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数据:中医不能拒绝,西医不能依赖。
2016/5/27 中医肖相如
版权声明:本文原创和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医肖相如(ID:xiaoxiangru0011),尊重知识和劳动,无需授权即可转载,但是请务必注明原作者。
检验数据,每个医生都必须面对。
1
中医不能拒绝检验数据
检验数据是西医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中医不可能也不需要拒绝。因为中医同样也要面对西医诊断的疾病,也可以这么认为,现在的医生不了解西医的疾病是不可能的。首先,是因为现在的病人绝大多数都会作出西医的诊断,如果一个慢性肾炎的病人来找中医治疗,中医就必须参考西医的检验数据,否则就没有办法进行疗效判断。判断慢性肾炎是否有效的标准,不能仅仅是中医的证消失,还必须有检验数据的支持,即尿检是否正常。如果说病人经过中医治疗,证没有了,尿检还有蛋白,是不可能算治好了的。所以,要治疗肾病,不看检验数据是不可能。
其次,虽然说中医的治疗单位是证,中医的证可以不需要检验数据的支持,但是,西医诊断的不同疾病是可以表现为同一证的,这和中医异病同证是相同的,虽然这时也可以异病同治,但是不同的疾病对证和治疗也是有影响的,比如说,慢性肾炎和慢性肝炎的病人都可以有表现为气阴两虚证的时候,显然在针对气阴两虚进行益气养阴治疗的同时,是必须考虑慢性肾炎和慢性肝炎这两种西医诊断的疾病之间的差异的,针对这两种疾病的治疗也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而确定这两种疾病差异的主要根据就是检验数据。
2
西医不能依赖数据
检验数据对疾病的诊断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医生不能仅仅依赖检验数据。首先,数据不是绝对数,是有波动范围的。
其次,数据标准的来源不是绝对的,也就是说,确定数据标准的样本是有限的,不可能包括所有的对象。比如说血红蛋白,成年男性的正常范围是12~16克,这个标准是来源于一定正常人群血液标本检验结果的平均数,与奥运会上跳水比赛裁判判分的过程相似,即要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因此,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这个范围可以是正常的,但是对于一少部分人来说,可能就不正常,有的人12克可能是贫血的,有的人11克并不贫血,这需要医生的临床经验和综合判断能力。即使在12~16克这个正常范围,本身的差异就很大,12克和16克,对不同的病人,有时候意义肯定是不同的。所以,临床医生一定要有明确的概念,数据的意义,远远不能完全确定。
另一层意思是,对病人而言,数据的生成过程很复杂,从标本采集、处理过程、仪器的调试、数据的输出等,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影响数据的形成,也包括形成的检验数据和病人之间的张冠李戴,所以临床医生要对数据有分析判断的能力,不能唯数据论。对临床医生而言,还远不止这些,比如说,有很多医生治疗疾病为了追求检验数据的正常,不顾病人的整体状况,不评估治疗方案的利弊,有时候检验数据正常了,病人的体质却垮了,有时候病人的体质垮了,指标也没有正常。
曾经有一位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因为用常规量的激素疗效不明显,加大激素的用量,再加上细胞毒类药物,蛋白尿是控制了,病人的免疫功能基本上也被摧毁了,动则感冒,动则感染,最终尿蛋白也不能持续维持在正常范围,后来病人寻求中医治疗来找我,以扶正为主治疗一年多,病人体质才恢复正常,并最终使尿蛋白转阴。
还有一位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医生也是为了追求指标的正常,用超大剂量的免疫抑制治疗,尿蛋白没有转阴,体质却垮了,迫于无奈,转而寻求中医治疗,我同样以扶正为主进行治疗,虽然尿蛋白并没有完全消失,病人的体质增强,没有异常的感觉,精神充沛,可以正常的经营自己很大的公司,病人对这样的疗效非常满意。临床医生还须要注意,对于不同疾病的疗效,要有恰如其分的追求,不能不切实际的追求检验数据的完全正常,有时候保持病人的体质,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更有意义。
猜你喜欢(点击可阅读原文):
中西医的快慢
进入主菜单点击 已发精选可查看更多“肾病肾虚”,“两性”,“伤寒”,“医案”和对中医讨论的相关文章。
健康|快乐|自由
中医肖相如
长按二维码关注微互动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投稿请发送至:xiangru66@qq.com
新浪搜索:中医肖相如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医肖相如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