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肖立渭医案三:治湿热重在化湿
2016/4/1 中医肖相如

     湿热证是湿邪和热邪纠结为患。湿为阴邪,热为阳邪,一经结合,如油入面,极难速解开。

     治之应化湿与清热并用,并根据湿和热的孰轻孰重决定化湿与清热的主次轻重。一般而言,清热较易,化湿较难,因为湿性粘滞。所以治疗湿热的原则应该是湿热初期,湿偏盛或湿热并重,应以化湿为主;湿邪久郁化热,或热偏盛时,才宜清热为主。只有湿去热孤,再清其热,则热易解。切忌见热清热,不仅热不易清,反使湿愈凝滞,造成缠绵之势。故治湿热的名方半夏泻心汤、三仁汤、藿朴夏苓汤等,均是偏重化湿,值得深思。

     1980年家父曾治疗一个十五岁的男性湿温病(肠伤寒)患者,发热七天入院,开始微恶寒,现在发热不恶寒,午后热甚,胸闷纳呆,头晕身重肢软,口渴不欲饮,小便短黄,舌红苔白薄腻,脉濡。开始用三仁汤宣化清利,用药三天,见热不退,怕化湿伤阴,改用银翘散加减治疗七天,热势依旧,其湿凝的饱闷苔腻等证越来越明显。后经会诊,仍用三仁汤加减

     (杏仁10克,寇仁10克,苡仁10克,厚朴10克,法夏10克,滑石15克,通草5克,连翘10克,炒曲芽各10克)

     宣化清利,而热渐退,苔渐化,食欲渐增。这样的经验教训值得注意。

     更多肖立渭医案点击下面文字可查看:

     【医案】肖立渭医案(二)

     【医案】肖立渭医案(一)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投稿请发送至:xiangru66@qq.com

     新浪搜索:中医肖相如

     觉得不错就分享到朋友圈吧~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医肖相如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