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性顽固性呕吐案一则 | 医案
2016/8/7 肖相如频道
病例概况
初诊,1986年9月14日
张某,男,50岁。
主诉:周期性呕吐半年余。
现病史:半年前因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汤剂(具体药物不详)后,出现呕吐,连吐9天,水药不进,遂于1986年3月13日住院输液,并注射止吐药;住院时呕吐虽止住,但觉胃部不适加重。出院后每月下旬即发生剧烈呕吐。呕吐前几日,自觉疲倦,食欲不佳睡眠不好。呕吐发作时先将食物吐尽,其后是涎沫,直至呕出苦水,弯腰曲背,声震四邻,持续1日左右,才逐渐缓解。但呕吐之后,饮食睡眠,反觉舒适,精神好转,体力增加。从第1次呕吐起,已发作6次。
既往史:患者素体肥胖,体重曾达81千克,于1984年查出糖尿病。
刻下症:自觉腹背部略有发胀感。余无不适。
四诊:体态一般,舌苔薄腻,脉象濡缓,按之不鼓。
辨证分析:根据呕吐涎沫,考虑是肝气夹胃中寒浊上逆,给予吴茱萸汤原方。
处方:吴茱萸12克,红人参3克,生姜15克,大枣2枚
3剂,水煎服。
二诊,1986年9月17日
上方3剂后,胀满等自觉症状似有好转,但不明显。
仍用前方,吴茱萸改用9克,又加入紫苏叶9克,黄连3克,陈皮6克。
三诊,1986年10月3日
服用上方5剂后,月末(10月27日)仍如期呕吐,比以前未见明显减轻,因知此方无效。
细查舌苔薄白似粉状。
考虑用吴茱萸汤加入三棱、莪术宽胀除积,再加黑丑以搜剔顽固之湿邪,少用大黄有利于降逆泻浊。
处方:牵牛子6克,大黄6克,三棱6克,莪术3克,生姜3片,吴茱萸9克,党参9克
5剂。
回访,1987年1月11日
患者前来道谢,自称上方服用5剂后,呕吐未再复发。
按 语
此为李克绍先生医案。
此患者之呕吐有两个特点:一是持续而严重的呕吐过后,周身反而轻松,睡眠良好,食欲增加;一是周期性发作,时间比较准确。
患者脉象不鼓,这可能是屡经呕吐后,脾胃元气受损所致。舌上薄白粉状苔,说明消化道有湿浊结聚其病关键在于湿浊,湿浊蕴结渐多影响气机,才使呕吐。
这样的呕吐,实际是人体的排异反应,所以呕吐之后反觉轻松。但呕吐只能收效于一时,病邪未除,湿浊还会继续增生,直增生到足以再度引起气机失调时,呕吐就又发作。
呕吐发作间隔1月左右,即反映了湿浊之邪由呕吐而将尽,再渐积而又生,直到再度引起呕吐需要这样一段时间。
由于患者之痰湿顽固黏着,所以曾经多方治疗,用过不少止呕药,连温肝降浊之吴茱萸汤亦无显效。于是考虑到牵牛子,因为牵牛子有辛烈之性,能消能磨,善于隐僻之处搜剔湿浊。与吴茱萸汤合而用之,故有此效。
本文 摘自:《李克绍医学文集》。由篮子整理编辑,仅供学习交流,转载请注明来源出处。
开公众号以来,后台以及新浪微博里陆陆续续遇见很多朋友询问我讲伤寒的课程,是否可以跟门诊,是否收徒,是否可以师承。目前还没有开放跟门诊抄方,收徒以及师承的计划,因为本身跟诊抄方的学生比较多,但是未来安排合理了,会给大家机会,还请大家持续关注。
承蒙大家的信任与厚爱,经“中医读经典线上书院”的努力,肖相如讲伤寒第一期今年五六月在中医读经典线上有150多人参与,七月团队还组织了线下交流会,有五十多人参与。第二期(全本篇)也开始报名啦,大家有兴趣的的话可以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课程详情,或者扫下方二维码直接报名~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肖相如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