囊模式图

     内囊是位于背侧丘脑、尾状核与豆状核之间的白质纤维板,属于投射纤维。在大脑水平切面上,内囊呈向外开放的“><”形,可分为3部,通常把豆状核与尾状核头部之间的部分称内囊前肢(脚),有额桥束及丘脑前辐射的纤维通过;豆状核与背侧丘脑之间的部分称内囊后肢(脚),主要由皮质脊髓束、皮质红核束、丘脑中央辐射、视辐射和听辐射等纤维通过;前、后肢的结合部称内囊膝,有皮质核束通过。

     (3)侧脑室位于大脑半球内,左、右各一,借室间孔与第三脑室相交通。侧脑室形状和大脑半球形状相适应,分为前(额)角、中央部(体部)、后(枕)角和下(颞)角4部。前角自室间孔向前,伸向额叶内,短而宽,额状面上呈三角形;中央部位于顶叶内,是一狭窄的水平裂隙,额状面上呈三角形;前角与中央部的内侧壁为透明隔,两透明隔之间有一窄小间隙称透明隔间腔。中央部的后端与后角和下角相连接的部分为三角区,是侧脑室最宽之处;后角自三角区伸入枕叶,两侧可不对称,额切面上呈圆形;下角自三角区向前下伸入颞叶,最长,向前略宽扁,额切面上呈半月形。侧脑室脉络丛位于中央部和下角,并经室间孔与第三脑室脉络丛相连。

    

     侧脑室

     4.大脑皮质的机能定位大脑半球表层的灰质,称大脑皮质。大脑皮质是人体活动的最高中枢,它由大量的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组成。大脑皮质的不同部位,有完成某些反射活动的相对集中区,称大脑皮质的机能定位。

     (1)躯体运动区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的前部,管理对侧半身的骨骼肌运动。身体各部在此区内的投影如一个倒置的人形(头面部不倒置)。中央前回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前部与下肢的运动有关,中央前回下部管理头面部骨骼肌运动。运动区某一局部损伤,会引起对侧半身相应部位的骨骼肌运动障碍。

    

     大脑皮质主要功能区

     (2)躯体感觉区位于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接受对侧半身感觉纤维。身体各部在此区的投影如一个倒置的人形(头面部不倒置)。传导下肢感觉冲动的纤维投射到中央后回的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后部。传导头颈部感觉冲动的纤维投射到中央后回的下部。感觉区某部位受损,会引起对侧半身相应部位的感觉障碍。

     (3)视区位于枕叶内侧面距状沟两侧的皮质。

     (4)听区位于颞横回。每侧听区接受双侧听觉冲动的传入。

     (5)语言中枢是人类所特有的皮质区。其功能是能理解他人的语言、文字,也可以用说与写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维活动。这是人类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所在。

     运动性语言中枢(说话中枢)位于额下回后部,能把字、词组成有意义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思维活动;书写中枢在额中回后部,紧靠手的运动区,能完成写字、绘图等精细动作;听觉性语言中枢位于缘上回,能调整人的语言和听取、理解别人的语言;视觉性语言中枢(阅读中枢)位于角回,能看到并理解文字符号的意义。

     本文摘自:影像园[断层解剖],转载请注明出处。

    

     了解行业最新前沿|病例|视频课件↓

     长按图中二维码

     下载医学影像

    

    


     版权说明:本文来源于影像园,版权归作者所有。为尊重作者版权,如果您认为这些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等侵犯了您的权利或有不当之处,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

     重金征稿:稿费200元-2000元/篇

     投稿邮箱:1126495006@qq.com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影像APP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