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证不等于外感病的初期
2016/8/22 肖相如频道

     版权声明:本文原创和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医肖相如(ID:xiaoxiangru0011),尊重知识和劳动,无需授权即可转载,但是请务必注明原作者。

     表证,是中医学中最常见的概念,这一概念来源于张仲景的《伤寒论》。

     在《伤寒论》中,表证指的是太阳病,即外感寒邪的初期,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为提纲,在此基础上根据是否出汗区分为太阳中风的桂枝汤证和太阳伤寒的麻黄汤证。

     在《伤寒论》中,表证的概念是明确而规范的。

     但在现行的教科书中,表证的概念为:“指六淫、疫疠等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机体的初期阶段,正气抗邪于肌表,以新起恶寒发热为主要表现的证”。

     显然,教科书将“表证”的范围扩大了,而且,现行教科书中的概念不规范,难以自圆其说,使临床治疗陷入混乱。因此,有必要对其源流进行梳理,对其概念进行规范。

     一. 教科书中“表证”的概念

     “恶寒”的形成机制是寒邪侵袭人体,束缚了卫气,使卫气不能“温分肉”。寒邪具有收引、凝滞之性,才会束缚人体的卫气,才会产生“恶寒”。

     “恶寒”的特征是患者感觉怕冷,不为加衣被或烤火所减轻。如果患者感觉怕冷,加衣被或烤火能减轻,则是“畏寒”的特征,“畏寒”是阳虚的表现。

     需要注意的是,在《伤寒论》中,张仲景对“恶寒”和“畏寒”没有区分,将四逆汤证的怕冷也称为“恶寒”,如第298条“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踡,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

     《伤寒论》中还提到了“恶风”,“恶风”的特征是患者吹风则觉得怕冷,不吹风则不觉得怕冷,中医将此形容为“有风则恶,无风则安”。

     患者虽然是吹风才怕冷,但吹风时怕冷的特征和“恶寒”是相同的,即不为加衣被或烤火所减轻。所以“恶风”是“恶寒”的轻症,也因为如此,张仲景对二者没有严格区分,如第12条的桂枝汤证就是“啬啬恶寒,淅淅恶风”并提的,现在的教科书中常常表述为“恶风寒”。

     五. 表证的定义

     猜你喜欢,点击可阅读原文:

     暑天辨暑:这些“解暑方”不治暑

     根据教材外感病初期的寒热肯定辨错

     温病初期演变成“风热表证”的原因——源于张仲景、叶天士、吴鞠通三位大师的错误

     进入主菜单点击 已发精选可查看更多“肾病肾虚”,“两性”,“伤寒”,“医案”和对中医讨论的相关文章。

     健康|快乐|自由

     中医肖相如

     长按二维码识别加关注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投稿请发送至:xiangru66@qq.com

     新浪搜索:中医肖相如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肖相如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