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你不会今天就长大
2016/1/10 杨毅侃球

     时间,是苹果心里闪烁的星座;时间,是苹果心里飞翔的大鸟。

     时间,就是这么难以捉摸。一眨眼,今天,我闺女苹果,4岁了。

     写这篇的时候,我们正在从三亚飞回北京的途中。她妈带她出去,躲了半个月雾霾,听说北京这周天气不错,打算先回来看看。苹果在她妈和我中间的座位上睡着了,侧着圆圆的脸,一头乌黑的秀发。我看着她,我想,所有的父母都会这么想,她真漂亮,也不怎么,就长成现在这样了。

     苹果来我们家的那天,通知是在半夜,2012年1月10号凌晨。夜里3点,她妈把我踹醒,说差不多了,511了。511,就是宫缩的规律,每5分钟1次,每次1分钟,持续1小时。要是511了,你就可以去医院准备生了。我当时几乎是蹦起来的,感觉头发都立着。穿衣服,她妈冷静地喝了碗汤,拿待产包,出门,上车。冬夜的北京,巨冷,前大玻璃上结满了冰霜,外头什么都看不见。我已经麻爪了,拿雨刷器使劲地刮,鸟用没有。我哆嗦着说,怎么办怎么办。她妈又冷静地说,你把空调打开吹玻璃,2分钟就好了……

     那天,她妈受了很多罪。难产,最后还是剖了。那天已熬到了黄昏,医生让我进去,我冲进去,先去看她妈,给她妈擦眼泪。一回头,才看见苹果,身上的血迹还没擦干净,搁在一个托盘里哭。她那么皱巴,眼睛像我似的眯着,哭的时候能看见嗓子眼儿。

     我又扭头看了看苹果。她还是安静地睡着。这个机舱里有很多小朋友,哭声此起彼伏。苹果仿佛根本听不见,睡得那么踏实。让我想起,即便是苹果一两岁的时候,也从来没在任何地方那么歇斯底里的哭过。她就是一个那样安静的姑娘。

     在苹果即将迈向4岁生日的时候,我常常觉得这一天来的快了。苹果走路就比一般的小朋友晚,跑步更晚,跑的速度总是慢慢的。她是一个好静的姑娘,喜欢读书,认字,画画,讲故事,过家家,给公主换衣服。她喜欢女孩儿典型个性里所有的事情,不喜欢像风一样追跑打闹。因为运动的不多,发育得慢,所以个子总是小小的。前几天,还有其他小朋友的家长问,小苹果有没有3岁呢?

     苹果的婴儿期,看上去比其他小朋友都漫长。她的表达很好,但说话的语气和速度,还带着明显的奶声。比如苹果说,快看我的胳膊,就是,快探我的嘚膊。

     她在动物园里指着小乌龟会大喊:小乌堆!

     前两天,有一个早晨,她妈跟她说英语。她妈问她,are you a boy(你是个男孩儿么)?苹果回答:no,爱姆阿豆儿。

     苹果仿佛不太喜欢她4岁生日的到来。很罕见的,在告诉她过两天会给她过4岁生日,会有生日蛋糕和礼物之后,她一点都没有表达出往常的兴奋感。她忧虑地思考,然后告诉我,我不要过4岁生日,只要过3岁的。我说为什么呢,她说,因为4岁就变大了,就不再是爸爸妈妈的小宝宝了。

     其实啊,有时候我也在想,她要是真的快过3岁生日了多好。就慢慢的,不要那么快。在三亚,她在草坪上奔跑,在阳光下向着大海远眺,还套了游泳圈,跟我一起游到大海里面去。在北京被雾霾笼罩的时候,我和她妈一旦有时间,就能带着她跑出来,给她一个小朋友真正应该有的世界。至于幼儿园,不上就不上吧。苹果他们幼儿园班上的小朋友,只有三四个还来,其他的或者生病,或者都逃走了。

     可是,再过两年,等她上了小学,无论北京的环境有多糟糕,变成什么样的寂静岭,我们也没法带她跑出来了。正式上了学,你就再也没有这么自由的时间了。如果那时北京的环境还是这么糟,而我们又不希望她一直在那样的环境里生长,我们面临的,就不再是带她去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了,而是整个家庭的迁徙。一旦是整个家庭的迁徙,就是我们整个工作和人生的大改变和大转移。在我们坐在海边,看着她尽情的挖沙子,自由的呼吸,而且再也不咳嗽之后,我发现,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认真地思考这个设想。

     苹果上学这件事儿,我在大约五六个月前,还从来没有琢磨过。我没有什么经验,也总觉得还很远。直到八九月份,跟我发小儿(北京话,儿时一起长大的兄弟)一家一起去韩国旅行。那是我小学同学,小学四年级转来的,认识快30年了,他也有个女儿,比苹果大3岁,今年正好上小学。在露台上,他点了根儿烟,给我讲,她女儿是怎么进了全北京最好的小学之一。

     我至今还记得他的神情,晚风吹动了他的发梢,那种成功之后巨大的成就感。他就像赢得了一场决定人生的战斗。想进那家小学,首先得在小学归属的学区内有名下的学区房,得把孩子的户口落进去。而那片的学区房,大约10平米左右的老平房,或者完全不见光、无法居住的楼房(但能落户口),市场价是400万左右。是的,你没听错,40万一平。而且,你必须提前3年购买和落户,3年后孩子才符合入学的条件。这是全北京市共通的规则和死条件,这个意思就是说,苹果今天4岁了,而我们还没有在北京任何重点小学的学区内购买学区房,苹果就已经上不了公立的重点小学了。而我,是大约4个多月前才知道这件事儿。一个在北京想上重点小学的家长,需要在孩子3岁之前就玩命买房,如果你买得起的话。

     有了学区房,也不意味着你一定就能进那所小学,这只是第一步而已。死条件符合了,接下来,就看活的条件了,那就是漫长的寻找关系,建立关系的过程。我的发小,叹息着跟我说,他怎么一步步建立了过硬的关系,怎么辛苦地维系和经营着这些关系,最后达成了夙愿。我在听他说的时候,有时恍惚了,仿佛说话的不再是一个年近不惑的中年男子,而是30年前北京市崇文区光明小学的一个学生,在百米跑里奋力地冲向他的终点。

     我一边听,一边惊恐的轻轻摇头。他见我摇头,就说,老杨你别不信……其实,我真的不是不信。我是觉得我做不到。合字儿(不懂的您百度一下)的话说,见面道辛苦,必定是江湖。我虽然能说书,但我没那么江湖。我不爱喝,也不爱聚。是真朋友处着,没准儿也几个月不聚;不是真朋友,从来不呼朋引伴。我在头脑里想象了陪着笑,去经营一堆关系的我,不禁觉得那么陌生。

     在雾霾到来之前,作为一个即将4岁的女孩儿的父亲,我已经无力了。我想着,我爸是在井下挖过10年煤的司机,我妈是会计。他们把我送进了光明小学,然后初中和高中我上了汇文,也就是26中。我根本无法做到像他们一样,北京,也再也不是让我们奔跑着上下学,六朝钟鼓催绿水,一片闲云下碧空的北京。

     所以,说实话,此时此刻,我不知道将来会怎么样。两年之后,北京的天气会有变化么?能够保障生活在这里的健康安全么?我们应该让苹果进一所什么样的小学——如果苹果不能上公立重点小学,教育质量有保证的国际学校又要求父母至少有一方为外籍,我们会上一所普通的小学么?苹果要留在北京开始做一个小学生么,还是我们的整个家庭,都应该有一个新的开始呢?我们的家庭计划,漂浮在巨大的未知上。

     我从未想到过,我们要这么快地去做决定。而现在,仿佛只剩下两年了,匆忙的让人窒息。要是能慢一点,就好了。

     我蹲下身来,把苹果搂在怀里,对她说,4岁,和3岁半并没有什么不同。4岁了,你也还是爸爸妈妈的小宝宝。小朋友,都是很慢很慢,一天一天的长大的。不过,你要是真的不想到4岁,那我们这次就还是过3岁的生日好了。反正你看上去,也跟3岁差不多。

     妞妞啊,生日快乐,你不会今天就长大的。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杨毅侃球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