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解剖之如何理解肌肉的起点和止点
2016/2/12 李哲教你学解剖
点击上方蓝色“李哲教你学解剖”快速关注
本系列文章由 后浪出版公司
唯一官方授权发布
本篇文章摘自《瑜伽3D解剖书Ⅱ之动作篇》

瑜伽解剖之三角侧伸展
(APP:3Dyoga)
本视频由李哲老师讲解
往期文章:
瑜伽解剖之伸展原理
瑜伽解剖之什么是伸展
在正式贴出文章之前,我来谈一下肌肉起止点的问题:
学习肌肉,如果是十年前
你拼命的记忆起止点意义很大
就算现在也是有很大意义
关键问题在于
你学习肌肉止点到底是为了什么?
大量的文献都开始渐渐的淡化
“起点”和“止点”这样的词汇
更多以“附着点”来代替
虽然这不是最理想的词汇
但起码
我们开始发生改变
因为在人的运动行为中
肌肉并非是单一从“止点”向“起点”运动
而且最狗血的问题是
就算是专业人士
对于很多动作肌肉的运动模式
都不敢乱讲
也就是说
我们所讲的肌肉运动模式
更多是理想化模式
要想让肌肉建立良好的运动模式
引导运动至关重要
什么是引导运动?
就是你帮助别人用特定的主动肌来完成一个动作
而这个动作需要在你的引导下反复进行
这种引导绝不是
你站在客户或患者旁边
用口水引导
而是用你的手来帮助对方
这个问题
日后的文章我会详细说明
另外多说一句
要想记住肌肉附着点
如果只是在骨架上
记住骨性标志
基本上就是感性认识
如果你不能脱离感性认识
基本上等于没有学习
你在活体中可以触摸到
骨性标志才是真正的学习
也是学习者唯一途径
总之
简单的肌肉问题
我们一直在复杂化学习
造成了一系列的分析出现偏差
在运动医学中
是存在阴性和阳性对照的
而在很多学习者中
通过各种肌肉相关理论进行解决问题时
往往没有禁忌
往往没有阴性对照
以下是正文
下面四张图显示的是单腿伸展头触膝式的动作
可以看出移动纵向肌肉群的起端与止端
可以深化这个体位
图1:
屈膝可以放松小腿主要肌肉(腓肠肌)的起端
这个动作会让腓肠肌的止端
(位于脚跟骨上)活动更自如

图2
一旦腓肠肌放松后
再弯曲手肘用双手抓住脚掌往后扳
维持此姿势不动
这样一来
就可使腓肠肌的止端离股骨的起端更远
这个体位是
联结上肢与下肢的一个很好的范例

图3
双手一直抓住脚掌
同时启动肱二头肌和肱肌来弯曲手肘
脚掌仍维持足背弯曲(背屈)的状态
启动股四头肌拉直膝关节
这个动作会让小腿肌肉
(腓肠肌)的起端远离止端(位于脚后跟)
达到伸展肌肉的目的

图4a
屈膝放松膕旁肌的止端
接着使用腰肌让骨盆向前倾
这个动作
会将膕旁肌的起端(位于骨盆处)
拉离止端(位于小腿)

从这个单腿伸展头触膝式中可以了解到:
多个主要关节
包括脚踝、膝盖、髋部、手肘和脊椎中的关节
一起运作
能拉长背部的肌肉
图4b
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观看图4a 的动作

图5
收缩股四头肌来拉直膝盖
将膕旁肌的止端(位于小腿处)
拉离起端(位于骨盆后面)
腰肌使骨盆维持前倾姿势
这组动作还可拉长膕旁肌的长度

图6a 与图6b
用手掌和手臂的力量让踝关节往后倾
拉直膝关节同时也拉长腓肠肌的长度
膝盖拉直、骨盆前倾,就会拉长膕旁肌
髋部屈曲
可拉长臀大肌的长度
屈曲手肘、躯干前弯,可以伸展脊椎肌肉
这个动作会把骨盆进一步往前拉
加上腰肌的作用,进一步强化了整个伸展的强度。


结语:
在运动中,有一种训练叫做交叉训练
学习也需要交叉学习
比如解剖学
你如果只懂运动解剖
就不要说懂解剖
你只懂医学解剖
也不要说懂解剖
其实交叉的学习
就是学习思维的一种转变和拓展

本书各大网站均有销售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李哲教你学解剖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