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条留给公益』八岁女儿第一次给爸爸发微信,却只收到“呵呵”
2016/4/28 她影

『最后一条留给公益』
自媒体使命感主题联合传播行动
倡议书
大家好:
我是“最后一条留给公益”联合传播行动的发起人聂凡鼎,中国文艺媒体联盟和艺窝疯平台的创始人,这份倡议书面向国内所有自媒体人以及关心公益的好朋友。
在自媒体已漫山遍野的今天,我们选择与“对”的人一起躁一件“对”的事,不要头条,那是一个自媒体的脸,也不要二条、三条…因为那些位置的广告也能卖出好价钱。我们只要最后一条,但却是永不落幕的最后一条!拒绝一切投机和不纯粹,简单坚韧的做一点值得做的事。关于文化保护、留守儿童、教育升级、社会创新,弱势群体……公益不是少数人做几件大事,而是多数人持续的做点小事,亦不被道德绑架,形成良知与个体价值的日常化,就像出门时摸摸孩子的头,早晨给同事的一个问候。
自嗨和装逼的文艺,从来不是文艺,文艺是诗意生活的渴望和表达,但大面积的社会残缺没有诗意,我们需要让那些奋不顾身投身其中的人不再孤独,我们需要靠自媒体赚取收入和名声的同时,也为基本价值留一线光明的出口。
本次由中国文艺媒体联盟、艺窝疯发起,腾讯公益、路人甲做为支持平台的大型公益传播行动,于4月21日正式启动,200余家口碑自媒体联合发布!我们用专业与流量助力公益,既有来自腾讯公益、路人甲公益的背书支持,又有来自腾讯资源生态之下的企鹅媒体平台给与联名自媒体的特惠福利,形成价值联合放大的循环。组委会已组建专项微信群组,将为所有加入“最后一条留给公益”的自媒体人,筛选优质的公益项目,以每月不低于三次联合传播的节奏,将此事透彻的坚守下去。也欢迎更多热衷公益的自媒体人、公益机构、传媒机构、社会组织、公益明星加入其中,让文艺满含善意,让传播追问价值!
联名推荐的 第1个 公益项目
“呵呵。”
当八岁的囡囡第一次用老师的手机拍下自己微笑的照片,发给千里之外的爸爸时,她只收到这句回复。
“老师,爸爸说的什么?”
“他回的‘呵呵’,可能是他很想你吧。”
“爸爸爸爸,我也很想你,你什么时候回来?爷爷赶集给我买了新衣服,我穿着呢。你看照片,好不好看?爸爸,你为什么不说话?”
手机屏幕暗了下去,囡囡眼里的光也暗了下去。

囡囡从小就过着没有父母相陪的“一个人”生活。爸爸外出打工,每年只能在春节团聚几天。
囡囡的爸爸在二十岁时就有了孩子,八年骨肉分离,他可能真的不知道怎样做一名合格的父亲。
生而不养、养而不教。由于长期交流的缺乏,很多留守儿童与父母关系淡漠。

心灵残缺,他们的“悲剧”愈演愈烈

巍妈妈自述:我为什么北漂做保姆?
我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晚上要把所有的东西收完了才睡。说实话,很累,也体会到工作的贵贱,有时候有一种“做下人”的滋味。这一切坚持,只为让女儿过上更好地日子。
好在雇主家的孩子很可爱,每当我累到不想说话的时候,她会问我:“阿姨你怎么了?你不舒服吗?我安慰安慰你吧。”这个时候,我特别感动,也会想,女儿会知道她的妈妈这么累吗,会理解妈妈这样做是为了她吗?
巍妈妈女儿:在我心中,小姨才是妈妈
一到晚上,我的情绪就莫名低落,因为一个人在家会害怕,觉得自己孤苦伶仃。小时候因为太想妈妈了,看见电视上的播音员都会喊妈妈。有一件事情一直藏在心里想说,“妈妈,你从来没有给我买过玩具,你知道吗”。
张妈妈自述:我是家里的顶梁柱,只能硬撑着
今年女儿大四,儿子高二了,为了供他们读书,我只能出来打工。加上在家养牛的丈夫没有任何经济来源,还需要靠我打工补贴。现在的家政行业竞争激烈,年龄技能都得挑。比如年前有一家我觉得已经做得很好了,但他们还很挑剔。为了家庭和孩子,我只能忍着......
张妈妈女儿:长这么大一肚子委屈
这么多年,从来没有感受到母爱,对我来说,母爱就是通过电话问问学习怎么样。钱钱钱,从小到大只得到过你的钱。
父母觉得“给孩子挣钱”就是对孩子最大的爱,好不容易打个电话却只知道问“老三句”——吃的好吗、有没有生病、学习怎样?父母,或许在孩子心里,已经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该拿什么爱你,我的孩子

一位叫文华(化名)的建筑工人说:“真不知道跟孩子说点啥,一般聊几句就撂下电话了,有时候说他几句,他还顶嘴,有一次因为考试的事儿还摔了电话,那之后有一年多他都不接我的电话”——留守儿童的家长们普遍忧心忡忡但却找不到办法。
许多留守儿童成年后,又像当年的父母一样,进城成了农民工二代。结婚生子后,孩子又留在了故乡,成为留二代。他们从没有得到过爱,就要学会去爱下一代了。

为了改善留守家庭亲子关系恶劣的情况,上学路上公益项目的心理专家张慧下决心开启一个改善留守儿童和家长沟通现状的研究项目,她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写出一本《如何给远方的孩子打电话》手册。
在这个过程中,她不断进行家长面访、培训辅导,用科学理念改变留守儿童家长原有的单一亲子沟通模式,继而让参加培训的家长进行定期的实景训练,监测培训效果,不断验证有效性,改善方法。这一切也会以纪录片的形式记录下来,最后做成一个短片,同指导亲子沟通的手册一起,成为线上传播的产品。

教留守爸妈打电话
像囡囡一样,很多孩子一年到头接不到一个电话,原因可能不是别的,正是父母没有意愿也没有能力去远程沟通,如果我们能够切实帮到这些父母,也就帮到了孩子们!亲子沟通、家长教育,就先从一个电话开始!

而无论是《如何给远方孩子打电话》手册、还是相关纪录片,都将成为2016年度《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的一部分,并向全社会免费开放。
该项目整体预算为36万元。 善款将用于项目调研、数据采集整理、访谈、亲子培训、效果检测、报告撰写、纪录片拍摄剪辑、传播等,善款使用透明公开。
以下是我们的一点点心意
▼
▼
我们已经全数捐给
教留守爸妈打电话
捐款截图如下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腾讯公益平台,为留守儿童捐款
参与联名传播的口碑自媒体平台
欢迎订阅
A:art艺术共赏丨Artist丨艾漫科技丨ART艺术共赏 | 哎呀音乐 | 爱芒果新媒体平台
B:Beebee丨爆果铺子 | 八命先生 | 北京朗园 | 芭蕾世界 | 不着调博物馆 | 编剧帮 | 斑马先生
C:出品人丨创意盒子丨创意画报丨创意果子丨CHINA蕴丨扯淡不二 | 创业小秘书
D:独立文艺丨独艺无二丨顶尖文案丨豆瓣说丨豆腐丝丨第一风景丨睹图丨Dreamers电影评论丨独昂DUANG丨电影行者丨电影圈 | 豆腐公社 | 多茉| 多巴胺工厂 | 大连房天下家居网 | 当代艺术推广 | 第一制片人 | 德美艺嘉
E:二更 | 儿童教育
F:疯面人物丨FutureArt实验室丨非艺术空间丨风骨与原乡丨浮生四记丨方圈
G:GOLA丨干啥丨观止丨光影流刑地丨歌单丨广联达服务 | 橄榄古典音乐 | 光影传颂
H:嗨拍网丨绘本家居丨烩设计丨禾田书房丨很久以前de艺术笔记丨黑方格 | 海遇
I:i食色丨Indilife
J:匠库丨江湖百晓生丨匠心心心
K:口袋文艺丨克里斯朵丨咖啡书屋丨葵花手創crecra丨kindle
L:鲤伴丨旅行日志丨两个大叔丨老高和小蒲的酒馆丨良友纪录丨流苏派丨落网 | 领悟人生大智慧 | 六和美筑 | 乐童音乐 | 乐活至上 | 良食山物 | 侣行记艺 | 聊孩子话成长 |
M:萌历史丨命中注定的大丰盛丨民谣与诗丨美术客丨MGfashion view丨漫奢居丨民国那些事儿 | 每周一品 | 美术教育联盟 | 墨墨分享 | 每件 | 梦想改造家 | 美丽友邻 | 墓志铭 | 每天一款新设计 | me说
N:脑洞挖掘机丨鸟人与鱼丨NOSB |南山东篱 | 你好时光
P:缥缈音乐之旅丨朴芮独立家居
Q:秦淮情怀丨腔调丨前线丨青年电影手册丨798手绘网丨全球电影热榜 | 青年艺术100
R:人民艺术 | 软装艺术 | 热荐电影
S:拾文化丨深巷丨生活在别处丨私药herbs丨酸柠娱乐丨生命是一场创意之旅丨摄影与诗歌丨手艺门丨slience书坊丨三水Art丨书画酷丨随便whatevers丨神婆爱吃 | 视觉派 | 十万嬉皮 | 三只熊 | 上海影评人联盟 | 三十六度五x遇见 | 蜀黍文化 | 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
T:探索者文艺丨私享生活家丨淘漉文化丨天涯艺术丨探索者丨青听丨太史瓷 | TA丨痛快的世界 | 她影 | 土豆音乐
W:文学百科丨文化产业新生代丨文艺犬丨文艺青年号丨我们都是文艺青年丨文艺虫子丨文艺新青年丨微民谣丨我不会写诗丨微艺术丨文艺生活周刊 | 玩乐实验社 | 我形我塑 | 微天津 | 文化产业新闻 | 文化投资 | 微动传媒 | 文先生
X:线代诗丨小镇的诗丨星期六散文丨新媒体艺术站丨西风东韵 | 小马鱼的东方生活 | 小地球旅行联盟 | 小读物 | 雪姨开门 | 行书微刊 | 小明动漫
Y:艺窝疯丨悦读馆丨阅读理想国丨有演出丨演艺圈丨艺体部丨摇滚客丨艺萌丨雅蓝空间视觉丨艺术互动丨艺生活丨姚之彼方丨艺琳丨原班人马电影丨越定悦享定丨有点意识丨一勺言丨缘深缘浅丨壹行伊朗丨一点阅丨原乡生活美学丨缘深缘浅 | 有点意思 | 硬禾民谣 | 艺术客 | 飲冰室 | 艺盒 | 雅趣 | 壹台戏 | 云端图书馆 | 娱乐资本论 | 艺术商业评论 | 一颗麻药 | 艺术地图 | 影视界 | 一个是一个
Z:正在粗花丨最绘画丨哲思学意丨中国水彩丨作家树丨左街33创意工作室丨芝麻在线丨字少慢用 | 左右拾遗 | 朝花夕拾 | 中国轻摇滚 | 张澳 | 中国制片人联盟 | 中文在线 | 指尖旅行
爱心满满,未完待续
P.S.
有个重要的事情要告诉大家
微信公众号现在可以置顶啦
爱我就让我在上面!!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腾讯公益平台捐款
一起呵护留守儿童残缺的心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她影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