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看过这份报告,药店你敢说自己懂顾客?!
2016/8/26 我的医药网

    

     演讲:宋志鸿|中康研究员高级研究员

     整理:邝海燕

     转载请注明作者与来自第一药店财智(yaodiancaizhi)

     8月22日,在2016西普会上,中康资讯发布《从购药行为研究看健康消费需求和解决方案》报告。据悉,围绕“再定位-决胜‘C资源’”2016年西普会的这一主题,中康资讯历经半年,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深度调研,覆盖了一二三线城市共44个,总样本量超过100000个,研究对象为近1年在实体药店进行消费的成年人,最后生成此份报告,旨在为零售药店了解消费者的最新健康需求变化及趋势提供参考。

     根据报告内容,第一药店财智将其核心结论进行整理,相信在阅读与思考中,你会有所收获!

    

     一、消费者变化:消费者向年轻化、高学历化和高收入化方向变化

     通过调研,报告首先指出,当前消费者向年轻化、高学历化和高收入化方向变化,这决定了这个人群对药店的整体服务(包括产品售卖以及人员服务)的期望在提升,也就对我们的服务专业化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1、药店消费行为–购买频次及花费

     考虑到参与调研的消费者很多时候作为家庭购药者,因此以家庭为单位,得出消费者平均每年光顾药店12次,相当于每月一次光顾药店花费接近120元的结论。

     可以发现,人均光顾药店每月一次,这个频次已经相当高了,对比其他业态,例如大卖场是每月4次左右,个人护理用品店基本上是人均每月1.5次左右。

     消费者声称的药店消费总额为1464元/年,在其声称的家庭年收入中的占比大约为1.5%,而根据政府数据,“2015年全国居民家庭医疗保健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为7.4%“,说明药店消费在整体医疗保健支出中的占比仍然较低,随着医药分家政策进一步落实,预计这一比例在未来将会进一步上升,医药零售行业整体前景看好。

     2、消费者感知的客单价大于实际客单价的启示

     调研发现,消费者感知的次均消费额为119.2元,而这与基于小票数据的真实客单价57.7元相差近1倍。

    

     报告指出,当消费者感知的客单价大于实际客单价时,可能会有:

     a、消费者“认为”自己已经花了很多钱,该行业的产品/服务未达到“物有所值”;

     b、该行业仍然存在额外的“消费者剩余”,即消费者其实愿意花费更多的钱,当他们认识到自己实际花费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的时候,则会提升实际花费金额。

     假设我们可以剔除消费者夸张成分、统计误差等等,根据国内外大量的消费者研究结果(多行业),当消费者感知的客单价大于实际客单价时,则可能有以下启示:

     无论对于零售药店行业来说,实际情况属于以上哪一种情况,都是一个挑战,行业需要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去迎合消费者的需求。

     二、顾客价值分析:中年主妇型、家庭顶梁柱型和初为人母(父)型为高价值用户

     通过对高价值用户进行筛选,然后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报告认为,药店高价值顾客大致可以归纳为中年主妇型、家庭顶梁柱型和初为人母(父)型3个类别。

    

    

    

     1、可以发现,高价值消费者中:

     a、女性偏多:通常家庭中负责购物的角色女性占主导;女性占比对比2014年上升3个百分点;

     b、年龄偏大:与流行病学年龄分布有关;目前购药者中46岁以上占比接近40%,而平均年龄为41.6岁,平均年龄较2014年轻微下降了0.5岁左右,年龄变化的趋势其实是两个大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一方面社会人群老龄化趋势不可避免,老年人占比肯定会上升,但同时一些疾病的年轻化趋势也在显现,两方面综合影响下,我们监测到的药店消费人群年龄是轻微向年轻化发展的;区域方面的差异在于,北方区域的消费者年龄稍微大于南方区域;

     c、家庭生命周期以“满巢家庭”为主:两代同堂,另外三代同堂也有23%,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对药品相关的需求较大,另外过去两年满巢家庭占比下降,空巢家庭占比上升,这与国内生育率降低以及人口老龄化有关,预计未来这一趋势将会继续

     2、另外,报告也特别对“消费者是否光顾药店”给出了分析框架:

    

     研究发现,实际上大部分的消费者在决策过程中是不遵从先选择渠道,然后从这个渠道里选择一个实体店去进行购买这样一个顺序的。从逻辑分析来看,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的因素来考虑:一方面是药店能否满足“我”各种购买上的需求,另一方面是“我”在购买不同品类的药品非药品的时候,“我”会把药店和其他对应的一些渠道作一个比较,例如保健品,“我”会拿药店去和网上、专卖店、甚至直销渠道去比。

     3、再者,来看看消费者对药店满意度vs关注度分析:

     根据调研,对比2014年,进店顾客对于服务专业性、售后服务、价格实惠、会员服务及促销的关注度有了大幅提升,而对店内环境、药品摆放、收银服务的关注有所下降。

    

     从消费者选择药店时的考虑因素来看,总体而言,如果把整个零售药店业态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大部分指标都呈对角线分布,即相对重要的指标都做得较好,做得不够好的指标相对不那么重要。

     但是,店员能否提供专业性服务,以及价格,是消费者认为相对重要、但目前整个业内药店普遍做得相对不够好的方面。

     因此,整个零售药店业态的人员服务专业性,非常值得引起重视。

     a、服务专业性:消费者对药店在购药过程提供的咨询服务专业性尤其关注;

     b、售后服务:消费者对药品售后服务的理解不同于一般商品的退换货服务,而是更多趋向于例如药店提供专业人士对消费者用药后情况的跟踪服务;

     c、价格实惠:价格一直扮演较重要的角色,数据显示消费者对药店药价的关注度上升

     会员服务及促销:一直是零售药店的短板所在,消费者会以零售药店的现状与其他零售业态对比,落差明显;

     d、店内环境:消费者对店内环境的关注度下降,但数据同时显示行业整体来说在环境指标上的满意度分数也在下降;

     e、药品摆放:消费者关注度下降,满意度上升,说明业界在摆放陈列管理上整体水平有效提升;

     f、收银服务:收银服务的重要性下降说明消费者更理性地回归到关注药店内重点应该关注的方面。

     4、药店消费行为 – 各品类的消费频次和花费

     从各品类过去一年购买人次这一项调研发现, OTC品类在药店的年内购买人次达到4.其他渠道为1.84,处方药在药店为2.41人次,其他渠道则为1.86人次。

     可以说,药店在OTC品类上很好地吸引了客流,但没有很好地吸引到消费者的客单,相反,目前在处方药品类上吸引客流还有提升空间,但处方药吸引到的客单占比相对较OTC更好

     5、药店消费行为–药店优势品类分析

     消费者声称次均消费额对比图表如下:

    

     药店实际客单价则分别为OTC药45.5元、处方药84.3元、保健食品141.8元、医疗器械25.3元及中药材/中药饮片46.9元。

     ——由消费者角度的客单价分析可以看出,从任何一个单一的品类来看,药店经营的效率都比不上竞争渠道。而五个品类相对来说,保健品的经营效率更高,其次是处方药。

     6、OTC药渠道选择及竞争渠道对消费者的吸引因素

     报告指出,除医院外,网上渠道已经开始构成对实体药店的竞争压力。网上渠道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在于:

     a、便利性:送货上门

     b、价格优惠

     c、部分品类更具可选择性

     受网上渠道吸引较大的细分人群:

     a、一线城市;年纪较小的消费者;较高学历的消费者;

     b、消费者对店内药师的专业性需求仍未被满足。

     购买OTC药花费占比

    

     在药店购买OTC药的障碍点

    

     ——从购买频次以及花费来看,对于OTC药,医院毋容置疑是药店的主要竞争对手。但网上购买OTC药的占比已经达到不可忽视的10%,最主要的原因是网上购买具有便利性以及价格优惠,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消费者购药便利性、价格实惠、品种齐全的需求在药店未得到满足;

     ——从驱动因素来看,便利性、小病的药物购买、以及医保卡,是消费者在药店购买OTC药的最主要原因。而医院渠道仍然对药店的消费者造成了较大的分流。

     ——从药店可控的角度来看,主要障碍点在于:药店药师/店员的专业性。

     除此之外,报告还对处方药、保健品、中药材/中药饮片及医疗器械等作出了详细分析。篇幅所限,在此就不一一列举。

     1、消费者对实体药店的期望:

     a、有超过60%的顾客认为药店的品类应该丰富多样

     b、60%的顾客人为药店经营的非药品品类不需要太多

     c、药店多元化不应该超过大健康的圈子

     d、费着期望从药店获得药事服务和健康管理服务

     e、提供方便性服务符合部分消费者需求

     f、有实惠是会员服务的核心需求

     2、“商品售卖+服务提供捆绑销售”的方向

     可以发现:

     (1)消费者对药品的购买决策过程远比购买其他商品复杂,所需信息更多;

     (2)消费者购买药品过程中需要专业的服务,而药店目前提供简单的药师咨询服务已经难以适应这一需求。

     而在单纯的售卖商品已经难以满足需求的背景下,以商品售卖加服务提供捆绑销售则是必须要考虑的出路,以提升客户粘度,例如为顾客提供专业药学服务、开展慢病管理、提供家庭健康跟踪及用药管理服务等等,都可以让药店和消费者之间建立长期的关系。

    

    

     ◆ ◆ ◆ ◆ ◆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搜索更多财智热文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我的医药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