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开车吃荔枝=醉驾,这竟然是真的?!
2016/6/15 理财知识

    

     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这句话大家都懂,也知道酒驾、醉驾的危害,但是小编看到网上说最近有车主因为吃过荔枝后,被查出酒驾!

    

     吃水果也会被误查为酒驾?小编觉得被冤枉也很意外。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一起看看下面的试验了解一下。

     ▲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试验1

     在没有吃过荔枝的状态下,用酒精测试仪测试,显示酒精含量是0mg。

     吃完第一颗荔枝,数值变成了51mg!已经达到了酒驾的标准。

    

     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发布的《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GB19522—2004)中规定,该规定指出,饮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醉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心塞,再来两颗试试呢~

     仪表显示酒精含量是86mg!

     已经达到醉驾标准!

    

     为了避免个体差异,又找了一个小伙子~结果也是酒驾,只是数值不太一样。

    

     试验2

     原来除了荔枝之外还有不少食物及饮品可能导致“酒驾”。在民警的协助下,共对5种网上盛传的可能导致酒驾的食物及饮品进行了测试,发现有些甚至比啤酒产生的酒精指数还要高。

     将测试结果统计了一下之后,发现漱口水、豆腐乳、藿香正气水等产生的酒精指数相当高:

     某品牌蛋黄派一个,酒精测试指数39,5分钟后回落至4;

    

     某品牌漱口水,产生酒精指数462,5分钟后回落至32,10分钟后回落至3;

    

     豆腐乳一块,产生酒精指数550,5分钟回落至16;

    

     藿香正气水半支,产生酒精指数550,5分钟后回落至15。

    

     试验3

     测试人员在喝止咳糖浆之前,酒精检测结果为0,然后,按照成人正常剂量,喝了10毫升糖浆,立即进行酒精测试,结果还是0;10分钟之后再测试,结果依然为0。

     据介绍,止咳糖浆大部分不含酒精成分,所以,即使是喝完后立即检测,也检测不出酒精含量,不用担心因喝止咳糖浆而被检测出酒驾。

    

     果真涨知识,现在小编带大家再看看生活中,还有哪些让人意外的食物会引起酒驾?

     食物类

     鸭肉

    

     曾经就有台湾媒体报道,姜母鸭酒测值较高。台湾人很爱吃姜母鸭,因此,每到吃姜母鸭的时间,就会出现“姜母鸭酒驾族”。大家觉得吃含米酒的姜母鸭不算喝酒,被警方拦下喊冤“我没喝酒”,警察苦笑,只要含有酒精达一定浓度,经酒测吐气达0.15就要开罚,超过0.25就要依公共危险罪送办。

     醪糟

    

     醪糟本身就是发酵后的食品,本身还有一定程度的酒精含量,甚至拥有“米酒”的称呼,这就不是需要等几分钟小可以消弭影响的食物了,至少需要数小时到一天才能彻底消除影响,所以建议准备开车的朋友不要吃类似混杂酒精的食物。

     酒酿圆子

    

     酒酿圆子是用米酒制成的甜品,所以食用后是很容易被查出酒驾的。

     小编说:

     食物类除了豆腐乳,果啤(配料里有啤酒花)、醉蟹(螺、虾)、啤酒鸭、酒酿圆子、糟鸡(肉)等也含有酒精,因为中国菜的烹调习惯在烹调过程中加料酒,加得多的话也可能被测出酒驾。很多食品为延长保质期,包装前都会在食物表面喷洒食用酒精。人吃过这些食品后,立刻测试出的数据都会超过限定标准,也就是假性醉酒。所以当我们在食物包装上看到“食用酒精”的标示时,也要注意一下,尽量避免开车前食用。

     药品类

     除了藿香正气水含有酒精,易被测出“酒驾”。一些注射液也含有乙醇,比如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尼莫地平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尼麦角林注射液、多西他赛等。口服及外用药包括正骨水、十滴水、消咳喘糖浆、口腔清新剂、漱口水等,都易被测出“酒驾”。

     水果类

     除了荔枝,含糖量高的苹果、香蕉、梨等,如储存不当,也会产生酒精。

     含酒精,或者药品成分引起的酒驾能理解,但是吃水果为什么也会酒精含量会超标呢?

     以荔枝为例:

     荔枝属于高糖水果,摘下后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基本上处于无氧环境。糖分在无氧环境中被分解为乙醇(也就是酒精),但量少易挥发。所以吃了荔枝出现“酒驾”现象也不足为奇。

     不止是荔枝,苹果、葡萄、蛋黄派等食物长时间放置后也会生成乙醇,食用后口腔内也会残留少量酒精成分。

    

     来源:“京华时报”微信

     编辑:李静

     声明:版权属于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意见,并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短线龙股

     微信号:

     dxlg168

     推荐理由:龙哥,短线操盘,每日布局2-3支强势个股重仓布局,把握信息波段操作,快进快出,高瞻独特的眼光,形态万变的分析,带你在血雨腥风的股市中稳步盈利!把握投资机会,请立刻点击关注。

     ▼ 长按下方↓↓↓二维码识别关注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理财知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