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用抗生素,别都怪医生!
2016/9/14 康又佳

    

     文4个很熟悉场景表明滥用抗生素已经成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说起国内滥用抗菌素的情况,有识之士在表示担忧的同时,也对医生表示不满和气忿:都怪那些唯利是图的医生,为了自己挣钱不顾他人的健康。真的是这样吗?如果医生能够坚持职业操守,就能避免抗菌素的滥用吗?NO!滥用抗菌素已经成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要想解决,就得加大宣传,加强教育,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举个简单的例子,孩子有病了,发烧、流鼻涕、还有点咳嗽,自己在家给孩子喂了感冒药和退烧药,效果不好,赶紧带孩子到医院看医生。

     场景1

     医生看完,让化验血常规,家长不同意:孩子这么小,抽血多遭罪呀!不验不行吗?医生答:那就不好区分是细菌还是病毒感染。家长:管它什么感染,发烧不就是有炎症吗?你给开点消炎药不就得了?医生:炎症不一定都是细菌引起的,像这样的上呼吸道感染多数是病毒感染。家长:那好,你给开消炎药加抗病毒药,一起用行了吧?医生:病毒感染用抗菌素无效,反而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和产生耐药性。家长:那我给孩子少吃几天,烧退了就停药。医生:抗菌素的使用是有严格适应症和用法用量的,确诊细菌感染才用,而且必须足量足疗程,不能见好就收,不然容易死灰复燃,还容易产生耐药性。

     家长:你就别吓唬我了,反正我就是不验血,你就给我开药吧,没事!以前孩子一发烧我就给吃上消炎药,也没见你说的什么副作用。

    

     场景2

     家长同意化验,结果出来,医生说是病毒感染,不需要用抗菌素。家长:有炎症不用抗菌素能行吗?孩子烧成肺炎怎么办?医生:目前判断是病毒感染,暂时不需要用抗菌素,如果发烧持续不退,或者咳嗽加重,可能合并细菌感染,再来医院看。家长:这是什么逻辑?现在不用抗菌素,等孩子烧成肺炎了再用,那不把孩子的病耽误了吗?医生:孩子小,免疫力低,病毒感染后有合并细菌感染的可能,但不是每个孩子都会合并细菌感染,而且早期应用抗菌素也起不到预防感染的作用。目前最主要的是好好护理,促使疾病往好的方向转化。

     家长:我还是觉得用上抗菌素比较保险,心里有底。

    

     场景3

     化验结果提示细菌感染,需要用抗菌素。家长:你给用点好药,让孩子赶紧好,咱不差钱。医生:什么是好药?越高级越贵就越好吗?不是!对症才是好药。孩子是上呼吸道感染,用青霉素类药物就行。家长:青霉素不早就过时了吗?听说现在都用头孢几代呢。医生:抗菌素种类繁多,要根据感染部位、可能的细菌类型、病情轻重等情况来选择,并不是越高级越好。孩子病情不重,先用青霉素类,如果效果不好,3天后再换药。

     家长:那要是效果不好,3天药白用了不说,不把孩子的病耽误了吗?还是先用高级的,赶紧镇住得了。

    

     场景4

     医生想给开口服药,家长:口服药太慢了,你看孩子发烧挺难受的,输点液赶紧好了得了,我们都上班,没有时间陪孩子。医生:用药的原则是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孩子的病不重,不需要输液。家长:输液不是来得快吗?医生:口服药物要经过胃肠道吸收,而静脉输液药物直接进入血管,是比较快,但药物进入体内后产生的作用是一样的,而且口服药物比静脉输液要安全得多。

     家长:我家孩子不爱吃药,喂药可费劲了。我家孩子一有病都是输液,吃药不管事。你给输点好药,不怕花钱。

     看到了吗?即使是普通的感冒发烧,都要用抗菌素,不但要用高级抗菌素,而且还要输液。其实有很多时候,医生说了不算,到最后还是得听病人的。医生若要坚持不用抗菌素,病人好了则罢,万一没好,那医生可就要倒霉了,病人会投诉医生不负责任用药不当导致病情加重,更有甚者,可能会挨打挨骂甚至面临生命危险。目前医患关系这么紧张,哪个医生非得坚持原则,去冒那个险呢?结局就是不该用的抗菌素用了,不但用了,还要用高级的,口服不行,还得静脉输液。

     所以啊,滥用抗菌素,别都怪医生!

     父母应知道的抗生素使用“六大误区”!

     1.“有炎症就要用抗生素”

     有的宝宝生病发热时,我们通常会说孩子有“炎症”了,无论是喉咙发炎,还是支气管炎、肺炎等,都喜欢统称“炎症”。

     但大夫们在给宝宝看病时候,会给宝宝验血常规,通过白细胞的数量和比例来区分是病毒性炎症还是非病毒性炎症。释然清臭氧抗菌剂

     由于抗生素主要用来治疗非病毒感染,所以,对于病毒性的感冒、支气管炎或者肺炎等,抗生素是没有效果的。而在社区中的感染,80%都由病毒引起。

     所以,大部分情况下,有炎症不一定就要用抗生素。

    

     2.“抗生素不能长时间用,会产生耐药性”

     有的妈妈们虽然能接受在细菌感染时给孩子用抗生素治疗,但是会觉得抗生素是个“不好的东西”,不能长时间用,否则会产生“耐药性”。

     这种观点不完全正确。

     细菌作为一种生命体,对抗生素这类威胁到自身的药物会产生一些抵抗药性的物质,我们称为“产生耐药性”。释然清臭氧抗菌剂,但如果细菌都被抗生素“一举歼灭”了,其也就不会再产生耐药性了。

     因此如果抗生素使用不到一定疗程时,细菌可能不会被完全消灭,残存的细菌反而容易产生耐药性。

     所以说抗生素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力争一次性消灭,不留后患。

     3.“静脉用抗生素比口服抗生素效果好”?

     有的妈妈们看到宝宝们发热时会很焦虑,经常要求医生们给予静脉用抗生素。

     而现在抗生素口服吸收率和静脉给药的吸收率其实已相差不多,如非严重感染时,完全可以口服,而且副作用也会比静脉用药来的少。释然清臭氧抗菌剂

     尤其轻度的感冒发热,完全可以不用静脉抗生素。

     4. “抗生素可以自己给孩子用”?

     有的妈妈们在家里有一些自己以前服用的抗生素,在宝宝们生病的时候减半量给孩子们服用。

     我认为这种行为很不妥。

     且不说这些抗生素适不适合孩子本次生病的情况、剂量准不准确——

     第一,如果孩子们是常见的病毒性感冒,抗生素是没有作用的,会导致很多副作用;

     第二,就算孩子正巧是细菌感染,释然清臭氧抗菌剂,但是根据不同部位的感染,细菌的种类也是不同的,使用的抗生素种类也是不同的,需要有经验的医生来指导用药。

     因此,建议妈妈们不要擅自给孩子们用抗生素。

    

     5. “三代头孢一定比一代头孢效果好”?

     有的妈妈们了解到头孢菌素(俗称“头孢”)有一代、二代、三代之分,总会认为三代头孢一定比一代要好,要更高级。

     这种想法不正确。

     抗生素可不是按照高级程度来分代的,它们是根据针对细菌的种类不同来分的。

     比如一代以及二代的头孢对于一般的社区感染就有很好的作用,三代头孢主要用于医院内的感染、尿路感染的常见细菌。

     所以不是说三代头孢一定比一代头孢效果好!选用抗生素,要根据症状、感染的部位以及感染的场所等综合判断,而这些正是医生们的拿手活儿。

     6. “烧退了就可以停药了”?

     有的宝宝们生病了,医生给宝宝们开了抗生素治疗。几天后药到病除,发热缓解了,感冒咳嗽也没有了。

     有的妈妈们就急着马上停药了,这也是家长们通常会犯的错误。

     当宝宝们的症状消失时,并不是细菌完全被消灭了,而是被抗生素抑制或消灭到了一个不足以致病的状态,如果急着停药,体内抗生素的浓度不足,残留的细菌不仅会卷土重来,还很有可能产生耐药性,造成原来的抗生素失效。当然,究竟用多久,还是要听医生的。定期复查也很重要。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康又佳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