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冻伤一案看厥阴病 | 医案
2016/8/1 肖相如频道
你是如何看待厥阴病的呢?
今天
病案之后有彩蛋哦~
病 例 概 况
赵某,男性,30余岁,滦县人。
现病史:于1946年严冬之季,天降大雪,当时国民党军队,以清乡为名,大肆骚扰,当地居民被迫逃亡,流离失所,栖身无处,死亡甚多。赵某南奔至渤海滨芦丛中,风雪交加,冻仆于地,爬行数里,偃卧于地而待毙,邻近人发现后,抬回村中,其状亟危。
刻下症:手足厥逆,卧难转侧。
方药:急投仲景 “当归四逆汤”。
当归9克,桂枝9克,芍药9克,细辛3克,木通3克,炙草6克,大枣4枚。
嘱连服数剂,以厥回体温为度,4剂药后,遍身起大紫泡如核桃,数日后即能转动,月余而大愈。
按 语
此为岳美中先生医案。
当归四逆汤系仲景为厥阴病“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而设。
冻僵与厥阴似无关系,但手足厥寒,脉细或无,究其机理,则同为寒邪所干,机能减低或消失,故可异病同治。
本方以当归、细辛、木通入桂枝汤中,内能温通血脉,外可解肌散寒,投之于冻伤而寒邪尚未化热之前,既可促进机体自我恢复,又能直驱寒邪从表而出,药证相合,如因迁延时日,或治不如法,转为冻疮,仍可用本方调治。
知 识 链 接
肖相如老师认为当归四逆汤乃是用于治疗厥阴病类似证之一:血虚寒凝致厥。
◢原 文
《伤寒论》第351条: 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当归四逆汤方
当归三两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细辛三两 甘草二两(炙) 通草二两 大枣二十五枚(擘,一法二十枚)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论》第352条: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方
当归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通草二两 桂枝三两(去皮) 细辛三两 生姜半斤(切)吴茱萸二升 大枣二十五个(擘)
上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滓。温分五服(一方,水、酒各四升)
◢分 析
此二条原文是血虚寒凝致厥的证治。
作为临床医生,见到手足厥寒,首先要考虑是否是寒厥。
第351条手足厥寒而脉细欲绝,强调的是血虚的病机,因血虚寒凝,不能温养四肢故见手足厥寒,脉细欲绝。
除此之外因寒凝经脉,还可见四肢关节痛身体腰痛或指(趾)尖、鼻尖、耳边青紫;因寒凝胞宫,还可见月经愆期,量少色暗,痛经等;因寒凝腹中,还可见脘腹冷痛。
治疗应该养血通脉,温经散寒。当归四逆汤即桂枝汤去生姜,倍大枣,加当归、细辛、通草而成。以当归、白芍养血和营,以桂枝、细辛温经散寒,以炙甘草、大枣补益中气,以通草通行血脉,合而论之,则能和厥阴以散寒邪,调营卫以通阳气。
另外,本方还可运用于末梢循环障碍,如雷诺病、冻疮等,或痛经伴手足寒冷者,或各种寒性疼痛,如寒痹之类。
第352条之病机乃血虚寒凝兼里寒,其文之“内有久寒”,代表了胃寒吐逆之类。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在当归四逆汤的基础上,加吴茱萸、生姜以温中和胃、散寒降逆,且以清酒助药力而活血散寒。
◢类方比较
比较通脉四逆汤与当归四逆汤二者,前者乃阳衰阴盛,故见四肢厥冷,脉微欲绝,多伴下利清谷等;后者乃血虚寒凝,四肢厥冷,脉细欲绝,不伴下利清谷等。
本文 摘自:《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岳美中医案集》;《肖相如伤寒论讲义》。由篮子整理编辑,仅供学习交流,转载请注明来源出处。
猜你喜欢,点击可阅读原文:
伤寒 | 厥阴病临床解读之一:厥阴病的基本概念
伤寒 | 厥阴病临床解读之五:厥阴病的提纲应该是第337条
伤寒 | 厥阴病临床解读之六:乌梅丸不是厥阴病的主方
进入主菜单点击 已发精选可查看更多“肾病肾虚”,“两性”,“伤寒”,“医案”和对中医讨论的相关文章。
健康|快乐|自由
中医肖相如
长按二维码识别加关注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投稿请发送至:xiangru66@qq.com
新浪搜索:中医肖相如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肖相如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