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贯观点 | 京东挽袖子下场,医药零售终端咋整?
2016/8/4 我的医药网

     点击上方文字“我的医药网”关注我们!

     本文总字数约3300字,阅读约需10分钟时间,如果您现在交通工具上,建议您先收藏。

     京东挽袖子下场,医药零售终端咋整?第一个下场的大佬

     前些日子,京东自营的医药馆“京东大药房”正式开业,而京东集团旗下药品零售企业“青岛安吉堂大药房”也已更名“京东大药房(青岛)连锁有限公司”。近日,青岛有以“京东大药房”命名的药房出现在大众视眼。京东布局线下的大棋看来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此前,2013年京东集团旗下“京东善元(青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较低的价格收购了“青岛安吉堂大药房”,2014年底正式获得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A证,2015年11月安吉堂正式获得了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C证。今年5月,京东自营的医药馆“京东大药房”正式开业,其中非处方药可直接在线购买,由京东大药房负责配送。 自营药店的正式开业,也基本上让京东在医药行业“自营+平台+o2o+B2B+B2C”的布局明晰起来。目前京东在医药方面的业务主要包括几大块:1、平台+自营B2C。此前,京东的医药业务主要是搭建平台,由医药B2C平台入驻销售,而目前,通过介入线下药店连锁获得药品经营许可证、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C证,京东的自营医药B2C也宣告正式启动。2、O2O。去年8月份,京东到家正式上线“健康到家”服务,包括有营养保健、家用器械、药妆、计生用品、眼镜五大品类。据悉,京东健康到家通过与线下连锁药店合作提供送药上门服务。3、B2B。早在去年11月份,京东就上线了医药B2B平台,域名为“yao.jd.com”,而这一平台主要通过与上海医药(601607)合作运营。 编者按:一如京东历来的经营理念“搞自营、重资产、重服务”,每一步都非常的扎实稳健、不可动摇,虽然速度不快,但是无法阻挡。虽然阿里此前也收购了“广州五千年医药连锁有限公司”,但是真正挽起袖子,杀入连锁药店这一片红海的互联网大佬,京东可以说是第一个,但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零售终端的困境

     目前,中国实体药店的毛利润率为30% ~ 40%,医药电商的毛利润却低至10% ~ 15%,网上药品价格更为低廉。医药电商快速发展、零售药店经营成本不断提高和医保政策不断调整,使得实体药店的传统竞争优势日益减弱,自身主体价值依然难以体现,面临了被边缘化、虚位化的危机。

     客源流失互联网大潮的来临,药品B2C,药品O2O等线上营销手段的愈演愈烈,零售终端的青、中年客源流失;同时,医保政策调整,多种治疗常见病、慢性病和老年病的社区药品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社区医院报销比例的提高,中、老年消费者更习惯到社区医院购药。 经营成本上升对于零售终端而言,店面租金基本每年都上涨,涨幅接近20%,人力成本也一样在持续上涨;同时,新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对药品零售企业的执业药师配备、冷链管理信息化硬件设备等提出了更高要求、飞检日常化等等因素都导致零售终端的经营成本大大上升。 品牌药利润率下降

     患者品牌消费意识的增强,使得品牌药成为零售药店的主销品种。但随着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出台,45%药品面临降价,大部分品牌药也仅有不到10%的利润率;同时,在可见的未来,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等政策,导致医药工业的供给侧改革近在眼前,在改革完成以后,医药工业的谈判能力将大大上升,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将不可避免。

     路在何方医药电商已经成为一种发展的必然趋势,零售终端要扭转劣势,反转现实非得有大毅力,大决心不可。 重新明确自身价值定位零售终端要将自身的定位,从药品供应渠道转型到价值服务平台,为患者和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大健康服务”。以服务为中心,深挖客户需求,建立熟人经济,掌握客户资源,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产品上包括:品类包括药品、医疗器械、中药材、美容护理产品、健康食品、运动器材、疗养、部分食品。服务上要包括:健康管理、健康教育、电子病历、慢病管理、营养咨询等。 多渠道销售易观智库发布的《中国医药电商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6》指出,2016年中国医药B2C市场规模将达到267亿元,同比增长100%;而到2018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57亿元,进入高速发展期。随着我国居民网购习惯的养成以及先进的物流、管理软件等技术的不断成熟,医药电商市场将不再只是庞大市场里的冰山一角,而将会成为撼动传统医药行业的一块基石。引入O2O联动、B2C销售对于零售终端而言已经不可避免。 要做的太多,承受得起吗?为了等待处方药网售、医药分开、处方外流、医保在线支付,零售终端必须活下去!但是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要活下来,需要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产品的增多,带来品类管理、物流、仓储、进货、货源选择的问题。服务的提升,带来人力成本、培训成本、管理难度、系统升级、专业人才缺乏等等一系列问题。引入医疗服务,会带来服务商选择管理、硬件接入、环境升级等成本。接入O2O,B2C渠道,不论自营还是第三方,都要增加系统、人力、运营等一系列难题。 而以上一切的一切,归根结底都需要“人”和“钱”,即使是中型连锁企业也不一定完全能够“玩转”。今年6月,深圳市都市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线上网络雏形初成,连接了上游的第三方药品采购、中游的线下药店和医药电商、终端的家庭医生服务平台。2015年都市医药的营业收入为1.9亿元,比2014年的3700万元增长了513%。但其2015年净利润仅为600万元,利润率仅为3.15%。“投入、产出、风险”完全不成比例,并且可持续性也几乎没有。 我们需要“一揽子”解决方案

     回过头来,零售终端需要反思的问题是,零售终端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是地理位置,也就是距离消费者最近的这个“身位”!“脚跟”就是你周围一公里内的消费者!不要被什么互联网大潮冲昏了头脑,也不要被医疗改革搅乱了思想,更不要被冲进来的“压路机”吓跑了魂!站稳身位就能赢得一切!只要站位“稳”,冲过来撞倒你的,也会被判罚!所以,“抓住患者”!其他的一切,“找一个‘生态伙伴’来解决”

     抓住患者在这一点上,台湾的药局的理念或许可以帮我们理清一些思路。台湾同样经历了医药分开、医保改革这些我们经历的问题,同时老龄化、人口固化等问题也已经提前出现。湖南诺州大药房总经理易军说:“台湾药局的过去就是大陆连锁药店的现在,台湾药局的现在或许是我们的未来。”台湾的大树药局,先做云端系统,主动建立慢病患者的档案,让在药局门市曾经领过药的消费者有记录。云端系统利用药品名称及记录可以连接当地药店,深化慢病病患的服务,提升价值,为顾客提供长期一对一的服务。 台湾药局在服务方面领先大陆地区5-10年,并且台湾的熟人社会相对大陆地区人口流动很低,在相对较小的市场空间逼迫台湾的药局进行复合式发展,进行多元化经营的同时,深化服务,建立熟人经济,以服务为中心,深挖客户需求,并且准备延伸进入“银发经济”,进一步开展养生照护、生活照顾等等服务,把药店提升为大健康服务平台。值得我们进行多维度的学习和参照。把患者和客户变成你的亲人,谁又能让你们分开呢? 其他的一切,“找一个‘生态伙伴’来解决”抓住客户以外的一切的一切,找到一个合作伙伴,让他来帮你解决。对零售终端来讲,除了客户,其他任何的东西不过是锦上添花的东西,并且投入产出比并不让人满意,找一个合作伙伴来外包服务,降低自己的成本和风险应该是一个更理性的选择。但是,如果每一项服务都分别寻找合作伙伴,又会让管理成本和风险直线上升,所以,合作伙伴最好只有一个,也就是说,这不能是一个单一的公司,而应该是“一个生态”。 现在我们尝试为这个“生态伙伴”画像首先,他应该有B2B服务能力。为零售终端解决品类、仓储、物流的问题;能够减少中间环节,帮助零售终端形成集团采购,争取更好的谈判地位;有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解决短期资金问题。 其次,有O2O服务能力。为零售终端进行线上引流,在区域内增加销售;线上活动组织能力,提升店员、消费者活性;店员培训资源,提升服务能力;销售数据的大数据分析能力,为管理提供全方位的报告服务。 再次,有服务团队。有药师服务团队,可以补充提供药事服务能力;拥有医疗资源,在需要的情况下引入线上线下问诊服务;有技术服务团队,可以解决系统集成、改造等问题。 最后,可以引入需求方。为零售终端带来多元经营的可能。例如,帮助零售终端引入健康险的销售;服务区域内养老产业等配套服务需求;甚至康复、减肥指导中心等等业务。 现在,虽然完全具备以上特点的“生态伙伴”还没有出现,但是但是不远的将来,一定会有有识之士将这一生态环境带到大家面前,我们融贯也在向着这个方向迈进。

     以上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有失偏颇之处,欢迎各位读者指出、讨论、抨击,各位读者可以在融贯电商公众号后台回复您的意见,请把您的意见发送到我们的邮箱:research@rograndec.com,本公众号欢迎投稿,择优发布,稿件请发送到作者邮箱。我们会持续的把大健康行业的经验、案例、新闻带给各位读者,希望能够对行业的发展带来一些帮助。您如果对某些领域的问题感兴趣,请告诉我们。

     作者介绍:

     若叶 | 融贯电商大健康领域研究经理,专注大健康领域政策、行业、技术的研究。

     融贯电商公众号,聚焦医疗医药、医药互联网、互联网医疗行业热点、发展趋势、核心政策等问题,探究产业发展路径,为主管部门顶层决策提供相关支持。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我的医药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