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虚发热,阳虚怕冷,血虚发燥,气虚无力!
2016/8/28 中医养生

    

    

     ◆◆ ◆

    

     虚症

     指人体正气不足,导致抗病能力变弱,生理机能减退的症候。表现为面白唇淡、神被体倦、心悸气短、自汗盗汗、大便溏泻、小便频数、舌嫩无苔、脉细弱无力等症状。

     阴虚发热,阳虚怕冷,血虚发燥,气虚无力

     1、阴虚--忌辛燥,宜枸杞、梨

     症状:手足潮热汗出、心烦、口舌生疮

     2、阳虚--忌生冷(虾蟹)宜牛羊肉

     症状:畏寒怕冷、腹泻、乏力、精神不振

     3、气虚--山药、茯苓、薏米。

     症状:四肢乏力、容易困倦、食欲不振

     4、血虚--避免辛燥,宜红豆、红衣花生、红枣

     症状:面色无光、心慌、月经不调

    

     气虚症

     泛指全身无力,极易疲乏,呼吸气短,说话声音低,甚至懒言少语,平日出汗多。本症在临床上,可随疾病出现的脏腑部位不同而可以兼见:

     肺气虚者:症状为咳嗽声音低、咳痰无力,易得感冒。

     心气虚者:症状为面色苍白、健忘、心烧等。

     肾气虚者:遗精、夜尿多。

     脾气虚者:饭后胃部胀满不舒,大便稀、不成形,消化功能差,饭量少。

    

     阴虚症

     往往表现为体形消瘦,口干、鼻干、咽干,午后发热或手心、足心发热。具体又分为:

     肺阴虚:干咳、痰少而粘,或痰中带血、声音嘶哑,睡眠状态下出汗,醒后出汗自止(俗称盗汗)。

     脾阴虚:不思饮食,食后不易消化,干恶心,口干、口渴,大便干结,消瘦。

     肾阴虚:腰困腿软、足跟痛,手足心热或兼有心烦热,失眠盗汗,遗精,脱发、齿摇。肝阴虚:头晕、头痛,眼干,怕光,两眼昏花或夜盲,失眠多梦,指甲光泽度差。

     值得一提的是,肝肾阴虚常常同时并见,肝阴虚可到肾阴虚,肾阴虚常可致肝肾虚。

     阳虚症

     常常怕冷,四肢尤其是手足发冷、发凉,口中无味、不渴,小便色淡、量多,尤其是夜尿较多,浑身无力,易疲乏等。阳虚症在夏季症状较轻,冬季症状则加重,且常由气虚症进一步发展为阳虚症。

     脾阳虚症:食欲减退,胃部喜欢温热,按压后胃部舒适,口淡无味,喜欢热饮,大便稀或含有不消化的食物,伴有水肿,面色虚白,女性白带清稀而量多,甚至胃痛,得温痛减,遇冷加重。

     肾阳虚症:腰部、膝部酸困、发冷,肢体怕冷,小便清长或遗尿,浮肿(以腰下多见),阳痿遗精,女性表现为不孕或黎明前脐周围作痛,肠鸣腹泻,泻后痛减消失。

     心阳虚症:心慌,胸闷,胸憋气短,心中空虚,易受惊吓,惊吓后心中惶惶不安,甚至心前区疼痛。

     血虚症

     面色发黄或面白无色泽,口唇颜色淡,头晕,失眠,女性月经量减少,周期延长,甚至闭经,皮肤无光泽,头晕常在劳累后发作或加重,指甲苍白,头痛程度较轻,遇劳累后加重,常兼有气虚的症状,如懒言少语,疲乏无力,汗多。

     心血虚:心慌,心烦,失眠,多梦,健忘,面色淡,唇舌色淡,多发生在体质虚弱者。

     肝血虚:看东西时两眼昏花、干涩,指甲无光泽、色淡、脆而薄,甚至变形,夜盲,看东西模糊,耳鸣,手脚肢体麻木,体形消瘦,女性月经量少,色淡,甚至闭经,失眠多梦,易惊醒。

     回复:“体质” 查看测试自己是何种体质

     以上仅仅是一些常见虚症的表现症状。医学认为气、血、阴、阳之间可以互相转化,或者同时出现,也就是说,许多症状不仅见于一个症形,还可见于许多症形当中,需要和其它症状结合起来一起考虑,因此,患者当难以辨别时,一定要找有经验的中医诊断。

     【补气穴位】

     足三里穴

    

     民间一直流传有“常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的说法,足三里对于强壮身体有重要的作用。

     按足三里(如上图取穴):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穴,两侧同时操作。首先,按住几秒后迅速松开;然后再按住缓缓加力,再迅速松开,松开时,手指不离皮肤,依次操作5分钟。

     也可以将两手掌心搓热,并迅速分别贴在两侧的足三里穴上。停留5~6秒,两手沿上下方向擦动,操作5分钟左右,这时小腿应感觉热乎乎的。用此方法锻炼2~3周胃肠功能就会增强,不但可以改善睡眠状况,还能使人精神焕发、精力充沛,很多慢性病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

     注意:每次按压时要使足三里穴有针刺一样的酸胀、发热的感觉。

     涌泉穴

     “搓脚心”实际上就是推搓涌泉穴的俗称。通过推搓涌泉穴,可以达到对肾、肾经及全身进行由下到上的整体性调节和整体性治疗的目的。

    

     1.拍打涌泉穴(如上图取穴):在床上取坐位,双脚自然向上分开,或取盘腿坐位,然后用双手自然轻缓地拍打涌泉穴,最好拍到脚底有发热的感觉。

     2.浸泡涌泉穴:每天晚上临睡前,用热水浸泡双脚,热水以自己能适应为度,加少许食盐,浸泡15~30分钟。用这几种方法刺激涌泉穴,可以促进人体内的气血循环,调整人体的代谢过程;而且还能刺激大脑皮质神经,使人感到轻松舒适,有防治神经衰弱和失眠的作用。

    

    

     养胃、气血不足、高血压、白发、过敏、泡脚、脱发、薏米、贫血(补血)、咽炎、养胃、脾虚、洗澡、口腔溃疡、口臭、宫寒、薏仁粥的功效、调理脾胃、感冒、咳嗽、打嗝、失眠、怕冷、手脚冰冷、腰痛、喉咙肿痛、祛湿、补肾、身高体重表、蔬菜搭配禁忌、裸睡、手指按摩、痘痘、颈椎病、心血管病、祛斑、补血、瘦腿、安全期、胸部自检、体寒、痛经、减肥、两性问题、内分泌问题、妇科问题、健康测试、体质测试、标准三围测试(三围)、身体质量指数自测、标准体重

     诊断:手诊、舌诊、望诊、肾阳虚、肾阴虚、

     穴位:肾俞穴、睛明穴、人眼穴位图、眼部穴位、足三里穴、云门穴、解溪穴、天柱穴、太渊穴、关元穴、涌泉穴、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医养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