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 | 当今社会,培养一个孝子有多难?
2016/9/25 基础医疗服务
来源:甜蜜爸妈手记
很多身边的父母和孩子吵架都会说这句话,“你这个不孝子,我怎么养了你这么个白眼狼。”
社会生活中,父母和子女对簿公堂的新闻时有发生,越来越多的“啃老族”以及屡见不鲜的亲子战争让“孝顺”这个话题始终都具有深刻意义。

“孝敬”是孩子对父母的亲爱之情、敬爱之心以及侍奉赡养之行。
之前看过一则新闻:杭州的一位王阿姨,八十岁打了生平中的第一场官司。原因是自家的儿子没有尽到赡养义务,反而一直啃老,不仅一家三口住在老母亲家里,甚至日常开销也都由她承担。更令人发指的是,不孝顺的儿子还经常动手打她,儿媳妇也常因为各种琐事与她争吵。
王阿姨多次要求儿子一家搬出去住,都遭到了拒绝,无奈之下,才将儿子告上法庭。眼瞅着都快要过年了,年迈的老母亲没有享受天伦之乐,宁肯落个清净也要孩子搬走,内心的苦楚可想而知。
孝顺父母是最基本的道德,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知道孝顺,很难想象他会对国家和社会做出什么贡献。

其实,“人之初性本善”,没有哪个孩子生来就是要学坏的,只是在人一生的成长过程中,很多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都在家庭环境、教育氛围的影响中慢慢发生了变化。
如果父母想要孩子知道体贴自己、孝顺自己,就要根据子女的年龄和性格特点,从小开始用正确的方式培养孩子的“孝心”。
身教先于言教
几年前,央视播出了一条《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片中的小男孩受到妈妈影响,也端来一盆水要给妈妈洗脚讲故事,稚嫩的童声让无数父母和子女感动落泪。
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如果想要子女长大以后也能孝顺自己,父母首先就要做出表率。对孩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关怀备至,逢年过节将老人接到家中团聚,空闲时间多陪他们说说家常......当父母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孩子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你想让子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先让自己成为这样的人。

教育孩子学会感恩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从一下生就会成为全家人呵护的中心,久而久之,他们会认为从家人那里得到想要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父母对自己照顾体贴也是应该的。在这种思想驱使下长大的孩子,将来很有变得目无尊长,蛮横无理。
所以,当父母的除了要以身作则之外,还要引导孩子不要做个忘恩负义的人,例如:接收别人的礼物,要表达感谢;在学校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帮助,要知道感激;哪怕是幼儿时期,也可以多给孩子讲讲乌鸦反哺、羊羔跪乳等感恩小故事;将来踏入社会,他们也会懂得尊老爱幼。
但凡孝顺的孩子必有一颗感恩之心,父母要利用适当的契机对子女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孩子做个有情有义之人。

从点滴小事做起
爱子心切的你可能舍不得让孩子吃太多苦头,但为了锻炼子女的动手能力,让他们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父母必须要让孩子从细微入手,从小事做起,在日常生活中将感恩的观念转化为实际行动。
家中洗碗、拖地等力所能及的事情,可以让孩子亲自去做。这样一来既能让子女学会独立,也能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家中的一份子,在享受幸福的同时也应该为家庭贡献自己的力量。孩子长大以后,可以多鼓励他们参加社会劳动,在工作过程中亲身感受生活的艰辛,挣钱的不易,从而真正理解父母的恩情。
当父母的必须要明白一件事情,孩子需要不断历练才能培养出良好的习惯和优秀的品质。

中国有句古话“百善孝为先”,只有父母先做好榜样作用,教育孩子从内心懂得尊重别人,对善意的给予心存感激,他们才会明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做个孝顺的孩子也就不是难事了~
你还没关注“基础医疗服务号”吗?
长按下方二维码识别关注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基础医疗服务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