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派”经得起推敲吗? | 戳穿医学的谎言
2016/8/23 肖相如频道

     版权声明:本文原创和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医肖相如(ID:xiaoxiangru0011),尊重知识和劳动,无需授权即可转载,但是请务必注明原作者。

     这几天,我们从“有病无病,防风通圣”说到了“六气皆能化火”,今天该说说这个“火神派”了。

     NO.1

     医学怎能有“派”

     “派”是党派,是不同的利益集团和政治集团。

     党派之间主要是利益关系,主要党派之间往往是敌对关系,如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民主党赞成的,共和党肯定反对,反之亦然。

     台湾的国民党和民进党也是政治对手,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

     医学怎么能有“派”呀?难道能够凡是“火热派”反对的“火神派”就要拥护,凡是“火热派”拥护的“火神派”就要反对吗?

     难道医学不是根据病人的疾病和证候来治疗用药,而是根据医学中的“派”别来用药的吗?

     如果是医学,要“派”干什么?如果是“派”,要医学干什么?

     NO.2

     “火神派”泛滥的原因

     “火神派”泛滥的程度可谓无以复加,恨不得人人吃附子,天天吃附子,永远吃附子。

     很多人以只用附子、干姜等辛热药为荣;有人说只用三个方,即四逆汤、真武汤、附子汤;很多年轻医生和学生自己吃大量的附子,吃得形容枯槁,口舌冒烟;有的信徒滥用附子疗效不好,就说现在的附子质量不行。

     对于这种完全背离医学常识的东西,为什么有这么多人趋之若鹜,实在是值得深思和警惕!

     第一,中医人员整体的素质堪忧。

     也就是说真正比较完整的掌握中医的理论,临床疗效较好,具有分辨能力的中医很少,好像是越离谱的东西追随的人越多。

     第二,中医的整体疗效下降严重。

     因为在临床上不能获得可靠的疗效,所以总想寻找捷径,总会有人给讲一些奇特的东西,这些东西就是某某大师,治病只用几种药,理论是什么,疗效怎么好。

     比如有人跟我说,他的师傅治肿瘤、糖尿病等等,治一个好一个,因为他掌握了医学了根本,就是气、血、通,药物就是党参、当归、大黄。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第三,大量的附子、干姜等辛热药具有兴奋作用,可以有瞬间的疗效。

     附子、干姜等对人体的刺激作用较强烈,特别是用于一些久治乏效的慢性虚弱性疾病,病人可出现短暂的振奋现象。可是,久用则会使病情变得更加复杂。

     现在的一些医生或者所谓的医生,为了赚取病人的信任,必须使用这样看似“立竿见影”的方法,只是他们完全没有顾忌医学的本身及病人未来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NO.3

     “火神派”混淆了阴阳关系

     “火神派”的理论根据来自于自然界阴阳的规律,就是阳道常饶,阴道常乏

     从天文上看,日为阳,月为阴,日的自转周期是1年,月的自转周期是1个月,阳的周期大大长于阴的周期。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的男女生理节律是“男子以八八为节,女子以七七为节”。男子八八六十四岁天癸竭,女子七七四十九岁天癸竭,男女相差15年。男为阳,女为阴。

     在《伤寒论》中,三阳病的欲解时从寅时始,至戌时终,共九个时辰;三阴病的欲解时从亥时始,至卯时终,共五个时辰。

     三阳病的欲解时,太阳为巳午未,阳明为申酉戌,少阳为寅卯辰,三者虽然相接,但不重叠;三阴病的欲解时,太阴为亥子丑,少阴为子丑寅,厥阴为丑寅卯,三者互相重叠两个时辰。

     以昼应阳,夜应阴,故三阳病的欲解时多在白天,三阴经的欲解时多在夜晚。在这一点上,三阳的欲解时正好与这个“阳道常饶,阴道常乏”相应。

     总之,这种例子比比皆是,就是在阴阳的关系中,阳占主要地位,阳比阴重要。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有“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明代的张介宾在《类经附翼·大宝论》中说:“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

     在“火神派”的眼里,《素问·生气通天论》的这段话基本可以认为阴阳之中只有阳气;而张介宾《类经附翼·大宝论》的这段话就直接被认为阴阳之中只有阳气了。

     这就奠定了所有的病都应该补阳气的基础。

     “火神派”认为,阳虚需要补阳,阴虚需要补阳化阴,寒凝需要温阳化气,上火需要补阳以引火归元。舌苔厚腻的要温阳以化湿,舌绛无苔的要温阳蒸化津液以上承。总之,所有的病都要补阳,只能补阳。

     但是,《内经》和张介宾的话只有断章取义的时候可以理解成阴阳之中只有阳气!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强调的是“阴阳者”而不仅仅是“阳者”。

     《内经》还有“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强调的也不仅仅是阳气;“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强调的还是阴阳,不仅仅是阳气。

     张介宾在纠正朱丹溪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时说“阳非有余,阴常不足”,也不仅仅是强调阳气不足。

     其实道理也很简单直白,没有阳光就不会有生命,但是,没有水可能有生命吗?

     可见,“火神派”的理论一定是以偏概全了!

     猜你喜欢,点击可阅读原文:

     滥用“经方”,中医堪忧!

     伤寒 | 动静之间分阴阳——甘澜水

     慢性肾衰能吃豆吗?

     进入主菜单点击 已发精选可查看更多“肾病肾虚”,“两性”,“伤寒”,“医案”和对中医讨论的相关文章。

     健康|快乐|自由

     中医肖相如

     长按二维码识别加关注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投稿请发送至:xiangru66@qq.com

     新浪搜索:中医肖相如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肖相如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